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8 17:1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作者:龚自珍


评价方式:集分宝
每有一次展示即加1——2分,
质疑加1分,重要补充加2分,
最后统计分数,平均分高者为胜。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与作者有关知识,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经典语句,把握诗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渴望涌现各类人才以求革新的思想感情。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近代改良主义者,启蒙思想先驱。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注:识记红体字,对子组互考,全部正确的加2个评价,等待检测,检测时若出现错误倒扣4个评价.

任务一
:了解作者及背景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己亥杂诗》诞生了。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
写作背景:
任务二
:读诗韵

学法指导:
1、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节奏;速度要慢,边读
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韵脚读
出延长音;按后边所给的情感提示有感情朗读。
浩荡/离愁/白日斜,(忧伤、失落)
吟鞭/东指/即天涯。(悲壮、洒脱)
落红/不是/无情物,(积极向上)
化作/春泥/更护花。(豁达、乐观)
2、齐读整首诗。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吟鞭:指诗人鸣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诗人自喻。
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
东指:指东方故里。
任务三
:解读诗意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声,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任务三
:解读诗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理解:诗人辞官离京回家,离别的愁绪和回家的喜悦交织。
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任务四
:探究内涵
体会情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该诗的千古名句,历来被人们所称赞,请对该句加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理解:诗人以落红自喻,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心力
,成为传世名句。
(1)找重点字词,字面解释+思想感情。
(2)指出描写手法,如比喻。生动形象的体现了……
(3)体会语言:如“饮酒”一课语言朴实自然,简练淳朴

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后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小结

这首诗先叙事抒情,然后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都要甘心奉献国家的精神。
课外联系:
你知道那些描写落花的诗句?
活动:日积月累
我们收集了八句有关落花的诗句,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记忆,比谁记得又快又好。(机会有限,快快参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曹雪芹《葬花吟》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
文廷式《水龙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
李白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任务六
:当堂反馈

5分钟
1、《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爱国热忱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中抒发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离愁的诗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