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三单元9-12课课前预习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9-12课课前预习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9 06: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前预习单
一、字词书写
1.给下列词中画线的字注音。
确凿(_____)
 皂荚(____)
桑椹(_____)
油蛉(_____)
斑蝥(_____)
秕谷(_____)
拗 (_____)
觅食(_____)
倘若(_____)
鉴赏(_____)
啄食(_____)
渊博(_____)
收敛
(___)
系绳(_____)
2.选词填空。
(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
(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A.欣赏
B.鉴别
C.鉴赏)
(3)叫我名字的
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A.陌生
B.生疏
C.生僻)
(4)其中似乎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A.确实
B.确凿
C.的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3.文中划线句能否将“碧绿的菜畦”和“紫红的桑椹”对调?为什么?
4.选段中作者主要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句进行分析。
三、填空题
5.根据所给意思写出词语
(1)_______:少有人来。
(2)______:形容人声喧闹。
(3)_______:鉴定和欣赏。
(4)______:洒脱;不拘束。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鲁迅的______集《_____________》。鲁迅,原名_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再塑生命的人》----课前预习单
一、字词书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搓捻(______)
探测(______)
激荡(______)
走廊(______)
惭愧(______)
截然(______)
奥mì(______)
感kǎi(______)
zhàn(______)开
灵hún(______)
yù(______)望
pēng
pēng(______)直跳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作品。
B.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C.因为莎莉文老师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因此她赢得了海伦·凯勒的尊敬与爱戴。
D.对于海伦·凯勒来说,莎莉文老师就是那个启发她、给她深切的爱的人。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
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所给意思写出词语
(1)搓捻:_____________。
(2)______:盼望;希望。
(3)______:逐渐增多或增广。
(4)______:迁移。
(5)______: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6)______: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4.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__》海伦·凯勒,美国____
,_____
,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为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是____________。“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______________,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再塑生命的人”用我国通俗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
6.谁是再塑我生命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十二章》----课前预习单
一、字词书写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______)
不亦说乎(______)
三省吾身(______)
传不习乎(______)
不逾矩(______)
一箪食(______)
好之者(______)
曲肱而枕之(______)
博学而笃志(______)
逝者如斯夫(______)
二、选择题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D.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
3.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句子默写
4.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5.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春秋末期____家、____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____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____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6.为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见贤思齐焉(_______)
A.贤明
B.贤明的人
C.旧时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
A.疲惫
B.倦怠
C.疑惑 危险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
A.流逝的时光
B.消失的
C.死去的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_______)
A.很少的食物
B.蔬菜食物
C.粗粮 
(5)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
A.太阳
B.每天
C.日子
12.《纪念白求恩》----课前预习单
一、字词书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

鄙薄(

晋察冀(

拈轻怕重(

派qiǎn(

xùn职(

纯cuì(

精yì(
)求精
二、选择题
2.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意思。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利益。
D.见异思迁:看见好的就想要。
3.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
4.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______)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______)
(3)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______)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______)
(2)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______)
(3)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______)
四、语言表达
6.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______(派遣
委托
委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______(壮烈牺牲
光荣献身
以身殉职)。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挑肥拣瘦
拈轻怕重
挑挑拣拣)。
(4)这对于一班______(三心二意
见异思迁
马马虎虎)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