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册13.2内能同步练习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就增加
B.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上
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16℃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段,晶体内能不变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3.在家煮饺子时,有关煮饺子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速冻饺子没有内能
B.饺子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
C.饺子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饺子煮熟关火后不再沸腾是因为水分子停止运动
4.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互相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是
( )
A.热量
B.内能
C.比热容
D.温度
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
6.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如图所示,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会看到瓶内出现“白气”.下面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打气时,瓶内空气内能减小
B.打气时,瓶内空气温度降低
C.瓶内的“白气”是水蒸气
D.瓶塞跳起时,瓶塞机械能增大
8.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在玻璃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口出现白雾,为什么?
答:瓶内空气推动塞子对外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使空气内能______,温度______,附近的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
10.对图所示的两个实验现象进行补充说明,甲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乙图中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________现象。
11.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粗麻绳在管外绕一圈,迅速来回拉绳子,一会儿瓶塞就会跳起,这是为什么?
答:拿一根粗麻绳在管外绕一圈并迅速来回拉绳子,绳子对金属管______,使金属管的温度______,内能______,金属管又将热量传递给管内的乙醚,乙醚______热量,温度______,过一会儿乙醚会沸腾,蒸气会把塞子冲开.同时,还可以看到管口有小液滴,说明乙醚蒸气______做功,本身的内能______.
12.如图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这是用___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用手触摸弯折处,一段时间后,弯折处与手具有相同的________(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13.说出下面各句中所说的“热”的含义:
(1)夏天的中午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2)煤气燃烧时,向外放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
14.用锯锯木头时,过一会儿锯条会热得烫手,这是因为锯木头时,锯条要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的内能_____,温度_____,在此过程中,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这是利用_____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因此热得烫手.
15.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_____t3时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理由是_____.
16.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外壳很快就会发热,这应该是打气筒里的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________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再通过________的方式气体把热量传递给筒壁.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分子运动增加,故物体的内能就增加,A正确;
B.
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的存在形式,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不一定增加,故B错误;
C.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一刻不停的运动当中,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C错误;
D.
热传递一定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
A.甲图中,温度计中液面在0刻度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4℃,故A错误;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段,熔化过程中,晶体持续吸热,所以晶体内能变大,故B错误;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C错误;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吸热,降低温度,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速冻饺子具有内能,故A错误;
B.饺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吸收热量来实现的,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B正确;
C.饺子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了,故C错误;
D.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水不吸收热量,水要想沸腾必须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互相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
A.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A错误;
B.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C正确;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C。
6.B
【分析】
(1)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分子间存在引力;
(3)在做功冲程中,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详解】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A错误;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时,压缩气体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同,故C错误;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解答: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体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减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气体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雾.A.
打气时,瓶内空气变多,故其内能变大,故错误;B.
打气时,瓶内空气变多,压强变大,故温度升高,故错误;C.
瓶内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错误;D.
瓶塞跳起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正确;
点睛:这道题目要利用物态变化和内能的改变方法来解决.看到瓶中出现的白雾是由于物态变化所致,之所以发生物态变化又是因为在瓶塞跳出的过程中有能的转化出现.
8.C
【详解】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火对铁器加热,铁器从火中吸收热量,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铁器向水中放热,所以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C正确.
9.做功
内
机械
减少
降低
液化
【详解】
[1]给瓶内打气,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增大推动塞子对外做功;
[2][3]气体膨胀将塞子弹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5]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6]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形成白雾现象.
10.内
机械
扩散
【详解】
[1][2]甲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由于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两个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是由于两种气体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
11.做功
升高
增加
吸收
升高
对外
减小
【详解】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拿一根粗麻绳在管外绕一圈并迅速来回拉绳子,绳子对金属管做功;
[2][3]
绳子对金属管做功,所以金属管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4][5]
金属管又将热量传递给管内的乙醚,乙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6[7]
乙醚蒸汽对塞子(对外)做功,所以乙醚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12.做功
温度
【详解】
[1]反复折铁丝时,人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铁丝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用手触摸弯折处,由于铁丝的温度比较高,手会吸收铁丝放出的热量,此时铁丝的温度会降低,手的温度会升高;当手和铁丝的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所以一段时间后,弯折处与手具有相同的温度;
13.温度
热量
内能
【详解】
(1)[1]天气很热,是指温度高,故“热”指温度;
(2)[2]“煤燃烧时向外放热”是指传递热量,故“热”指热量;
(3)[3]摩擦生热,是指通过摩擦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热”指内能.
14.增加
升高
机械
内
做功
【详解】
第一空、第二空.锯条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使锯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第三空、第四空.锯条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五空.锯条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
15.小于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详解】
[1][2]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晶体的熔点为0℃,熔化过程中物体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因此物体在t3时的吸收的热量大于t2时吸收的热量,因此物体t2时的内能小于t3时的内能。
。
16.做功
热传递
【解析】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空气做功,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二是热传递。
【详解】
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空气温度升高;
再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气体把热量传递给筒壁,使打气筒外壳很快发热。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