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如图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
A.
0.900cm
B.
1.090cm
C.
10.45mm
D.
1.0450cm
2.
甲、乙两图中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 )
A.
53.35
mm,29.80
mm
B.
52.35
mm,29.80
mm
C.
52.35
mm,29.8
mm
D.
53.35
mm,29.8
mm
3.
某同学用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L为(
)
A.
2.45mm
B.
2.50mm
C.
20.45mm
D.
21.45mm
4.
螺旋测微器测测金属丝直径,两个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1.398mm??5.149mm
B.
0.40mm??2.15mm
C.
0.398mm??2.149mm
D.
0.898mm??2.649mm
5.
关于螺旋测微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螺旋测微器读数时不需要估读
B.
螺旋测微器比毫米刻度尺的精确度高1000倍,所以也叫千分尺
C.
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35mm
D.
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350mm
6.
下列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分别为( )
A.
1.22cm、6.86mm
B.
1.220cm、6.860mm
C.
12.20mm、6.360mm
D.
12.20cm、6.36cm
7.
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图、游标卡尺图的读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8.
有一合金制成的圆柱体.为测量该合金的电阻率,现用伏安法测量圆柱体两端的电阻,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圆柱体的长度,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甲和乙所示.流经圆柱体的电流为I,圆柱体两端的电压为U,圆柱体的直径和长度分别用D、L表示,则(
)
A.
???
圆柱体的直径为1.843mm
B.
????
圆柱体的直径为1.532mm
C.
????
圆柱体的长度为4.240
D.
???
该合金的电阻率为
9.
在“测量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米尺量出金属丝的全长三次,算出其平均值
B.
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线路,多次测量后算出其平均值
D.
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三、实验题
10.
在测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首先要测出金属电阻丝的直径和长度。某次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某金属电阻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电阻丝的直径为______mm,用游标卡尺测得金属电阻丝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电阻丝的长度为______cm。
11.
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圆柱型导体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1)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对圆柱型导体的长度L和直径d进行测量,结果如图甲、乙所示,其读数分别是L=______mm,d=______mm。
(2)实验小组采用伏安法进行了电阻测量,如图丙所示,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I,则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结果用U、I、L、d表示),由这个实验得到的测量结果______电阻R的真实值。(选填“>”、“<”或“=”)
12.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约为5Ω,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提供以下器材供选择:
A.电池组(3
V)
B.电流表(0~3
A,内阻约0.012
5Ω)
C.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Ω)
D.电压表(0~3
V,内阻约4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允许最大电流1
A)
H.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应从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填写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2)测电阻时,电流表、电压表、待测金属丝电阻Rx在组成测量电路时,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_(选填“外”或“内”)接法,待测金属丝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3)若实验中测得用L表示金属丝的长度,d表示直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请写出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0mm+18×0.05mm=10.90mm=1.090cm,故B正确,ACD错误;
2.【答案】C
???????甲、游标尺上第7个刻度与主尺上的59.0mm刻度线对齐,则游标尺的0刻度线应该在59.0mm-7.0mm=52.0mm右侧,则主尺读数为52.0mm,游标读数为0.05mm×7=0.35mm,所以最终读数为:52.0mm+0.35mm=52.35mm。
乙、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9.0mm,游标尺上第8个刻度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对齐,故游标读数为0.1mm×8=0.8mm,所以最终读数为:29.0mm+0.8mm=29.8mm
3.【答案】C
20分度游标尺,分度值为0.0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0mm,游标尺读数为,则游标卡尺的读数(物体的长度)为20mm+0.45mm=20.45mm,故C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图1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0.0mm,可动刻度为39.8×0.01mm=0.398mm,所以最终读数为0.0mm+0.398mm=0.398mm;
图2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2.0mm,可动刻度为14.9×0.01mm=0.149mm,所以最终读数为2.0mm+0.149mm=2.149mm,故C正确,ABD错误。
5.【答案】D
A.由螺旋测微器原理可知读数时需要估读一位,A错误;
B.螺旋测微器的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而毫米刻度尺估读到毫米的十分位,故螺旋测微器比毫米刻度尺的精确度高100倍,B错误;
CD.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主尺为0,可动尺为35.0,故结果为:35.0乘以精确度等于0.350mm,C错误,D正确。
6.【答案】B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尺读数为4×0.05mm=0.2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2mm+0.20mm=12.20mm=1.220c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6.5mm,可动刻度为36.0×0.01mm=0.360mm,所以最终读数为6.5mm+0.360mm=6.860mm,故B正确,ACD错误。
7.【答案】D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0.5mm,可动刻度为11.8×0.01mm=0.118mm,所以最终读数0.5mm+0.118mm=0.618mm;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6mm,游标尺上第15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5×0.05mm=0.75mm,所以最终读数为:6mm+0.75mm=6.75mm=0.675cm;
8.【答案】AC
AB.由甲图知,螺旋测微器固定尺示数为1.5mm,可动尺读数为34.30.01mm=0.343mm,则圆柱体的直径为两数之和,即1.843mm,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乙知,主尺示数为42mm,游标尺精度为0.05mm,示数为80.05mm=0.40mm,则圆柱体的长度为两数之和,即4.240cm,故C正确;
D.根据电阻定律有:,根据欧姆定律:,故,又,所以该合金的电阻率为,故D错误。
???????
9.【答案】BD
解:A、用米尺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三次,算出其平均值,不是测出金属丝的全长,故A错误;
B、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故B正确;
C、金属丝电阻阻值较小,电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内阻远大于金属丝电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故C错误;
D、金属丝电阻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变化,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故D正确;
10.【答案】1.692
?
1.145
解: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1.5mm,可动刻度为19.2×0.01mm=0.192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mm+0.192mm=1.692mm。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1mm,游标尺上第9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9×0.05mm=0.4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1mm+0.45mm=11.45mm=1.145cm。
11.【答案】21.8?
1.780??
<
解:(1)游标卡尺为10分度,故最小精度为0.1mm,主尺读数为21mm,游标尺上第8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故其读数为0.1×8mm=0.8mm,
所以最终读数为:21mm+0.7mm=21.8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8.0mm=0.280mm,
所以最终读数为:1.5mm+0.280mm=1.780mm。
(2)根据欧姆定律得:R=,
根据电阻定律得:R=ρ=ρ,
联立两式解得:ρ=;
由于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流表示数偏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一定小于真实值。
12.【答案】(1)C;D;(2)外;小;(3)?。
(1)根据电动势为3V,故由量程可知:电压表选用D;电流最大值为故由电流表量程可知:电流表选用C;
(2)待测电阻较小,故电流表分压效果较明显,那么,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这时,电压表示数为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示数为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故电流表示数偏大,那么,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3)金属丝的横截面积为,所以电阻为,解得电阻率为。
第2页,共4页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