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天文学家计量“可见宇宙”的大小,通常用的距离单位是
A.米 B.千米 C.纳米 D.光年
(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 )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纬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 B.同一经线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
C.同一经线上各地日出时间相同 D.同一纬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5.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①煤炭 ②地热 ③石油 ④水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据此判断6-7题。
( )6.有关黑子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则可证明今年一定是太阳活动极大年
B.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显示
C.一般情况下,人类都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活动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 )7.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全球降水量出现异常 ②动物的异常反应
③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8.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可见光 B.红外光 C.紫外光 D.红光和橙光
( )9.下列纬度范围内有极夜现象的是
A.23.5°N --30°N B.23.5°N --23.5°S
C.66.5°S --70°S D.23.5° --66.5°
( )10.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莫斯科 B.喜马拉雅山顶 C.拉萨 D.南极长城站
( )11.下列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在运动过程中,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是不变的
C.在运动过程中,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是不变的
D.地转偏向力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 )12.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北极圈内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度
( )13.太阳直射点上
A.昼最长夜最短 B.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等长 D.昼长夜短
( )14.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可能在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
( )1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16.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 日 D.12月22日
( )17.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A.23.5 ° B.66.5° C.67.5° D.90°
( )18.第十八届世界杯决赛德国与意大利的比赛于2006年7月9日20时(东二区)进行,杭州球迷观看的时间是
A. 9日2时 B. 9日14时 C. 10日2时 D.10日6时
( )19.有关甲地(150°E,30°S),乙地(150°W,30°N)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 B.两地地方时相差20小时,且乙地方时早于甲地
C.两地线速度相等 D.两地关于地心对称
( )20.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井最有可能位于
A.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温带地区
C.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 D.寒带地区
( )21.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是
A.一直向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C.先向北移,后向南移,然后又向北移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 )22.如果某日某时刻120°E与晨昏线的一部分重合,则该日可能是
A.秋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任一天
( )23.决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 )24.下列地壳结构中,主要组成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核 D.内核
( )2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 B.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二、综合题(共5小题,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太阳自1996年开始进入活动高峰年, 2001年3月,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抵达近地空间,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航天产业一点“颜色”看。
(1)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这次太阳峰年要真正进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 )
A.2007年前后 B.2004年前后 C.2001年前后 D.2012年前后
(2)当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地球上具有可降低太阳活动对其影响的保护层是①水圈 ②大气圈 ③岩石圈 ④地球磁场(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文中“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主要是指太阳活动给地球及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2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在AC两处画出夜半球。
(2)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公转的速度较
,此时正值北半球的 季。
(3)当地球由B点向C点运行时,公转速度逐渐变 ,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变 。
(4)当地球由C点向D点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向 (方向)移动。
28.右面是不同日期的地球光照示意图,据图完成:(8分)
⑴地球光照如①所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点附近。
⑵地球光照如②所示时,地球上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
⑶地球光照如③所示时, 正值北半球的
日(节气),地球公转的速度较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及其以北的在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⑷地球光照如①所示的这一天,与下列节日最接近的是 。
