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3课 百合花
茹志鹃
黄继光
情境任务
高一语文公众号开设“小说中的青春”专栏,我们班决定品鉴小说《百合花》《哦,香雪》。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两篇精美的小说,去领略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青春活力的涌动,鲜明个性的呈现,去欣赏作者独特视角下的人物美、人情美。
对比思考:
本文中的英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任务一:走进作者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不少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今天我们学习的《百合花》是她的代表作。
任务二
概括情节,明晰结构
活动1:梳理《百合花》故事情节
任务三:根据情节,分析人物
活动1:找出小说中关于小通讯员的情节。
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
“借被”的情节中,不善言辞。
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
活动2:分析小通讯员的形象。
活动3:找出小说中关于新媳妇的情节。
她听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把自己唯一的嫁妆借给了部队;
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把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通讯员牺牲后,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
活动4:分析新媳妇的人物形象。
活动5:“我”的作用何在?
1.“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小说以“我”为视点叙述故事,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小通讯员、新媳妇的不少情节都是通过我的眼睛传达的。
2.衬托主要人物形象。小说以“我”来关照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3.“我”是小说的线索,串联小说的各个情节,使小说的结构更严谨。
任务四:赏细节
品语言
活动1:《百合花》的细节描写特别精彩,试就以下几处作简要赏析。
(1)对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的两次描写。
①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②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参考答案 这些树枝和野花是生命的象征,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
(2)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的两次描写。
①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
②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参考答案 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第一次出现表现了小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第二次出现则使“我”痛失战友的心情更加悲愤。
(3)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四次描写。
①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②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③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④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答案 ①第一次,挂破衣服却高低不肯让新媳妇补,表现了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和执拗,并略带对新媳妇的愠意。
②第二次,通讯员“已走远了”,而“我”却还能看见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一方面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一直目送通讯员远去,加上下面对“我”的“后悔”心情的描写,简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真挚情感。
③第三次出现,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担架抬来的这个重伤员确实就是通讯员,而且说明他从包扎所回团部后一直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到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来不及补就牺牲了。
④第四次出现,新媳妇“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中间包含着她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包含着她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
任务五
赏环境描写
体会环境作用
小说的环境,包含两方面: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环境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对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环境描写的根本目的就是营造出故事发展所需要的氛围,衬托出人物特点,究其本质,一切都是为服务人物设计的。
活动1:《百合花》中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有什么作用?
答案 故乡竹海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
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士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
任务六:研读选材,分析构思
活动1:小说《百合花》是如何讲究选材的?
答案 作品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设为背景,如“我们的枪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并未从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将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通过担架员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如“……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员给你挂匾!……”,就连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也没有正面描写。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来作者取材是非常讲究的。
活动2:小说《百合花》是如何巧妙构思的?
答案 作品以新媳妇“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百合花的被子”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小见大,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