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第2课时)
浙教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互动交流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这种力量来自哪里?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促使其形成的力量和喜马拉雅山脉一样吗?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新知导入
互动交流
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内力作用
雅鲁藏布大峡谷:青藏高原的抬升与雅鲁藏布江的冲刷形成—外力作用
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新知讲解
地形的变化
促使地表形态变化的力
内
力
火山
地震
地壳运动
内力作用使地表趋于起伏(形成高山,深谷)
新知讲解
观察总结
说一说:影响地表形态的外力有哪些?
外
力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减低,泥沙大量沉积,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1.流水的作用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堆积作用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
流水侵蚀作用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
——
流水溶蚀作用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2.风力的作用
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流动的沙漠
风蚀蘑菇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3.冰川的作用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冰斗谷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生物也会改变地表的结构
4.生物的作用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使地面起伏大。
2.外力作用:外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比较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影响的不同之处?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影响结果
影响特点
作用大小
内力作用使地表的起伏加大。(形成高山,深谷,高原)
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表处于平坦。(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阶段性
广泛性和持续性
就全球而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
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作用。
合作探究
互动交流
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地区,它平坦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
平原地区由江河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
沟谷主要是由流水的侵蚀而形成的。
课堂练习
做一做
1.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2.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
A.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风力的作用
D.地震
D
B
课堂练习
做一做
3.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4.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5.风光旖旎的珊瑚礁,其形成的原因是(
)
A.海浪侵蚀
B.生物堆积
C.生物侵蚀
D.流水侵蚀
C
A
B
课堂练习
展示交流
6.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7.在“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中,志愿者们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减弱某一外力的作用,该外力是(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生物
8.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板块碰撞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C
A
D
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1.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影响地表形态的力量有两种:内力和外力。
2.通过观看视频和交流总结我们知道了影响地表的外力主要有流水、风力、冰川,还有生物的作用。
3.通过逐个分析我们知道了外力是如何影响地表的。
4.通过对比分析我们知道了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是不同的。
板书设计
地形的变化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主导作用
形成高山,深谷,高原
广泛性和持续性
流水、风力、冰川、生物作用
使地表处于平坦—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作业布置
做一做
生活大调查
1.观察你所在的省份,主要的地形是哪几种?多种渠道寻找其形成的原因。
2.对比你所在省份的邻省,分析其主要地形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地形和地形图(第2课时)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常见的几种外力作用。2.能区分不同外力作用导致的地形结果。3.知道不同的地形都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的结果。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不同外力的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地形。2.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认识到不同的地形都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图,培养严谨细致的观察能力。2.通过学习常见的外力作用,能解释你的家乡某地形的形成原因。
重点
能区分不同外力作用导致的地形特点。
难点
区分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不同地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提问: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这种力量来自哪里?出示资料: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提问: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促使其形成的力量和喜马拉雅山脉一样吗?补充回答:雅鲁藏布大峡谷:青藏高原的抬升与雅鲁藏布江的冲刷形成;转折: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互动交流: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步步引导,在互动交流中引出促使地表变动的力有两种:内力和外力
讲授新课
探究主题:地形的变化1.寻找促使地表形态变化的力(1)内力——你知道哪些属于促使地表形态变化的力?回顾总结——出示图片:内力作用使地表趋于起伏(形成高山,深谷)。(2)促使地表变化的外力有哪些呢?播放视频——《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引导学生思考:说一说:影响地表形态的外力有哪些?2.展示交流——促使地表变化的外力:(1)流水的作用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①出示三角洲和平原地带,引导学生说出流水对地表的影响。补充:这说明流水有携带和堆积作用。②展示黄土高原被流水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并提问:你知道这是流水的什么作用吗?③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出示溶洞景观,并引导观察过溶洞景观的学生描述溶洞的景色。(2)探究风力的作用出示沙漠、蘑菇云、雅丹地貌景观——引导学生知道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3)探究冰川的作用: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出示角峰和冰斗谷的景观,引导学生理解冰川对地表的塑造。(4)探究生物的作用出示大树在岩缝中生长,小草改变地表而生长的图片。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使地面起伏大。(2)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4.追问:比较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影响的不同之处?5.追问: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地区,它平坦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
1.互动交流:(1)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2)说一说;观看视频,互动总结归纳2.展示交流:(1)说一说:①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减低,泥沙大量沉积,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②黄土高原的景观是流水的侵蚀作用。③这说明的流水的溶蚀作用(2)展示图片,互动交流:(3)理解交流—(4)观察总结3.归纳总结——交流互动(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2)外力作用:外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4.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5.思考交流:平原地区由江河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沟谷主要是由流水的侵蚀而形成的。
图文结合,温故而知新播放视频资料,利用影像效果将所学知识形象化,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思考分组展示,给学生充足的展示的时间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利用图片的引导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的理解应用各种外力对地表的塑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善于总结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对比的眼观看问题,善于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去思考自己的家乡的发展
随堂练习
1.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2.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A.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C.风力的作用
D.地震3.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4.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5.风光旖旎的珊瑚礁,其形成的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生物堆积C.生物侵蚀
D.流水侵蚀6.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7.在“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中,志愿者们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减弱某一外力的作用,该外力是(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生物8.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板块碰撞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认真完成,当堂达标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影响地表形态的力量有两种:内力和外力。2.通过观看视频和交流总结我们知道了影响地表的外力主要有流水、风力、冰川,还有生物的作用。3.通过逐个分析我们知道了外力是如何影响地表的。4.通过对比分析我们知道了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是不同的。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2课时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2.下列地貌景观,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冰斗谷
B.云南路南石林
C.夏威夷群岛
D.戈壁、荒漠
3.人类活动对地表有益的影响有
( )
①荷兰的围海造陆
②亚马孙平原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
③建三峡水库大坝
④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开垦成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5.在“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中,志愿者们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减弱某一外力的作用,该外力是(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生物
6.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板块碰撞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7.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缓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移动的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风力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8.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冲刷有关的是(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 ③冰斗谷
④流动沙丘 ⑤黄土高原的破碎地表 ⑥三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9.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10.下列地形变化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
A.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B.
风蚀蘑菇的形成
C.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11.如图为北纬30°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M为陡崖,其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断裂
C.风蚀作用
D.泥沙堆积
12.阿斯哈图(蒙古语,意为“险峻的岩石”)石林位于大兴安岭黄岗峰北,属花岗岩石林,如图所示。阿斯哈图石林岩石是( )
A.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B.冰川活动的结果
C.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的
D.由生物遗骸堆积形成的
13.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人类活动
C.流水侵蚀、人类活动
D.流水侵蚀、外力搬运
14.“水滴石穿”这个成语,从引起地貌变化的作用角度理解应属于(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D.以上都不对
15.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生物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地表形态都是在地球内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请据图回答:
(1)分别写出各形态的主要作用力:
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
(2)总结一下,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地表形态变化的特点。
1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
(2)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
(3)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如图______(填字母)所示。
答案:
1.C
2.C
3.D
4.C
5.A
6.D
7.B
8.D
9.B
10C
11.B
12.A
13.A
14.B
15.C
16.
(1)内力 内力 外力 外力 (2)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加大,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17.
(1)流水 沟壑纵横 A 溶洞 C 平原 三角洲 B
(2)风蚀城堡 F 沙丘 D (3)角峰 冰斗谷 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