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社会生活中,存在众多行业和工种,各个行业里,都曾经涌现出一大批能工巧匠,古有“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庖丁,俗世奇人、技艺精湛的刷子李;今有火箭弹药整形美容师徐立平,创造国际“和美“纯银丝巾的錾刻师孟剑锋。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津贴,我们的时代呼唤更多能工巧匠的出现,呼唤全社会高扬礼赞工匠精神的时代大旗。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新闻评论文章《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
二、文体简介
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它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常见的新闻评论有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形式。
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让高中语文课堂回荡朗朗书声)
1、学生示范读,正字注音,积累词语。
造诣
臻于至善
出类拔萃
巧夺天工
笃实
格物致知
2、个人体会读的基础上全班齐读(读出节奏,读出论证文的气势)
3、赏读。(找出你认为好的句子,谈谈初读感受)
建议:基础较好的,或者前边有过一定议论文写作基础的班级,可以顺势把以下两点论证方法的好处加以体会,并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基础较差班级放在第二课时以“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问题形式出现,个人认为第一种做法优于第二种。
①“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破中有立,驳斥对于工匠精神的一些错误认识,并树立起了自己的观点)
②“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笃实。”(假设论证与排比、反问修辞的使用,突出强化了语言感染力和论证的说服力)。
四、大屏幕呈现研讨问题,分小组研讨,下节课展示学习成果。
1、通读全文,概括工匠精神内涵。
2、为每一段概括意思,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新闻评论中,评论角度的选择恨重要。《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基于怎样的事实展开评论?选择了什么样的评论角度?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
4、试从前边所学的三篇通讯选取一篇,谈谈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评论?同学们评议一下,谁的角度更好。并请同学议一议,怎样才算是好的新闻评论角度?
5、本文的标题与“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比较一下,谈谈你对新闻评论以及议论文拟题的一些看法。
第二课时
一、小组展示研讨成果,师生讨论明确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炉火纯青的技术;敬业爱岗的精神;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技近乎道的信念;
2、
第一段:由企业家语引出话题观点(引论
“是什么”
亮出观点)
第二段:工匠精神的含义以及它对于企业、国家发展的意义。
第三段:点出工匠精神的技艺层面,并同时驳斥一些错误看法,指出工匠精神的重大意义。
第四段: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本论
“为什么”
逐层推进)
第五段:发出号召,人人皆要学习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生命标尺,个人有尊严,企业有名片,国家有形象。(结论
“怎么办”)
3、
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工匠精神”,社会上也存在不少粗制滥造现象,中国产品竞争力低,世界工厂的打工者等事实。作者选取“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这个角度展开评论。我觉得还可以从尊重劳动者,爱护大国工匠,拒绝粗制滥造、规范市场监管等。
4、
《喜看稻菽千重浪》新闻事实是国家表彰首届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可以从“创新是国家发展之魂
时间打开成功之门”“尊重科学,成就复兴之梦等角度展开评论。
5、
以普通文章拟题标准来看,本文标题字数太多,与“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相比,字数虽然多了一些,但“雕琢”二字可谓神来之笔,点出工匠工作的性质以及他们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同时紧扣时代品质来谈,旗帜鲜明,响亮而掷地有声。
议论文标题尽量是观点,对于初学写作议论文的高中生尤其如此,鲜明亮出观点,读者一眼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
二、结语: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发展前行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以自己对职业的热爱与追求,创造出了了无数的传世精品、杰作。
气势恢宏的故宫宫殿建筑群,峻极天工的应县木塔,历经千年风雨的五台山佛光寺……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为祖先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的同时,更应该肩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重任,尊重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当工匠精神蔚然成风,当大国工匠层出不穷之日,定是伟大中国复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