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五单元11.2与妻书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五单元11.2与妻书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9 06: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家国不负卿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体会语气词在具体语境中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深刻含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语气词在具体语境中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长
2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乃民国时期婚书上的誓词。前人受时代限制总是内敛含蓄,但表达情意却更加真挚,丝毫不输于当今火热的告白。但战火纷飞,生灵饱受倒悬之苦的时代,以一必死之身,如何说出“我爱你”三字?今天,我们将从林觉民《与妻书》入手,感受那段雕刻着时光的深重。
二、写作背景
林觉民1907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时期,主要思想(“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1911年3月26日。在准备参加广州起义的前夕,他给妻子写了这封信。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林觉民英勇牺牲,年仅24岁。
题目解说
“与妻书”即丈夫给妻子的书信,这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信。这封信在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四、过渡,设置情境
1..范读重点段落语句,请学生朗读。要求:①听准读音②听准节奏③听出感情。
2.课前预读问题汇总,分别总结。
序号
问题
答案
1
“书”即信之意,本文是一封什么信?
2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3
通读全文后,你的心情如何?
4
林觉民对妻子的爱里包含了哪些具体情感?
5
读后你有什么困惑?
明确:
问题一:这一封书信即是家书,又是情书,还是赴死前的绝笔书。包含了作为家人的亲情,作为丈夫的爱情,作为最信任之人的至情,三种情感合而为一。
问题二:文中多处用典,较为人所熟知的典故为“司马青衫”“太上忘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用“司马青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用“太上之忘情”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关心民众的痛苦,无法做到不动感情。用“老吾老”“幼吾幼”的典故,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问题三:体会读者的情感,并找出情感爆发的原因。(如为何愤怒?)
问题四:林觉民对妻子的情感,一言以蔽之,正是爱,而爱里面又包含了不舍、感激、恐惧、难忘、不忍,分别找出原文对应片段并予以分析。
(拓展延伸)
林觉民在表现“不忍”的同时写下“三忍”与“三愿”,分别为?
这三忍与三愿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作者对妻子的感情之深,为妻子着想周到,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即“吾至爱汝”。其中三忍体现出情义理纠缠交织;三愿借不信鬼神又希望鬼神真正存在之想法,体现出中华文化中天人感应的思想内核,即极度绝望中寄希望于上天,渴求非人力的垂怜,这与《窦娥冤》《牡丹亭》等古代文学作品一脉相承。
问题五:困惑解答
1.“至爱汝”和“勇于就死”是否矛盾?
明确:
这里体现出林觉民思想上的一个转变,天下有情人无不追求白头偕老,而林觉民能够跳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巢窠,追求“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终极目标,由小爱专变成大爱,实现了爱人与爱国的统一。
2.民国时期感人的家信千千万,为何《与妻书》能脱颖而出,格外令人动容?
明确:
①写出了忠孝难两全,为成就大义做出牺牲之时的纠结痛苦与不从容
②面临死亡之时足够勇敢坚定,刚烈正直,敢于抛弃原本最珍视的内容
③更具悲剧的美感,即真善美面临毁灭时的惨烈
④具有真实性,能引起读者设身处地怜悯方动人
3.展示古今感人书信片段,并总结
这些书信中无不字字诉情,家国情怀代代传承怎能让人不震撼。身在新时代的我们,也应承英雄之志,勇于担负起时代的责任。
五、补充资料?
播放齐豫的《觉》(遥寄林觉民),感受妻子陈意映的情谊。
六、小结
人间至情至此,谁能不动容。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将“爱情”与“狭隘”等同起来,但这封包含血泪的书信却可歌可泣,铮铮铁骨也不禁为之泪下。我本不信来生,但此刻亦希望真有来生,让诸如林觉民一般在那个时代“不应死而死,不愿离而离”之先辈,也能见到这清明盛世,锦绣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