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动物》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竖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竖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描述小动物在河边开心玩耍的情景,数一数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只。
2.引出问题。
比一比小猴和小鸭的只数。什么是“倍”呢?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什么是“倍”呢?
1.画图直观认识“倍”。
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示。
2.算式表示“倍”的关系。
引导学生利用列算式的方法来表示。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比一比松鼠和小鸡的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全班一起分析完成。)
2.比一比其他动物的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先独立思考完成,再分享交流。)
3.生活应用:淘气和机灵鬼比身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和快乐的小动物一起认识了“倍”这个新朋友,通过画一画,圈一圈,比一比,发现了小动物的只数之间有倍数关系。生活中还能找到“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