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卷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1~5题
25分)
1.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每空1分,共14分)
(1)《野望》写“薄暮”中诗人所见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写景来交代行踪,用比喻来暗示内心抑郁、飘零之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雄奇壮观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5)《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花儿渐放,草儿初长的早春花草图。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愧怍(zuò)
可汗(hàn)
毛骨悚然(sǒng)
B.惊骇(hài)
俯瞰(kàn)
忧心忡忡(chōng)
C.累赘(zhuì)
元勋(xún)
心有灵犀(xī)
D.炯炯(jiǒng)
尴尬(gān)
悲天悯人(wén)
3.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懊悔
迟钝
当之无槐
B.镶嵌
譬如
历尽心血
C.惶急
狂澜
盘虬卧龙
D.凛洌
抹杀
如释重负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B.《回忆我的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文章。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文章刻画了托尔斯泰平庸的外貌特征和他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D.《美丽的颜色》中的玛丽·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两次荣获诺贝尔奖。
5.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共5分)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1分)
(2)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5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3)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80字以内,不含标点)(2分)
第二部分
(6-23题,共4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7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2分)
7.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要赏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有删改)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8.解释加粗的词语。(4分)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
(2)可以调素琴
调:____________
(3)或陈于前
陈:____________
(4)妻子不觌
妻子:____________
9.选出与“乃引客就观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
C.而乱书围之
D.无丝竹之乱耳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12.乙文中最能体现“书巢”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3.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两个书屋的不同特点。(2分)
三、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4分)
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盗”,竟然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了,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14.读了这两段话,你感悟到了作者对动物具有怎样的感情?(2分)
15.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的评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7分)
细菌发电
佚名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6.“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②③⑤段,分别用三个词概括其三点优势。(3分)
17.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8.请结合第⑤段,写出“惊奇地发现”的两点内容。(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15分)
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朱成玉
①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声此起彼伏,把日子过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②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久。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就势抖落几片白莱帮儿。
③精打细算总是好的,它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④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蔫地蹲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问其缘由,原来是不允许他们在这个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莱没来得及收割,就早早遇上了霜寒。
⑤我劝着他们:“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棵白莱心儿都抱得那么紧,一会儿就能卖完。”
⑥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⑦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还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让人很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
⑧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⑨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一棵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⑩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廉价的白莱,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上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可是她的生活里,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她常年卖白莱,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东西是和她相依为命的。
?别人不懂一棵白菜的重要性,但对于她来说,白莱对她是有恩情的。
?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着卖个好价钱。最后剩下的白莱,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冬了,等待着牛羊们来啃食。可是不久之后,剧情就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
?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干瘪的,都在这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棵棵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这些钞票就汇到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如春,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我决定过冬的白莱都在这儿买了。我很小心地搬动一棵棵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有删改)
19.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买白菜的行为有哪些变化。(2分)
20.第⑨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21.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框线的句子。(4分)
(1)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从修辞的角度)(2分)
(2)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还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从描写的角度)(2分)
22.作者在第⑧段写“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他理解了什么?(3分)
23.本文以“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为标题,好在哪里?(4分)
第三部分
(24题,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会有困顿,生命总有劫难,或是突如其来,或是纠缠不清,但好在我们还有书。把日子过成书里的世界并不容易,读书可以让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鲜活动人,生命也因此活力十足而鲜亮夺目。
请以“与书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答案:B
解析:A项,“汗”此处应读hán;C项,“勋”应读xūn;D项,“悯”应读mǐn。
3.答案:C
解析:A项中的“槐”应为“愧”;B项中的“历”应为“沥”;D项中的“洌”应为“冽”。
4.答案:C
解析: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5.答案:(1)【示例】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2)【示例】玛丽·居里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仍然淡泊名利。
(3)【示例】她用尽一生的肘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不朽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解析:(2)本题考查归纳探究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质来概括探究结果。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居里夫人获得了很多荣誉;从材料一中爱因斯坦的话和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在这些荣誉面前,她仍然保持着淡泊名利的可贵品质。
6.答案:在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原野中那一棵棵葱翠的树,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十分茂盛,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这两句中,首先要明确“历历”的意思是“分明的样子”,“萋萋”的意思是“草木茂盛的样子”。然后要联系诗句,进行适当的细节联想和想象,最后答出所描绘画面的特点。
7.答案:①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使乡愁更浓。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表达出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③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写景的妙处。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具体分析时,可以从诗人感情、创设的意境、景物的特点、运用的手法等角度入手。如本诗意境壮阔,采用白云、晴川、芳草、烟波等意象,抒发了诗人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全诗情景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渺烟波,正是诗人乡愁的形象化表达。
8.答案:出名,有名
调弄
陈列
妻子儿女
9.答案:C
解析:本题老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的能力。例句“乃引客就观之”中的“之”是代词。A项,助词,的。B项,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代词。D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0.答案: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根据句意“(即使)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来划分即可。
11.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斯”,这;“惟”,只;“馨”,这里指德行美好;“辄”,就。
(2)于是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说的鸟窝吗?”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斯”,这;“惟”,只;“馨”,这里指德行美好;“辄”,就。
12.答案: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乙文中“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的意思“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可知书巢特点。
13.答案:甲书屋的特点是简陋。乙书屋的特点是书多。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甲文“斯是陋室”可知,书屋的特点是简陋;根据乙文“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等句可知,书屋的特点是书多。
【参考译文】
【乙】我的屋子里,有的书放在书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作为)枕头垫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哪里不是书的。我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和书在一起。(如果)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儿女不来看我,(即使)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间或我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带领着客人走近观赏。客人开始不能进入屋子,已经进入了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它确实像是个鸟窝啊!”
