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三节 地域联系
第一课时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教学目标】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的概念、当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3、交通运输网络化的形式、层次、发展和变化
4、邮电通讯的方式、特点及工作过程
5、商业的概念、商业活动的作用及其主要环节
【重点难点】
重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分析
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3、通信方式的主要任务、发展情况和工作过程
难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经济评价
2、邮政通信的组织形式和业务分类
【教学方法】
读图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图》、《亚欧大陆桥示意图》、《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图》、《法国的高速铁路图》、《邮件的传递过程图》、《电信网和电信设备图》《商业活动主要环节图》、课件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举例说明古代和当代人类社会的地域联系情况,使学生了解人类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发展及当代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进入交通运输的学习。
(板书)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一、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的概念: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交通运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交通包括运输和通信两部分,狭义的交通只包括运输。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交通,也可以说成运输,二者是混用的。因此本书采用“交通运输”这个概念。其次这里所谈的交通运输是指流通过程中的。像工厂中车间到车间的这种运输,也就是生产中的运输不在此范畴。
2.五种交通运输工具比较
运输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成 本:水运<管道<铁路<公路<航空
速 度:水运<管道<铁路<公路<航空
连续性:水运<航空<公路<铁路<管道
灵活性:管道<水运<铁路<航空<公路
小结五种方式特点缺点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 造价高、占地大、短途运输成高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漏、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读《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图》、,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网络化。
交通运输网的关系图表现了运输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形式,以及综合运输网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两种交通运输网。
读《亚欧大陆桥示意图》
(熟悉)第一条亚欧大陆桥:即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亚欧大陆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提问)有了第一亚欧大陆桥,为何还要修建第二座?
①第一条主要俄罗斯境内,而第二条通过国家多、地区多,如东亚、中亚、西亚、东欧、西欧;②通过城市多,经济发达;③线路比第一条短,可节省成本,节约时间。
读《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图》
(熟记)世界主要航线和主要海港:世界上比较繁忙的航线有四条即北大西洋航线;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北太平洋航线。要求学生掌握世界著名港口、海峡。
通过以上讲解合学生认识区域性的铁路网和全球性的水路网、并从中体会交通运输网络是联系世界各地的纽带,使当今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愈来愈方便。
(读《法国的高速铁路图》,以及我国几次铁路提速、集装箱在船舶运输中的运用等,并结合身边的事谈交通事业的发展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以此来简单归纳交通运输现在的发展情况。)
①网络化②高速化和专业化
当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互相配合形成系统。日益发达的交通运输已经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方便。除此之外,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来实现地域联系?
二、邮电通信
教师举“马拉松”和“黑色便士”的例子说明邮电通信的发展,从而点出邮电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学生据自己所知谈当代邮政通信的业务分类。
假设要和某地某人联系,可以用哪些方式?
1.邮政通信——寄信、汇款、包裹、订报刊杂志
2.电信通信——电话、电报、传真、广播、电视、数据通信
读《邮件的传递过程图》《电信网和电信设备图》,了解两大类业务的工作过程并让学生分析两种通信的特点以及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
对比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通信的变化和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
小结: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方式的主要任务、工作过程和发展情况。
任务 特点 干扰
邮政通信 传递信函和包裹 点多、线长、面长 自然灾害
电信通信 传递符号、文字、图像语言 方便、快捷、保密 地形
三、商业
商业是另一种人类地域联系的方式,它是指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读《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图》,了解商业活动的过程。
购进商品,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这是商业活动的开始,销售是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储存和调运是联结商品购销活动的必要流通纽带。因为购销活动在时空上常常是存在矛盾的,同时,购进商品必须经过一个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或近或远的空间转移过程。因此储存、调运是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商业活动的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商品流通就会阻塞。
广义的商业还包括服务业。
思考:为什么广义的商业要包括服务业?
