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课标要求】
〖标 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
【教学目标】
知 识 要 点 学
了解 理解 图表应用 综合分析 评价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 √ √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不同人口增长的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通过图表分析,探究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和我国应采取的正确的人口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活动设计】(详见课件)
〖活动1〗
教学参考:观察网页中的人口钟(中国人口信息网 http://www.cpirc./;世界人口钟 http://www.census.gov/main/www/popclock.html),了解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
〖活动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下面是2000年三个国家的人口统计资料,计算并填写下表。
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0年新增人口数(万)
埃及 6398 2.5 0.65
日本 12687 0.94 0.82
中国 126743 1.403 0.645
〖活动3〗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2)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活动4〗读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
(1)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什么规律性?
(2)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3)世界人口增长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活动5〗如何阅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活动6〗读图1—1—4、图1—1—5、图1—1—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析回答:
(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
〖活动7〗读表1—1—1(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分析回答:
(1)两类地区的“三率”高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2)两类地区“三率”的变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活动8〗读图1—1—7(世界各洲人口增长及2002年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回答:
(1)目前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少?
(2)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少?
(3)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长得最快/慢?
(4)1900-1950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1950-2002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
(5)欧洲和北美洲在人口增长方面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活动9〗如何阅读和分析图1—1—8(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
〖活动10〗探讨下列问题:
(1)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两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俄罗斯有人提出“一夫四妻”的荒唐法案?
(3)怎样的人口增长才是合适的?
巩固练习
基础·巩固
1.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
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很快
C.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增长越快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都快
解析: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增长快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也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所以相同的原因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答案:B?
2.下列地区中,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主要是( )
A.拉丁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解析: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处于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欧美则属于“三低”模式。?
答案:C?
3.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出现的时间为( )
①工业革命之前 ②18世纪中叶以后 ③20世纪后半叶开始 ④二战以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20世纪后半叶开始,这个时间也是二战之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因此选项B正确。?
答案:B?
4.1995年天津人口出生率是1.02%,人口死亡率是0. 6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生产模式应该是( )
A.“高低高”模式 B. “三低”模式
C.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 D.从“三低”向“高低高”过渡模式
解析:了解中国国情,再根据数据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C?
5.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低高”模式
B.“三低”模式
C.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
D.从“三低”向“高低高”过渡模式
解析:人口再生产的发展变化过程,首先是人口的死亡率下降,随后出生率下降,最后导致自然增长率下降。而“高低高”模式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快,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当然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答案:A?
6.图1-1-4为“世界人口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示材料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始于__________年以后,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4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下降趋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一些国际机构和人口专家预测,__________将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100年该国人口将达16.32亿;而欧洲国家的人口将会出现__________增长和__________增长,它带来的直接问题是__________化。
解析:20世纪70年代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相继实行了控制人口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我们还要清楚,人口出生率过低,势必会产生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1)越来越短 人口基数过大?
(2)1930 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
(3)许多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4)印度 零 负 人口老龄?
综合·应用
7.图1-1-5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国老年人口(65岁以上)比重明显比B国多,而B国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0~14岁)比重大。A国由于人口出现老龄化,自然增长率低,而B国少年儿童比重大,自然增长率高,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答案:(1)人口严重老龄化 少年儿童比重大?
(2)人口死亡率回升,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导致养老负担沉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经济和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
(3)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
8.分析表1-1-6中的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1-1-6
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 37.8 79.6 156.7 768
人口(亿) 1.26 1. 4 0.024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333 1.5 2.3
(1)分别计算巴基斯坦的人口密度和澳大利亚的人口数。
(2)根据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3)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得到最佳配合。所谓最佳,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人口密度=人口数÷国土面积,由此可得:140 000 000÷?796 000?=176(人/平方千米);768(万)×2.3=0.18(亿)。第(2)题,人口数量少,一般来说,劳动力资源不是十分丰富,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而有效的开发,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故选项A错;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环境承受的压力增大,同样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选项C不正确。一般来说,世界上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都很大,故选项B错误。第(3)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答案:(1)176 0.18?
(2)D?
