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其一)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代表作有《蜀道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背景材料
天宝元年(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替皇上写诗作赋)。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李白难掩内心的喜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英雄终于可以有用武之地了。是的,李白本就是个积极入世之人,他很想像管仲、诸葛亮等人一样,干出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皇帝重用——当然也做过几件大事,比如替杨贵妃写诗、比如让高力士脱靴。这些事情的背后,是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受到权臣排挤的折磨。两年后他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朝廷。临行前,朋友摆上酒宴为他送行,于是故事就从那时开始了……
朗读诗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zūn)
(zhù)
(sè)
(qí)
(jì)
乐府诗,形式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节奏鲜明。
解读诗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金樽:对酒杯的美称。樽,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玉盘:对盘子的美称。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诗意】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
【诗意】但是我停下酒杯放下筷子吃不下,拔出佩剑四下里看,心里却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塞:堵塞。
川:大河。
太行:太行山。
【诗意】想渡过黄河却见坚冰堵塞了大河,准备登上太行山又见茫茫的风雪弥漫高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诗意】想像姜尚那样闲暇时在碧溪边垂钓,忽然又想像伊尹那样在梦中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歧路:岔路。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安,哪里。
【诗意】行路难啊,行路难,眼前岔路这么多,如今身处何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终将。
云帆:高高的帆。
济:渡。
【诗意】终将会有乘着长风破万里浪的时候,到那时我会挂起高高的帆渡过沧海。
赏析诗歌
1.破诗题,辨析“路”难说说你对诗题“行路难”的理解,思考诗歌的诗眼是什么。
行路难,表层意思是人行走之路的艰难险阻,深层内涵是人生之路的艰难不顺。“路”,一语双关。“难”,诗歌的诗眼,暗示了诗人李白对人生的感慨。
2.寻证据,感悟“路”艰
自读批注诗人“路难”的痕迹,体会作者情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看似是写路途的艰难险阻,实则象征了诗人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不平,写出了诗人无限惆怅.无所适从的迷茫。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运用反复,直抒胸臆,凸显诗人此时内心的焦灼不安,对前路艰险的深沉感慨;后两句传达出诗人徘徊和低沉的心境,进退两难而又想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3.探情感,知“心”波折
诗人一路写下来,其情感也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历程。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金樽”与“玉盘”,“斗十千”与“直万钱”,一妙用对偶,二极尽夸张,表现了宴席的华美奢侈,渲染了欢乐的氛围。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失落、压抑的心情。
写法:欲扬先抑,以乐景反衬哀情强化了诗人李白此景此时苦闷、茫然的心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际,想到了什么人?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到周文王,一展宏图;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虽然仕途艰辛、有志难伸,感慨理想和现实有差距,对现实不满和愤懑,但是仍然期待被重用,能建功立业。
用典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刻作者的情感是怎么样?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积极入仕的强烈要求,是他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后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最强音。诗人相信尽管前路艰难,但终有一天自己会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迁读精神
从古人积极用世的态度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成长感悟?
古人面对挫折、困难,积极用世,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困难的勇敢和对未来的信心。今天,我们的成长,也一定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不论怎样,我们都要像他们一样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为之不断努力,那么即使我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会过得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