(A)五一节 (B)元旦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的春节
29.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每小题2分,共8分)
(1)图中此时是 节气。
(2)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3)A点此刻是 点。
(4)图中ABC各点中,线速度最快的是 点,
物体水平运动偏转最明显的是 点。
30.右图是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每小题2分,共8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太阳光线。
(2)这一天是_____ ____日(日期)前后。
(3)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 )
A.尚未升起 B.刚刚升起
C.已经升起2小时以上 D.刚刚落下
(4)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取得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昼长达到一年中最
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 。
31.读地壳结构图,完成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A层主要成分是 、_ 等,它一般仅分布在___________,B层称为____ 层,主要成分是 、__ ,该层的大陆部分较_____, 它在分布上是一个__ ______的圈层。(2)界面M为____________,M层以下地幔中的___________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地壳结构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一是厚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层不连续分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B D B D D A C B A A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B D B C C C B A D C B
二、综合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6.(1)D (2)D (3)耀斑以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产生磁暴,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宇航器的安全。(每小题2分,共6分)
27.(
28.(1)春分或秋分,(0°,180°E)
(2)18时 (3)A;C (4)3月20日20时;BAC;CAB
(每空1分,共10分)
(解析:(4)小题要注意:太阳直射180°E,则0°向东至180°E为21日,而B点位于60°W,因此应为旧的一天,即3月20日。)
29.(1)逆时针 (2)6月22日,(23.5°N,180°E)
(3)C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整个北半球
(5)慢慢变短,先变慢再变快。(每空2分,共16分)
30.(1)硅、铝,大陆,硅镁层,硅、镁,厚,完整
(2)莫霍界面,软流层
(3)地壳厚度不均,硅铝层不连续分布(每空1分,共12分)
N①
N①
N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 测试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河外星系是不包含地球在内的一个天体系统
世界各地白天可借助太阳辨别方向,夜晚可借助北极星辨别方向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满月时,日、地、月三者一线,且月球位于日、地之间
2.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 ( )
A.地月系和银河系 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C.总星系和河外星系 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
3.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①两极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②农历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变化 ③航生活经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④某地降水量的多少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地球上的水旱灾害 B.地震 C.火山 D.地方病
5.九大行星的共同特点是: ( )
A.我们用肉眼都能见到 B.都有卫星
C.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D.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关于天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天体为同一天体系统的原因是互相接近
B.星云的主要成分是氢
C.恒星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
D.等待发射的人造卫星不是天体
太阳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 ( )
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太阳风
8.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
太阳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环流关系不大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
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9.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通过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
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正负方面
C.太阳辐射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
D.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10.人类在太空建造工厂,发展太空工业主要考虑的太空条件是: ( )
A.宇宙空间极其辽阔,工业“三废”可以随意排放
B.宇宙环境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微重力的特点
C.宇宙空间的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充分利用月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11.2001年3月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将“和平”号空间站推离轨道,然后三次制动,将“和平”号空间站送入地球大气层的稠密区域,其主要目的是: ( )
A.延长“和平”号空间站的使用寿命 B.及时消除“宇宙垃圾”
C.对地球大气层进行控测 D.进行科学实验
12.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在中国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01年1月10日1时,“神舟二号”再次从这里出发。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日晚上10点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1).“神舟号”选择在酒泉发射主要是因为它: ( )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D.设备先进,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高
