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教材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教材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6-25 11: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一、对本章教材的基本看法
二、对教学要求的几点说明
三、对活动部分的一些建议
一、对本章教材的基本看法
(一)知识框架
运用有关
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概念
发展
组成
工作过程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
遥感概念与发展
遥感技术与类型
遥感与资源普查
遥感与环境检测
结合
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举例说出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的含义
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安排
版本
模块
单元(章节)
内 容
说 明
中图版
必修
III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共4节
结构与湘教版类同
人教版
必修
III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比湘教版简单
鲁教版
必修
I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作为“单元活动”安排
必修
II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学用电子地图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
必修
III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走进“数字地球”
(三)为什么要安排这部分内容
——体现地理课程的时代性
——突现地理科学的服务功能
——展现地理学科的兼容性
(四)教学目标如何定位
地理性。
应用性。
实践性。
1、基于教材的基本特点
——与《信息技术》课的关系
——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
模块的关系
2、恰当处理好两个关系
目标:
了解基本原理
知道应用领域
尝试简单操作
注意广度
把握深度
二、对教学要求的几点说明
基本
要求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
2.知道GIS发展的四个阶段和我国GIS发展概况。
3.了解GIS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
4.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感受地理信息技术
对现实生活的重大影响。
发展
要求 利用电子地图,查询城市道路交通、旅游景点、商业中心等有关信息。
说明
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对GIS还比较陌生,因此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GIS的概念、工作原理只要求作一般的介绍,不需展开;着重让学生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感受GIS的神奇魅力。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应用
基本
要求 1.知道遥感的含义、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
2.了解遥感的技术系统和遥感类型。
3.用实例说明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领
域的应用。
4.了解我国卫星遥感的发展现状,激发对祖国科技
成就的自豪感。
发展
要求 1.知道用遥感图像判断地物的基本原理,能判读简
单的遥感影像图;运用遥感图像比较,描述地面
环境变化状况。
2.运用资料,说明遥感在其他方面(如农业生产、
工程地质、测绘制图、国防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说明
本节教学应侧重在遥感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RS)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应用
基本
要求 1.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工作过
程。
2.收集信息,运用实例,说明GPS的主要应用领
域。
3.了解GPS接收机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4.从我国在GPS领域的发展,感悟我国在空间科
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发展
要求 从定位导航历史发展,领略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说明
不要求对GPS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着重介绍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突出GPS的神奇功能。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GPS接收机定位实践。
第四节 数字地球
基本
要求 1.了解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2.了解构筑“数字地球”的技术系统。
3.列举身边实例,感受数字地球带给人们生活带
来的便利,展望数字地球的发展前景。
发展
要求 理解“数字地球”与GIS、GPS、RS之间的关系。
说明 本节内容作为一般性的知识了解,只要求对“数字地球”有所认识;着重理解数字地球与生活的紧密相关性,展望科技带给人类的美好前景
会考知识条目和考试要求
节次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
①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
②GIS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
a
a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①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b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3.遥感技术
①遥感(RS)的含义
②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a
a
▲4.遥感与资源普查
①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b
▲5.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①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b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6.全球定位系统
①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a
▲7.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①GPS的主要应用领域
a
数字地球 ▲8.数字地球的含义
①“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②构筑“数字地球”的技术系统
a
a
▲9.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①“数字地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b
三、对活动部分的一些建议
活动目的:“实践操作”、“情景体验”
活动方式:上网操作、收集信息;
描述或表达
活动建议:从实际出发进行取舍、整合
第一节活动(P77、P81、P85)
目的(1)学会查询;(2)感受神奇
建议:在计算机房上课,上网查询,两个活动
一并进行。
研究性学习.
安排在课外;根据条件,各校灵活处置。
第二节活动(P91、P92、P93)
目的:了解遥感图象识别地物的原理和方法
建议:合并,整合设计。
(1)遥感图象以什么元素区分地物特性?(色彩)
(2)图象色彩为什么能区别地物的不同特征呢?
(地物的反射、辐射波谱)
(3)同一个地物(植物)为什么也有反射、辐射波
谱的差异呢?(地物质地,如植物的健康状况
差异)
(4)根据上述原理,遥感还可应用在哪些领域?
(地质勘察、资源调查、天气变化、灾情监测等)
对比:检测事物演变、灾害发生、海陆变迁。。。
目的:了解遥感在地理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三节活动(P97、P99、P101)
特点:都属于信息收集。
目的:了解GPS应用领域。
建议: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动任务;可以集中起
来统一在新课结束后完成;根据学校实际有选择地进行。
第四节活动(P104、P107)
总 结
知识主体:了解“三S”信息技术
教学重点:介绍简单原理和应用领域
学习目标:
——了解简单原理(是什么)
——知道应用领域(什么用)
——尝试简单操作(怎么用)
——感受神奇魅力(怎么样)
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