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25 11: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第一单元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1949年10月-1956年底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
2、1957年1月-1966年5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3、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4、1976年10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新中国的成立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2、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建国前的准备
开国大典
(1)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发表的 《论人民民主专政》
(3)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4)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主要指——战役、——战役、——战役取得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年——月——日)
辽沈
淮海
平津
渡江
1949
4
23
返回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西柏坡
七届二中全会会场
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
2、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广泛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A、参加代表:
B、讨论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
(1)建国准备:
新政协筹备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的常务委员会合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毛泽东致开幕词
C、内容:
决定成立——————
通过了《——————》
选举了————————
首都———————
国旗———————
代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共同纲领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 副主席
北京
五星红旗
《义勇军进行曲》
返回
(2)开国大典:
10月1日上午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10月1日下午3时 开国大典
阅兵
群众游行
返回
周恩来
阅兵 仪式
阅兵仪式
3、历史意义
(1)国内:
(2)国际:
A、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B、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C、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之际,是否全国领土已经基本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在什么时候解放?
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
(1951)
(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巩固练习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毛泽东
2.标志全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西藏的和平解放
3.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举行,会议通过了《---------------》,它起到了---------------的作用.
北平
共同纲领
4.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双方达成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阿沛.阿旺晋美
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临时宪法
列举: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2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冷战
国内:
人民解放战争尚未结束
经济状况严峻
反革命活动猖獗
1、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
背景(面临的问题) 斗争
人民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仍有上千万的军队在华南、西南负隅顽抗,大批的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严重威胁着人民政权。 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在新解放区进行剿匪
面临着外来侵略的威胁 抗美援朝
旧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广大的贫农、雇农中农依然处于悲惨的境地 土地改革
2、巩固政权的斗争
背景(面临的问题) 解决方法
反革命活动猖獗 镇压反革命
有些国家机关或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城以后贪图享乐,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犯了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错误。 三反运动
一些不法资本家采取非法手段谋取暴利,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情报、行贿国家干部。
五反运动
返回
1950年6月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操纵联合国授权由美国组建所谓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政。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同时,美国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1)背景:
朝鲜局势紧张,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欢送大会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2)过程:
第一阶段:1950.10-1951.6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第二阶段:1951.7-1953.7战略相持和和平谈判阶段
(3)意义:
A、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威望
C、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D、使我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多兵种的国防部队
E、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返回
黄继光
邱少云
朝鲜停战协定首次谈判
1、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1)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
(2)西藏和平解放
歼灭了国民党白崇禧、胡宗南部
渡海战役,解放海南岛
和平解放云南、西康
1951年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返回
3、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A、巩固新中国革命的胜利
B、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
A、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B、把地主阶级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团结富农,孤立地主
(3)意义
A、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C、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E、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返回
政府颁发的土地证
4、镇压反革命运动
(1)镇压反革命的必要性:
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时,大陆留下大批的反革命残余势力,
(2)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1950.10.10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1950.12 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开始
195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3)镇压反革命胜利的意义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保证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 作的顺利进行
C、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返回
镇压反革命大会现场
三反运动 五反运动
目的 打退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发动的猖狂进攻
范围 党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内容 反贪污
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 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
反偷工减料
反盗骗国家财产
反盗窃国家情报
意义 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朽 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进攻,打击了他们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进行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了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返回
将盗窃国家文物的外国贩子驱逐出境
公审张子善、刘青山大会
一、巩固练习
1.中华民主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旧民主主义国家 D.资本主义社会
2.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路线和方针在准备的是( )
a.《中华民主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A.ab B.cd C.ac D.bc
A
D
3.说新中国的诞生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主要是由于占世界近1/4人口的大国( )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1949年10月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D.决定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
C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