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7 20:4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能很快的找出7、6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5的倍数特征”。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9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请打开书翻到第9页,认真看课本第9页的百数表,看表格并圈一圈:
1、请用○把2的倍数圈出来,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
2、请用□把5的倍数框出来,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4、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
(5分钟后,和同桌说一说你学会的内容)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厂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你们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认为偶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最小的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偶数?
·
小结: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偶数。
追问3:认为奇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4:最小的奇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奇数?
小结: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
追问5:认为2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认为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它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个位上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追问6:认为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小结: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1.
按要求填空。
(1)□□两个数位上的数一样,并且是5的倍数。
(2)3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三位数。

2、按要求填数:
48
55
287
395
2738
230
407
奇数:
偶数:
2的倍数:
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宋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第11页练习三,第6题。
第12页练习三,第7题、第12题。
思考题:用7、0、3组成的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能写几个写几个。)
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目标是引导孩子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总结及概括能力,初步体会“不完全推理”的一般方法。在课前独立研究前,我首先布置了这样的两个问题:思考“我们怎样去找6的倍数”
、“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去找6的倍数?”然后再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在百数图中独立的找出100以内2和5的所有倍数。这样孩子很自然的想到“找几个2的倍数来看看”,孩子就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在百数图上找2的倍数,找到这些数之后,也会自发地去思考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而不会像牵线的木偶任我们摆布。在自学指导中我还布置了另两个问题:思考能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弄清偶数和奇数的含义。
《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关系和概念后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倍数的一节课,由于刚学完,开课我直接让孩子找6、7的倍数。紧接着问学生,你知道这节课我们将会研究什么问题吗?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直接把2、5倍数的特征说出来了,有同学在位置上窃笑,我没有立即否定,接着问,还有谁知道,(我的本意是看看有哪些学生没有留预习而认真看书了)。在预设之外我认为处理的不是很好,紧接着我按照教学设计,在自学指导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由找倍数——观察特征——验证发现——得出结论,每一环节都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找到学习方法。再到5的倍数特征时,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性呢?因此,我完全放手,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没有让学生通过做课本上的习题总结结论,而是通观察百数图,谁是2的倍数,谁是5的倍数,然后自然的追问一句:“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和□重合了,很自然的找到了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我感觉这一个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贴近学生实际。这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不足之处:
1.
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不够。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这节课一开始教师营造气氛不很到位。后来气氛有所缓和。
2?.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罗嗦。
??
3
.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对学生的评价少,激励性的语言不够。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