(3)人口和自然 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板书设计:(共29张PPT)
第一亘的僧长、证酩与合理容量
第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
邮自主学案
●●●●
●●●
增长速
革命
增长
业革命后:欧美一些工业革命起步早的国家
先出现
的局
半叶开始
家和
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革命
增长速度
原因是
“高高低”模式
特在
出生率、高死亡率
然增长
分
段;目前只有少数原始群体处于这个阶段
成
戎争和疾病的影
营养不足和
条件落后
模
高增长阶段
特征:出生率大体与第一阶段
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
增长明显加快
分布:发达国家
初进入这个阶段,广大
发展中
成因:社
展
和营养水平
均寿命上升
增长下降阶段
生率下降
死
两者差距缩
增长
分
和
多国家在20世纪前
半叶开始进
阶段,有些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已进
该阶段
成因:生产力发展
年龄
高,养育子女成本增加,社会福利完善和社会医疗水平进步
三低”模
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分
段,特别是西欧国家
)成因: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对人口素质的要求
普遍很高,婚育年龄普遍较晚,养育子女成
竞争激烈
利制度完善和
健
医疗技术发
探究在线
)¨三低”模式是不是最理想的人口增长模
三低”增长阶段的死
出现上升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
率和死亡率趋低,自然增长率低
较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
大洲的差异
长率;亚
死
稳定增长
欧洲、大洋
率、死亡率
增长率
出生
口增加量最
课前自测
●●●●●●●●●
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
A.不断降低
B.不断增长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
2.人口增长模式不包括()
A.“高高低”模式
B.“三低”模式
C.过渡模式
D.“三高”模式
前发达国
别是西欧国家,已进入的人口增
长模
高高低”模式
过渡模
C.“三低”模
D
低高”模
4.现阶段
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A.亚
C
5.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不包括()
A.自然灾害
B.人口政策
C.经济水平
D.人口数量
名师开讲
●●●●●●●。●
指一定时期内新出
数
期
数(年初
和
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年内
年
数数
死
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
期内平均
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
死亡率一年内死亡人数
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
然增长数
数减死亡人数
期内
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增长率=年内出
数一年内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口数(共44张PPT)
人口的变化
数量变化:人口增长
空间变化:人口迁移
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迁移过程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大约经历的时间
2005年3月7日10∶16
2005年3月7日10∶15
美国人口普查局国际项目中心推算:
2006年2月26日8时16分:全球人口突破65亿
2012年10月19日4时36分:70亿
2050年:90亿
人口爆炸
阶段 古 代 近 代 现 代
历史时期
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
人口变化原因
8亿
25亿
缓慢增长
加速增长
迅猛增长
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死亡率很低
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人口迅速上升
60亿
工业革命前
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
20世纪后半叶以来
人口增长快慢直接取决: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0 人口增加
=0 人口持平
﹤0 人口减少
人口出生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一定地区出生的活产婴儿与该地区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
人口死亡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一定地区死亡人数与该地区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
人口出生率=
出生人口
总人口
×100%
人口死亡率=
死亡人口
总人口
×100%
人口增长具有阶段性特点
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 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 率下降开始的;到 率的下降而最终实现;而人口增长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死亡
出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过渡模式
三低模式
高高低模式
增长阶段 原始
低增长 高增长 增长下降 低增长
增长模式
形成原因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均寿命
人口
增长
高高低模式
过渡模式
三低模式
工业化初期
工业革命前生产力低下
工业化后期
工业化完成
高
高
高
低
较短
相对静止低速增长
迅速下降
高
延长
急剧增加
开始下降
继续下降
逐渐降低
延长
延长
增长减缓
零增长负增长
低
继续下降
很低
增长阶段 原始
低增长 高增长 增长下降 低增长
时
空
分
布 历史
现在
年龄结构
人口问题
解决途径
现代社会中的原始群体
年轻型
老年型
成年型
工业革命前的人类社会
18、19世纪的发达国家
目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20世纪前半叶发达国家
中国阿根廷土耳其
目前的
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慢,环境压力大,社会问题多
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重,老人生活困难
新加坡韩国古巴乌拉圭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年轻型
劳动-经济效益
养老-保险效益
消费-享乐效益
继承家业的效益
安全保卫效益
维系家庭
地位效益
孩子成本——效益理论
直接成本
从怀孕至生活自立所花费的所有费用。
间接成本
因怀孕、生育、抚养子女花费的时间损失。
(1)高增长阶段:
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
2.过渡模式:
2.过渡模式:
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
(2)增长下降阶段:
3.“三低”模式:
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
人口金字塔
⑴表示某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
⑵水平方向代表每一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数字或比例;
⑶底部代表低年龄组人口,金字塔上部代表高年龄组人口;
⑷人口金字塔图反映
过去人口的情况
目前人口的结构
今后可能出现的趋势
类型
特点
趋势
原因
图示
⑸人口金字塔类型:
年老型
塔顶宽塔底窄
成年型
塔顶、塔底宽度基本一致,塔尖逐渐收缩
年轻型
塔顶尖塔底宽
青年所占比重大—增长型
青年所占比重小—缩减型
除极老年外,各年龄差别不大—静止型
出生率低,寿命长,自然增长率很低
出生率高,寿命短,自然增长率低
出生率下降,寿命延长
影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
政策(节育或鼓励生育)、军事战争、较大的自然灾害、人口再生产惯性、老龄化现象等
1)三图中,因为历史上有过战争或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结构是 图,为什么?
中年人口比例明显偏低,尤其是男性比女性更明显。
2)可能因矿山开发或大型工程建设引起的人口结构变化是 图,为什么?
矿山开发或大型工程建设需要大批青壮年男性劳动力。
3)发达国家因生育观念的改变而引起的人口结构变化的是 图。发展中国家因长期实行节制生育政策将会引起的人口结构变化的是 图。
甲
乙
丙
乙
甲
丙
丙
【高考真题】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abc B. acd C. abd D. bc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
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d.
【高考真题】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下列两
图回答问题。
1)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
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2)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男)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女)
10
20
70
60
50
40
30
年龄
1992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内凹”
“内凹”
“外凸”
“外凸”
“外凸”原因:
35-45岁:建国后第一个人口出生高峰;
15-30岁人口比重最大:60、70年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反映。
“内凹”原因 :
30-35岁人口:1959-1962年的困难时期。
15岁以下人口数量较稳定:说明近十几年计划生育国策的效果。
【练习7】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
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
比例关系,通常由“性别比”这
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
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
的数量。下图为四条人口性别比
例曲线。读图回答问题。
1)曲线②代表的性别比例出现的地区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2)曲线①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①人口老龄化 ②男女比
例失调 ③婚姻困难等社会问题 ④劳动力缺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00年
三角坐标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对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印度的人口压力
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增长下降
高增长
过渡模式
高高低模式
原始低增长
工业化开始
工业化前
2.各大洲之间的差异:
大洲(地区) 增长阶段 增长模式
非 洲
亚洲、拉丁美洲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世界平均
高增长
增长下降
低增长
过 渡
三 低
过 渡
增长下降
过 渡
增长下降
过 渡
低增长
三 低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30年来,人口少生了3个多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加速增长
负增长
高速增长
减速增长
波动增长
低速增长
出生率
我国人口仍将以每年800万至1000万的速度递增,人口形势不容乐观。
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我国人口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人口变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