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检测试题2(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检测试题2(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8 08:2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检测试题2(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金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D.金星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大于365天
2.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离地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质量为
B.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C.该卫星的加速度为
D.该卫星的线速度为
3.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携带着物资与运行在固定轨道上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成功运送了第一个太空“快递”。二者对接之前,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天舟二号对接后的运动与对接前的运动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增大
B.线速度增大
C.加速度增大
D.角速度增大
4.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如果航天员登月后做了一个小实验,用轻绳拉着小球在竖直面内转动,绳长为L,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0时。小球恰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为R。则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A.v0
B.
C.
D.
5.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两球最近处相距为球的质量为?半径为,球的质量为,半径为,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颗卫星,且,二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A的速率小于B的速率
B.卫星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
C.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的向心加速度
D.卫星A的向心力大于B的向心力
7.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近火制动开始绕火星运行,2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实现了完美的“侧手翻”,将轨道调整为经过火星两极的环火星轨道。天问一号在绕火星运动过程中由于火星遮挡太阳光,也会出现类似于地球上观察到的日全食现象,如图所示。已知天问一号绕火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的张角为(用弧度制表示),将天问一号环火星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天问一号、火星和太阳的球心在同一平面内,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则(  )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天问一号每次日全食持续的时间为
D.天问一号运行的角速度为
8.假设“嫦娥号”登月轨迹如图所示图中M点为环绕地球运行的近地点,N点为环绕月球运行的近月点。a为环绕月球运行的圆轨道,b为环绕月球运行的椭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
B.“嫦娥三号”在M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应减速
C.“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小于在椭圆轨道b上的任意一点运行时的机械能
D.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在椭圆轨道b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则
9.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m1的公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各自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1∶r2=3∶2。则可知(  )
A.两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3∶2
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
C.两天体的总质量一定等于
D.m1、m2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10.质量为的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它绕地球飞行一圈的时间是。若地球的质量是,半径是,万有引力常量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B.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C.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D.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11.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和发射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发射速度也大
B.低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但发射速度小
C.高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小,发射速度也小
D.高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但发射速度大
12.如图所示,a为在地球赤道表面上的物体,b为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c是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与赤道共面的地球同步卫星(a,b,c之间的万有引力忽略不计)。已知可以将地球看作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G。a,b,c到地心的距离分别是,线速度分别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地球的质量为
D.a,b,c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均由地球对其的万有引力提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共52分)
13.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引力范围后,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探测器运行轨道在其表面上空高为h处,运行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
(1)探测器的线速度大小;
(2)该行星的质量;
(3)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14.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3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
(1)两次落地点的距离;
(2)该星球的质量M。
15.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成功。已知:地球质量与火星质量之比约为10,地球半径与火星半径之比约为2,求:
(1)不考虑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多少?
(2)地球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约为多少?
16.如图所示,一艘宇宙飞船绕着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飞船距行星表面高度为h,运动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行星半径为R。求:
(1)飞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2)行星的质量M;
(3)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0。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A错误;
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B错误;
C.由题意知,金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的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可知:线速度,金星的轨道半径小,线速度大,C正确;
D.由题意知,金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的轨道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可知:周期,金星的轨道半径小,周期小,金星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小于365天,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A.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解得
A错误;
B.地球的体积为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得地球的密度为
B正确;
C.根据公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错误;
D.根据公式
可得,该卫星的线速度为
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
天舟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有
解得周期为
线速度为
加速度为
角速度为
对接后,轨道半径变大,则周期变大,线速度变小,角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B
【详解】
由题知,球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0时,小球恰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有
v0
=
根据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有
mg
=
G
根据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由
v
=
计算得
v
=
v0
故选B。
5.D
【详解】
两球球心间的距离为
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
故选D。
6.B
【详解】
A.由公式

结合题图可得卫星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故A错误;
B.由公式

结合题图可得卫星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故B正确;
C.由公式

结合题图可得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
D.由C可知
又因

所以无法比较卫星A的向心力和卫星B的向心力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7.C
【分析】
本题以天问一号的成功制动为载体,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加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以及天体运动的知识,考查了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题体现了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素养。
【详解】
A.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的张角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火星半径为
质量为的物体在火星表面,有
两式联立解得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选项A错误;
B.根据质量为的物体在火星表面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联立解得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选项B错误;
C.作出天问一号发生日全食的示意图,日全食持续的时间为运行在之间的时间,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三角形与三角形全等,则
平行于OA,则
同理可得
则发生日全食时天问一号转过的角度为
设天间一号的周期为T,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周期
发生日全食的时间为
选项C正确;
D.设天问一号的角速度为,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角速度为
选项D错误。
故选C。
8.CD
【详解】
A.“嫦娥三号”没有脱离地球束缚,所以“嫦娥三号”在环绕地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小于,A错误;
B.“嫦娥三号”在M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做离心运动,要增大向心力,所以此时应该加速,B错误;
C.从轨道a进入轨道b需在N点加速,所以机械能增大,即轨道b上机械能大于轨道a上的机械能,C正确;
D.“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经过N点时和在椭圆轨道b上经过N点时所受到月球的引力大小相等,所以加速度也相等,D正确。
故选CD。
9.CD
【详解】
ABD.对双星系统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相同,则两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两天体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可得
选项AB错误,D正确;
C.根据
可得


选项C正确;
故选CD。
10.AC
【详解】
AB.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正确,B错误;
CD.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1.BD
【详解】
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大,其做离心运动距离越远,等稳定后运行轨道半径越大,由

故发射速度大,运转轨道半径大,运行线速度小。发射速度小,运转轨道半径小,运行线速度大。
故选BD。
12.AC
【详解】
AB.对bc来说,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所以根据公式
可得
知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故有
对于ac来说,运动周期相同,故根据公式
可得

故A正确;B错误;
C.由
可知
故C正确;
D.bc受到的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a受到的万有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D错误;
故选AC。
13.(1)
;(2)
;(3)
【详解】
(1)根据圆周运动公式可得
(2)探测器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3)行星的密度为
行星的体积为
联立可得
14.(1);(2)
【详解】
(1)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平抛水平射程为x,则
若平抛初速度增大3倍,则有
解得
则两次落地点的距离
(2)根据
解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根据
解得
15.(1);(2)
【详解】
解:(1)据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有
可得
所以
可得
(2)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可得
所以
可得
16.(1);(2);(3)
【详解】
(1)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线速度为
(2)飞船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行星的质量为
(3)近地卫星的绕行速度等于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有
解得
试卷第4页,总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