(2).航天工业按照投入多少属于( )工业部门。
A.资源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劳动力密集型
(3).我国发射的“神舟”号无人飞船的时间大多选择在夜间,主要原因是:( )
A.隐蔽性好,不易被外界察觉 B.飞船升空后光学仪器易于跟踪测控
C.夜间大气上层温度低,飞船飞行时不会被灼伤
D.夜间万籁俱静,各种干扰少,便于发射工作人员聚精会神地开展工作
(4).“神舟”号飞船着陆场地选择在内蒙古中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方便 B.人烟稀少 C.气候干旱 D.科技发达
(5).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步于
A.1956年 B.1930年 C.1970年 D.1960年
(6).宇宙空间的垃圾,不包括
A.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B.航天器爆炸产生碎片
C.陨石 D.航天员扔出的垃圾
(7)A、B两点均为著名航天发射中心,“神舟二号”是由 点发射升空的;从纬度条件看,更利于航天发射的是 地。原因是
13.右图所示是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下表给出了我国某些城市的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数 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 2182.4 32 04’
上海 1986.1 31 12’
成都 1211.3 30 40’
杭州 1902.1 30 20’
宁波 2019.7 29 54’
拉萨 3005.1 29 43’
(1)据图回答:
①图示各省级行政中心中, 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原因是:
②在直辖市中, 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在千卡/平方厘米以下,原因是:
③图中台湾岛西侧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 ,原因是:
(2)由上表所列数据可以推知,在这些地区中,我国最能有效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城市是 。其理由除了 较大外,还与该地区的 、 和
等因素有关。
14.关于星座和星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星座和星系是描写相互靠近的若干个天体的,名称不同,本质相同
B.星座和星系本质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发光的恒星组成
C.星系是互相靠近的星球,由引力作用而互相环绕的天体
D.星座是以地球为参照系观察到的相互靠近的天体,实际上这些天体之间距离可能很远
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形成了一种能源,叫 。
17.1976年3月8日下午,在我国东北吉林地区降落了一次陨石雨,陨石雨发生时,人们听到在吉林市郊上空一声爆炸,爆炸后,看见陨石以辐射状向四面散落。根据收集到的陨石分析,这次陨石雨的散落范围约有500平方千米,已收集到的陨石有100多块,其中最小的重0.5千克,最大的一块重量为1770千克,大大超过了美国收藏的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陨石的重量1078千克。陨星把地球以外的太阳系物质送到人们的手里。有关这次陨石而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宇宙大爆炸,形成陨石雨
B.黑子群增多,们斑发生巨大能量,把物质分解为高能带电粒子抛出,形成陨石雨
C.太阳风活动频繁,太阳表面物质向外运动,形成陨石雨
D.绕太阳运行的流星体,闯入大气圈,同稠密大气摩擦燃烧,未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地面,形成了陨石雨
18.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基本的两种天体物质组成相同
B.太阳活动强烈时,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C.彗星绕太阳运行的方向与九大行星公转方向相同
D.小行星带在太阳系最大的两大行星轨道之间
19.由于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所以在月球上生活会感受到另一幅情景: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这是因为 ,看到的星星是不会闪烁的,这是因为 ,白天和夜里的温差特别大,这是因为 ,近在咫尺的两个人说话要通过无线电传播,这是因为 ,人们都要穿宇宙服,这是因为 。
20.木星属于三类行星中的 ,其运行轨道内侧是 ,外侧是 ;彗星区别于行星最大的特征是 ,外貌呈 状。最著名的彗星是 ,它的运行周期为 。
21.读恒星日与太阳日示意图,回答:
(1)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 度,需要时间是 。
(2)从E1到E3,地球自转了 度,需要时间是 。
(3)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字母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字母 。
22.读地球光照图,回答:
(1)A、B两点此时是日出还是日落: ,A点昼长 小时,这一天B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度。
(2)此时,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3)图中从A到B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
(4)一艘海轮从A驶向C,人们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还是短: 。
23.读下面两幅图,回答: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左图公转轨道的 ______ 段上。
(2)此时期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右图的 段上。 (3)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4)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 。
24.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图”,回答:
(1)该图为 月 日太阳高度分布图,此日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此日南、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
(3)此日后,地球公转越来越接近 日点,地球公转的线速度逐渐 。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D 6.A 7.A 8.B 9.BD 10.B 11.B 12.(1)C (2)C (3)B (4)B (5)A (6)C (7)A B 纬度低,可降低发射初速度 13.(1).①拉萨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大气稀薄、削弱作用弱 ②重庆 100 气候湿润、多云雾雨 ③多 地处背风坡、多晴天、削弱作用弱 (2).拉萨 年平均日照时数长 纬度较低,海拔高度高,大气污染少 14.CD 15.地月系 16.潮汐能 17.D 18.B 19.没有空气的散射 没有空气来影响星星光线的传播 没有了空气的热容来调节气温 没有空气的振动来传播声音 没有大气压要靠宇宙服来加压、提供呼吸,同时宇宙服还有调节温度和防止射线和流星的袭击的作用 20.巨行星 火星和小行星 土星 其轨道扁长 云雾状 哈雷彗星 76年 21.(1)3600 23时56分4秒 (2)360059‘ 24时 (3)B A 22.日落 4 900 (2)12 23 0 (3)昼变长、夜变短 (4)短 23.(1)C (2)b (3)极夜 (4)快 24.(1)6 22 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4308’ 900 (3)远 变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