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内能》习题课
人教版
九年级
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
做好课堂准备
1.打印好本节课要用的习题
2.准备好红笔、黑笔
一、影响内能的因素
1.温度:影响分子动能
温度↑,分子动能↑
2.分子间的距离:影响分子势能
3.分子数量(质量):影响分子能量总和
分子数量↑,内能↑
4.状态:
同种物质,质量、温度都相同时:气态>液态>固态
固态
液态
吸热,内能↑
气态
吸热,内能↑
内能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例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热量总由内能高的物体传向内能低的物体
D、相同质量的同一物体,温度上升,内能增大
D
×
与m有关
×内能高≠温度高
例2:
质量相同的0?C的冰,
0?C的水,0?C的水蒸气中,它们的内能相比较,正确的是(
)
A、三者内能一样大
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
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D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气态>液态>固态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热传递
条件:有温度差
方向:
热量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2)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砂轮机研磨物体
D.冰镇汽水
C.抱热水袋取暖
B.把水烧开
例3:
A
做功
热传递
热传递
热传递
例4:
老师在做“向装有少量水
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
不断的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
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
能
(填“增加”或“减少”),
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
,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
,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水蒸气
而成小液滴。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瓶内打气,则会看到
。
增加
升高
白雾
做功
减小
降低
白雾消失
三、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
判断对错
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2.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3.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5.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6.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内能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晶体熔化,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
内能
改变
热传递
做功
↑
↑
√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例5: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①15℃的水一定比25℃的水内能小
②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③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④质量、温度相等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⑤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⑥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⑦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⑧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⑨物体内能减小,一定对外界做功
⑩-5℃的冰,也具有内能
⑤⑦⑩
×与m有关
×吸热,内能增大
×晶体熔化
×0℃冰与0℃水
×不能说含有热量
×晶体凝固
×热传递
【巩固练习】5min
1.关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中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时,机械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没有内能
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其内能却不为零
D
所有
×内能与机械能无关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 )
A.冰块化成水
D.被冰镇的饮料
C.被加热的冷水
B.被举高的杠铃
D
3.过桥米线是有名的风味小吃,食用前将滚沸的鸡汤放入碗中,上罩浮油,食用时将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鸡汤具有能的内比米线多,热量从鸡汤传向米线
B.因鸡汤具有的内能比米线多,温度从鸡汤传向米线
C.因鸡汤的温度比米线高,热量从鸡汤传向米线
D.因鸡汤的温度比米线高,温度从鸡汤传向米线
C
热量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如图所示,两名儿童的取暖方式,(女孩用热水杯,男孩搓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取暖
B.两人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取暖
C.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D.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女孩通过做功取暖
C
5.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晶体熔化
×不能说含有热量
×热传递
6.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具有的温度就越高
B.1kg的水凝固成冰,它具有的内能不变
C.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热了
C
×晶体熔化
×凝固放热,内能↓
×做功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课的错题笔记
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