服务业从本质上讲也是商品的买卖过程,其商品是劳务,它是通过租让劳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服务业也属商业。
学生讨论商业的作用。
可以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的价值,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可以实现劳务租让、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
总结:
本节课从人类地域联系角度讲解了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等活动,它们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活动所离不开的。同时它们又是一类生产部门,有自己的特点。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信这些部门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产值也会越来越高。我们应跟上时代潮流,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使地域联系更加便捷。
阅读材料
中国铁路八纵八横六通道
我国铁路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突破7万千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若干年间,我国铁路要实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尽快建立起“八纵八横”大通道,充分发挥铁路的网络优势。
所谓铁路大通道是指连接区域中心或大城市间的能力强大的铁路线路,是由一条或多条功能相近的主要铁路干线构成的有机集合,是铁路运输网乃至整个综合运输网的主骨架,其基本特征:一个是运输强度大,二是运输里程较长,三是汇集和辐射范围广。
“八纵”铁路通道为:京哈通道、东部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京广通道、大湛通道、包柳通道、兰昆通道; “八横”铁路通道为:京兰通道、煤运北通道、煤运南通道、太原至青岛通道、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宁西通道、沿江通道、沪昆(成)通道、西南出海通道。
(1)“八纵”铁路通道
京哈通道——自北京经天津、沈阳、哈尔滨至满洲里,全长2344千米。由现有的京秦、京山、沈山、沈哈、滨州线和规划中的京沈哈客运专线构成,是东北与其他地区客货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东北地区的交通命脉。
东部沿海通道——自沈阳经大连、烟台、胶州、新沂、长兴、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至湛江,全长4019千米。本通道将沟通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该通道由现有的沈大、蓝烟、宣杭线、杭长段、萧甬、鹰厦线、厦门至漳平段、梅坎、广梅汕、三茂、黎湛线,在建的新长铁路,以及规划建设的烟大轮渡,胶州至新沂铁路和宁温、温福、福厦铁路等构成。
京沪通道——自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至上海,全长1463千米,由现有的京沪铁路和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构成,是华北地区与华东地区客货交流的主要通道。京沪线全线均为复线,既是客运快速线路,也是货运重载线路。
京九通道——自北京经聊城、商丘、九江、南昌、深圳至九龙,包括霸州至天津、麻城至武汉两条支线,全长2538千米。该通道是我国华北地区与华东、中南地区客货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对京广、京沪两大通道具有重要的分流作用。
京广通道——自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至广州,全长2265千米。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通往华南地区的主要通道。考虑到京广通道运输质量的需求,需尽快实施客货分线。
大湛通道——位于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自大同经太原(北同蒲)、洛阳、襄樊、石门、益阳、永州、柳州、黎塘、湛江至海口,全长3108千米。由此同蒲、太焦、焦柳、石长、湘桂、黎湛和益阳至永州铁路、粤海通道构成,是我国“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南运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我国内地通向南部港口城市的主要出海通道。
包柳通道——自包头经西安、重庆、贵阳至柳州(南宁),全长3011千米,由现有的包神、西延、襄渝、川黔、黔桂、湘桂铁路和已建成的神延、西康铁路构成,是我国西部南北向的一条重要铁路通道。
兰昆通道——自兰州经宝鸡、成都至昆明,全长2261千米,由现有陇海线宝兰线、宝成线和成昆线构成,是西部地区南北向的重要通道。
(2)“八横”铁路通道
京兰通道——自北京经大同、包头、呼和浩特、兰州、西宁至拉萨,全长3943千米,是我国横贯东西的重要通道,其东段还是晋煤外运的重要线路。该通道由丰沙、京包、包兰、兰青、青藏铁路构成。
煤运北通道——由两条功能单一、运能强大、设施先进的运煤专用铁路构成,由大秦铁路(大同——秦皇岛,658千米)和神黄铁路(神木、府谷——黄骅港,854千米)构成,是“三西”煤炭外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运南通道——由自太原经石家庄、德州、济南(长治经邯郸、济南)至青岛(即太原至青岛),以及自侯马经新乡、菏泽、兖州至日照港两条通路组成,是“三西”煤炭外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原至青岛通道——由石太、石德、胶济线以及邯长、邯济线构成,今后将进一步提高铁路线路质量,进行线路电气化改造。侯马至日照通道,由侯月、新月、新菏、荷兖和兖日线构成。
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自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全长4120千米,横贯我国东、中、西部,是东西部联系的最重要纽带。该通道由陇海、兰新和北疆铁路构成。
宁西通道——自西安经南阳、潢川、合肥至南京(启东),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全长1558千米,由西安至南京、南京至启东铁路构成,是我国未来铁路东西运输的重要通道。
沿江通道——自重庆经武汉、九江、芜湖至南京(上海),全长1893千米。由现有的宁芜、芜铜、武九铁路,在建的长荆、达万铁路和规划建设的铜九、万枝(宜)等铁路构成,模跨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贯穿我国东中西部。