14.答案:尊重与热爱。
15.答案:该书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境;该书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16.答案:效率高、无污染、成本低。
17.答案:举例子。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发达国家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
18.答案: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
19.答案:过去,“我”比较、挑剔,会趁人不注意,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现在,“我”很小心地搬动一棵棵白莱,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
解析:阅读文章可知,遇到那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后,“我”买白莱的行为发生了改变。第②段描写了遇到中年夫妇之前,“我”买白莱的行为,第?段则描写了遇到中年夫妇之后,“我”买白菜的行为。据此,筛选语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作答即可。
20.答案:这段插叙在文中起补充情节、推动人物情绪变化的作用。
解析:第⑨段画线句是在作者的叙述中穿插的一则新闻,属于插叙。运用这一记叙顺序,补充了文章情节,使文章情节更加完整,对下文人物情绪的变化起到推动的作用。
21.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菜农大妇比作晕头转向的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在城市的尴尬、茫然和卖菜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意思对即可)
(2)通过对女人时不时给白菜盖被子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人对白菜的关心、珍视。
解析:第(1)句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由“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在城市的尴尬、茫然和卖菜的艰难,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第(2)句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由“盖盖被子”可知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女人对白菜的关心、珍视。
22.答案:①理解了女人照顾白菜的行为举动;②理解了白菜对女人的重要性;③理解了女人对白菜的深厚感情;④理解了女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要联系上下文分析。首先阅读上文可知,“我”那一刻理解的正是第⑦段中“让人很不理解”的女人照顾白菜的举动。然后联系下文第⑨一?段可知,“我”理解了白菜对女人的重要性,也理解了女人对白菜的感情和女人生活的艰辛不易。
23.答案:①含义丰富,表面上指的是走进白菜的心里,了解白菜;深层含义是要走进菜农的心里,倾听他们的心声。②是文章的线索,贯串全文。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菜人的特征;运用象征手法,白菜象征卑微的菜农及其朴实、平凡、奉献的品质,使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④新颖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⑤表达了作者对白菜和菜农敬重的态度,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解析:解答此类题,可从含义、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
24.答案:例文:
与书相伴的日子
阅读是石,敲出星星之火;阅读是火,点燃熄灭的灯;阅读是灯,照亮前行的路;阅读是路,引你走向光明。——题记
阅览室是书的归宿,而书是我心灵的归宿。所以,每当我心灵空虚时,就会在阅览室的图书中尽情遨游。
独坐一隅,品一杯香茗,感受“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淡淡忧伤,感受他对梦想的渴望与追求,但又却可望而不可即。朦胧中的女郎,就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梦想,但是却又像梦一般的似真非真。雨巷是他追求梦想的道路,是那么幽长深远而又幽暗。联系到我们自己,目标是很明确的,但是我们却少了追求梦想的那份热情,那份渴望。戴望舒知道他的梦想是很难实现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心头就算有淡淡的忧伤,也绝不会出现绝望。他激励着我,向自己的梦想奔去。
看着阅览室窗外岩石下的小草,我想到了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在英国的一个穷牧师家中,家庭十分贫困。她喜欢写作,希望能借此改变家庭状况。但是,事情并非想象之中那么顺畅,他所写的诗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她失望了,但她继续不断地寻找出路。就算整片森林没有一条可以走的路,她也要凭着自己的执着踩出一条道来。终于,她开始写小说,并且以她的处女作《简·爱》著名。在阅读《简·爱》的历程中,我看到了主人公与作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出一颗执着,不服输的心。这同样在影响着我,告诉我,不要轻言说放弃。
在冬日的暖阳下,我不仅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冰心的诗也同样给我传递着温暖。在母亲的怀抱中,感受人间的真情;在童年的幻想中,我感受到孩子那天真,善良的童心;在大自然的关怀下,我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母爱,童真,自然,是冰心诗集的三大主题,诗句短小而情真。她的诗,在我的心中遗留下的只有爱。诗中的精美语句体现的真实情感陶冶着我的情操。在受伤的时候抚平伤口,在失望的时候给予信心,在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冰心奶奶的诗就像妈妈一样呵护着我。
不知不觉,阅览室成为我的第二个家。一纸清香,记录着我与书籍相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