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二-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二-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8 08: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破镜难圆---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摘较大的水银---分子间有引力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存在空隙
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的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水中放糖后变甜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相互渗透
D.量筒中分别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清水,静放几天后,界面模糊不清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垫到空中的排球会下落,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B.图乙:削平且干净的两个铅柱底面能紧密结合,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
C.图丙:塑料吸盘紧贴在瓷砖等光滑表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图丁:并列航行的舰艇容易“相吸”碰撞,是因为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5.孤岛鲜鱼汤是东营的一道特色名菜。在鲜鱼汤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一炉灶上相同质量的油总比水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油的比热容小
②油可以把鱼炸成两面金黄而水却不能,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③鲜鱼汤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就是水蒸气
④闻到鱼汤的鲜味,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⑤锅内鲜鱼汤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6.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B.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D.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
7.下列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分子在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B.橱刀刀口磨得很锋利-------------为了增大压强
C.用冰块冷镇饮料--------------凝固吸收热量
D.水煮食物不会焦,油炸食物容易焦---------油的沸点比水的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B.室内扫地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
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
D.新冠病毒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传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满水后,再用橡皮套将注射器封住,用力推活塞,发现水的体积很难压缩,这个现象间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作用。
10.如图是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的情形,这是______现象,如果提高清水的温度,该现象的发生将更加迅速,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越______,内能越______。
11.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丙图表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气”),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大,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2.图1、2、3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图3的物质处于____态;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如图4、5、6所示,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正确的做法是____图。
13.如图所示,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制作水膜与水球实验中,她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并抽出便形成了一个水膜;这在地面却难以实现,因为地球上水受到______作用会导致水膜四分五裂;轻晃金属圈,水膜并未破裂,再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表明水分子间存在着______。
14.在“抗疫”期间,智能机器人走上抗疫前线。如下图所示是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智能机器人正在喷洒消毒液。人们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
这是
___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机器人的动能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扬州瘦西湖公园鸟语花香,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由鸟的发声体
_____产生的;人们闻到“花香”说明了
_____;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是光的
_____现象,成的是等大的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6.为了做好疫情防护工作,校园内消毒后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________现象;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该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如图所示,把两块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压紧,它们能结合在一起,甚至还能吊起一个大钩码,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A符合题意;
B.两滴水银能自动结合,是因为相水银分子之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相互吸引,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存在间隙,故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是因为盐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
气态物质分子间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分子可以自由运动,这使得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图中能形象的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丙图,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
A.往开水中放些白糖,水会变甜,是糖的分子扩散到水中,故A不符合题意;
B.灰尘是固体小颗粒,属于固体小颗粒做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B符合题意;
C.一切物质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当铅片与金片接触时,会有一些铅的分子进入金片。同时,金的分子也会进入铅片。长时间地让金片和铅片压在一起,就会使切面相互渗透,这种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量筒中分别注入硫酸铜溶液和清水,静放几天后,界面模糊不清,是因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和硫酸离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属于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垫到空中的排球会下落,是因为排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故A错误;
B.削平且干净的两个铅柱底面能紧密结合,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
C.塑料吸盘紧贴在瓷砖等光滑表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C正确;
D.并列航行的舰艇容易“相吸”碰撞,是因为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①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根据知,油的温度升高得快些,故①正确;
②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所以油可以把鱼炸成两面金黄而水却不能,故②正确;
③鲜鱼汤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③错误;
④闻到鱼汤的鲜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④正确;
⑤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锅内鲜鱼汤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故⑤错误;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C。
6.C
【详解】
A.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气体、液体分子的排列情况,故A错误;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C正确;
D.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故D错误.
7.C
【详解】
A.人能闻到醋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刀口磨得很锋利,受力面积变小,可以增大压强,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用冰块冷镇饮料,是利用冰块熔化需要吸热的特性来给饮料降温,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水煮食物不会焦,油炸食物容易焦,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
A.气体分子之间由于距离比较远,故没有作用力,故A选项错误;
B.室内扫地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灰尘不是分子,分子太小,是不可见的,故B选项错误;
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是正确的,故C选项正确;
D.新冠病毒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传播,病毒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
D选项错误。
故选C。
9.斥力
【详解】
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用橡皮套将注射器封住,用力推活塞,发现水的体积很难压缩,这个现象间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作用。
10.扩散


【详解】
[1]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会扩散到整个清水变红,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
[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越快。
[3]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内能越大。
11.液
变小
吸收
【详解】
[1]丙图属于液体,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故丙图是液体。
[2]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大,分子间之间的距离变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变小。
[3]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12.固
4
【详解】
[1]图1、2、3所示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图3的物质分子排列整齐,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处,所处的状态一定是固态。
[2]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ρ二氧化氮>ρ空气,为排除密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选择图4的做法。
13.重力
引力
【详解】
[1]地球上水受到重力作用会导致水膜四分五裂,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膜可以很容易形成。
[2]轻晃金属圈,水膜并未破裂,再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表明水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14.扩散
变小
【详解】
[1]人们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说明消毒液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智能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喷洒消毒液,机器人的速度没有改变,但质量减小,故动能变小。
15.振动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反射

【详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花香”是由于花的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运动了空气中人才闻到的。
[3]
[4]“倒映着的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虚像。
16.扩散
间隙
引力
【详解】
[1]校园内消毒后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说明了消毒液分子从一边运动到了我们鼻子里面,是扩散现象。
[2]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
[3]把两块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压紧,它们能结合在一起,甚至还能吊起一个大钩码,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