沪昆(成)通道——自上海经杭州、株洲、怀化至贵阳、昆明(至重庆、成都),全长2653千米,由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达成线和在建的渝怀线,规划的遂渝线构成,是华东、中南、西南客货运输的重要通道。
西南出海通道——自昆明经南宁至湛江,全长1770千米,是我国西南内陆各省出海的快捷通道。该通道由南昆、黎南和黎湛铁路构成。
第二课时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相关图片资料,分析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确定重、难点:举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利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习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符合课标的要求,体现课改的理念。教学流程
课标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成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和交通线的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分组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1、读课本图3-3-13,说明武昌、汉口、汉阳三城的位置,分析为什么在这里会首先发展为城市。2、讨论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让学生分组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3、读课本图3-3-14,说明武汉的交通情况,有哪些铁路线,对城市形态有何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过渡: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商业网点有何影响吗?
让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线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布置学生读“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与商业中心城市的分布图”分析商中心城市布局的特点,分析原因。总结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结论,学会读图分析的方法
让学生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读“北京市主要商业中心示意图”,“北京市市场区的历史演变示意图”分析北京市商业中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交通布局的变化对商业中心有何影响。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结论,学会读图分析的方法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3.3 地域联系
学案导学
【课程标准】:
一、知识要点
1.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讯、商业贸易
2.地域联系在产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4.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
(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1.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①主要方式读课文P69-70页内容及相关插图,完成下表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造价高,耗材多,占地广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②重要性及特点:是重要的生产部门, ,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
2.通信:①、通信可分为 通信和 通信两部分,读P70内容,说出它们的业务有哪些差别?
②读图3-3-5,说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成果,并讨论通信事业的发展是如何促进地域联系的?
3.商业贸易:①读图3-3-8,说出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 、
、 。
②读图3-3-9,完成下列问题:a、说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200亿元以上的商业中心有哪些?它们都是哪一类城市?
b说明这些城市商品零售总额高于其他城市的原因?
c分析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d举例说明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水路交通与城市兴起:
读课本图3-3-13,说明武昌、汉口、汉阳三城的位置,分析为什么在这里会首先发展为城市?
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读图3-3-4,说明武汉的交通状况,有哪些铁路线,对城市形态有何影响?
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放射状路网使城市的形态从 到
,从 到 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根据总结的要理解记忆)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①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②公路、铁路时代:沿线、交通枢纽处。(原因:商品交换大都在沿江沿海地区、交通枢纽地带,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
①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布局变动,直接影响商业中心的兴衰;②道路的通行能力成为影响购物的重要条件;③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交通运输布局是满足这种要求的前提条件。(共42张PPT)
课程标准
地域联系方式及重要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地域联系的方式
南海市一家生产点缀在冰淇凌上面的小工艺伞的小厂,原来通过中间商出口产品,不仅价格低,而且渠道不畅,一个月只有十来天开工。推广网络应用时,电信部门鼓励他们免费上网,这个厂的老板开始将信将疑地把产品搬上了互联网。想不到国外的订单源源不断地飞来价格是通过中间商做时的3倍。
该厂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与外商间的地域联系?
