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文档属性

名称 亡羊补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12 19:33:00

文档简介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识记字形,注意两个多音字,积累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
2、过程与方法
(1) 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自主发现生字规律、识字方法和积累词语的方法.
(2) 多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理解课文内容。
(3) 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 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了解寓言或读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研究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二则”。今天,我们先学习一则寓言: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从这个课题中,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观看视频《亡羊补牢》,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3、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4、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ū lóng ; kū long)废窿(lóng long)
 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
 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
 钻研(zuān zàun) 钻石(zuān zuà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盖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
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 第二次
2、默读1~4段,思考:羊是怎样丢的呢?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
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
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
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畅所欲言)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六、拓展练习
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用一段话写一写。
板书:
         亡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未
         羊  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 为
         补  结果     再也没丢    迟
         牢   (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许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了自己的想法。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质疑,结合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理解语言文字。抓住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更喜欢擅长表演的学生加上动作后讲的故事更耐人寻味。本课教会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谈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时,学生的话题面有些窄,如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体会身边这样的事,会对理解寓意有帮助的。
课件9张PPT。亡 羊 补 牢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文中指羊圈。 解题 — “亡羊补牢”观看视频《亡羊补牢》
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亡(wáng)羊 补(bǔ )牢(láo ) 养 (yǎng) 了
羊圈 (juàn) 圆圈 (quān) 窟窿(kū long)
叼(diāo走 ) 修(xiū)一修 街坊(jiē fang)
堵(dū )上 丢(diū了 ) 后悔 (hòu huǐ)积累词语:“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他后悔没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
修还不晚。于是,他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
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
过。亡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未
羊  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 为
补  结果     再也没丢    迟
牢  (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 也
快乐表达:
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写出来。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