一、交通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二、邮电通信
邮政通信
邮电通信
三、商业、贸易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邮政通信
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电信通信
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音。
商业、贸易
收 购
储存、调运
销 售
商业活动的前提
商业活动的终结
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
中国商业中心城市
世界主要国家贸易总额、对外投资状况
交通运输
概念:交通是从事旅客和货物 运输的行业
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手提肩扛
牲畜驮运
现代化运输
现代的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
2、五种主要的现代运输方式
水 运
公 路
管道
航 空
铁
路
方式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运量
运速
运费
灵活性
连续性
受自然影响
投资
较大
小
最大
小
大
较快
较快
最慢
最快
最高
最低
较低
较高
最强
最差
最强
差
差
大
大
最小
最低
高
高
高
交通运输的五种方式比较
货物及发送要求
起点—终点
铁
路
公
路
高速
公路
河
运
海
运
航空
1.1吨活鱼
郊区到市区
2.一箱急救血浆4小时内送到
香港—郑州
3.1000吨钢材
鞍山—石家庄
4.5吨生活用品15天内到
成都—拉萨
5.10000吨大米
武汉—上海
根据表格内各种货物的运输要求,选择相应的交通运输方式。
图为三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运距的相关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直线1、2、3依次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2、判断: a. 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 b.在B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c . 2代表的运输方式在_________区间运费最省。
五纵
京哈线
京广线
京九线
宝成线
成昆线
京沪线
焦柳线
三横
京秦线
浙赣线
湘黔线
贵昆线
沪杭线
包兰线
陇海线
兰新线
北疆线
京包线
铁路枢纽站
上海
昆明
株洲
北京
兰州
郑州
天津
郑州铁路站
中国主要港口示意图
洲际交通网
巴拿马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
好望角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
地中海、苏伊
士运河航线
亚欧大陆桥
洲际交通网
●
●
●
●
●
●
●
●
●
●
●
●
●
●
巴黎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法国里昂
瑞士伯尔尼
武汉
石家庄的变化p83
案例 1
案例 2
扬州的兴衰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的影响
该市重要商业网点的位置有明显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株洲市商业网点分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浙赣线
湘黔线
京广线
湘江
京广线
城市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轴。
案例 3
京九铁路
北京
香港
京
九
线
案例 4
中国北京至香港九龙的一级双线铁路。全长2381千米 。全线有特大桥65座,大中桥725座,隧道150座。内燃机车牵引,预留电气化条件。1993年2月京九铁路建设工程全面展开。1996年9月1日开通运营。
京九铁路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线路最长、投资最多、进度最快的战略通道,对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加强与香港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讨论
地铁的开通和修建为深圳带来的影响?
案例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的影响
城市传统商业区衰落的原因
随着交通日益发达,距离不再是商业的决定因素,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重大;
大型商场建立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传统商业区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等
郊区城市化要求在郊区建立大型的商业中心。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在主要交通线上---世界性的大城市 例如:鹿特丹、开罗、新加坡、温哥华、纽约等
我国公路、铁路、河流汇合处出现的大城市 例如:武汉、重庆、上海、郑州、沈阳等
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商业网点的变化 例如扬州、株洲等;再如深圳的商业网点变化等
新型运输方式
上海地铁
上海磁悬浮列车
如图所示,铁路A沿线经济发达,铁路B沿线经济欠发达,G湖地区农业发达,水灾频繁,新建铁路C(E—H—J),全长300千米。铁路C的社会经济影响有:
1、可将 I 地矿产运到D城发展大型冶金工业;
2、铁路A运量不变,铁路B运量增加;
3、J城和E城成为新的铁路枢纽;
4、K城经济腹地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5、可调节G湖入湖的径流量;
6、可扩大F地土特产品和 I 地矿产品的外运量;
7、H城的经济区位有了明显改善,成为新的
铁路枢纽;
8、有利于G湖区的抗洪救灾和农业发展。
本节的学习内容
了解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通信手段的发展变化。国际互联网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上海的经济腹地
上海港
莫斯科道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