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邵东三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议论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间不长,沿线各国对它并不一定了解,甚至还可能会产生误解、曲解。因
此,
当前
迫切需
要为“一带一
路”倡议构建健康话语,以消除对“一带一路”的各种误解、曲解。那么,什么是健康话语?
健康的话语必须有利于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相互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并非是中国的一揽子经济计
划,而是一个开放性合作性的经济发展倡议。因此,要推进“一带一路”,必须要处理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中国所构建的“一带一路”话语应该是沿线各国都能接受的话语,而且不能建立在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战略资源的争夺和利用之上。如果把某些国家视为“战略支点”,而“
支点”就意味着是被利用的
工具,利用者和被利用者显然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国家不仅会反对“一带一路”,甚至还会对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的围堵。
健康话语要有利于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和误会。“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不是中国一国的话语,应该是
沿线国家共同的话语。因此,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应当考虑沿线各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沿线各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非常复杂,
仅从中国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来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国家在历史传统上的对抗和文化上的冲突。“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应建立在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多样习俗的基础
上。
健康话语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项目合作。“一带一路”的话语不能从中国获利的角度来构建,而要从共同受益的角度来构建。不少人往往会强调中国在沿线各国的投资情况,很少甚至不会谈到沿线各国在中国的投资情况。实际上,在“一带一路”既有合作的项目中,既有中国对外投资的项目,也有中国从其他国家引进的项目。尤其是在中国对外投资的项目更多的是中国的高科技项目。相反,那些低端产业的合作非常少。然而,我们很少看到这方方面的文章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而看到的大多数是关于中国对一些国家的资源型产业的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世界舆论。实际上,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所有项目合作,秉承着共赢的原则,而不是充满了竞争性零和博弈的大棋局。
只有健康的话语才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反之则无助于“一带一路”在实践中的落实。
(摘编自胡键《“一带一路”健康话语的构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支点”突显的是不平等性,打造“战路支点”的话语有可能激起船线国对“一带一路”的坚决反对。
B.
可能造成治线国对“一带一路”产生对抗的因素,就是我们在构建话语时完全脱离沿线国的历史与文化。
C.
低端产业的投资对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经济发展没有益处,相较于高科技产业的投资要逊色很多。
D.
零和博弈,充满着竞争性,一方面的收益即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不能促成双赢局面的形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由构建“一带一路”健康话语的迫切性引出设问,然后从三个角度对健康话语的概念作出解读。
B.
文章以沿线国对“一带一路”可能不了解,甚至误解、曲解为立论前提,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立论目的。
C.
文章紧扣促进与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合作这一核心对健康话语进行阐述,层次分明,内容较紧凑。
D.
主体三段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健康话语展开朗述,说理较透彻,并透露着一种国家责任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分)(
)
A.
一揽子经济计划,是封闭性的,如果推行此类计划,将不利于处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关系。
B.
只有构建健康话语才能更好地被各国接受,但它的构建并不要通过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合作。
C.
如想达到促进与各国合作之效,则不能以中国获利为目的,而应本着共同受益的原则构建“一带一路”战略。
D.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单方投资行为,而是中国与沿线国的相互投资,因而话语的构建不应进行片面强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至此,参与我国空间站建设的“长征火箭天团”成员——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已经全部到位,中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大幕拉开。
1992年,我国确立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前两步,先后有两位“长征火箭天团”成员参与其中,分别是成功率100%、有着“神箭”美誉的长征二号F火箭,以及货运飞船“专属列车”、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先行者长征七号火箭。
刚刚首飞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火箭天团”成员中最为亮眼——块头最大,运力最强。这些特点,也是为发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而准备的。按照规划,后续长征五号B将发射核心舱,然后发射实验舱、神舟飞船、天舟飞船等,像“搭积木”一样建起空间站。
(摘编自《齐了!中国空间站“火箭天团”成员全部到位》)
材料二: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火箭。按照构型,火箭分为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类,火箭助推器通常被算作半级。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一级上捆绑了4个助推器,属于一级半火箭。相比多级火箭的“接力”,它则是从点火到入轨一气呵成,是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中唯一一款直接入轨的火箭。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拥有目前我国最长最大的整流罩。整流罩长达20.5米,相当于6层楼高,直径达到5.2米。如此宽敞的空间,是为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量身打造的。
开创“冰箭”零窗口发射先河。火箭发射窗口指允许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零窗口”是要求火箭必须分秒不差地点火升空。作为采用液氢、液氧等低温推进剂的“冰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零窗口”发射有着高技术含量和更大难度。此次发射成功,也开创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的先河。
(摘编自《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有哪些黑科技》)
材料三:
美国科技媒体网站TheVerge报道:“中国此次发射对于其未来的太空计划也至关重要。今年夏天晚些时候,中国打算启动‘天问一号’任务,把该国第一个着陆器和火星车送入火星,同时还将发射一颗绕火星飞行的环绕器。到2020年底,中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旨在将月球物质取样返回地球。尽管中国已经在月球上派遣了多艘航天器,但这一任务是前所未有的。据悉,火星和月球任务都由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因此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为这些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外媒热议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
4.
下列表述不属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特点和功能的一项是(3分)(
)
A.
长征五号B有四个助推器,无需“接力”,可以直接点火入轨。
B.
长征五号B块头大、空间宽,便于发射较大规模的航天器。
C.
长征五号B可以发射核心舱、实验舱和运送航天员的载人飞船。
D.
长征五号B采用低温推进剂,可以分秒不差地点火升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火箭天团”中“神箭”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最高、“冰箭”发射时间零误差、货运飞船“专属列车”专门运输各类物资。
B.
长征五号B拥有的我国最长最大的整流罩,一级半构型,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等黑科技,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实力。
C.
在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之前,中国已经在月球上派遣了多艘航天器,但任务都不是取样月球物质并返回地球。
D.
长征五号火箭将把我国第一个着陆器和火星车送入火星,该任务和月球任务都是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组成部分。
6.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具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并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睡在麦田里的父亲
郭光明
父亲这一觉儿,一睡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现在,也没醒。而且,再也不会醒来。但父亲睡觉的这块麦田,却一直鲜活在我的心间。
每年秋天,稻谷有序撤离,麻雀在稻茬间紧张觅食。父亲总是早早起床,模着黑,趿拉着破胶鞋,给我家的老黄牛拌好草料,再撒上一把黑豆,卷上一根又粗又硬的早烟卷,一边吸着,一边瞅着老牛吧嗒吧嗒地吃个肚儿圆。母亲抱怨说,黑灯瞎火的,咋能看见耕?父亲是不作理会的,执意犁翻深深浅浅的稻茬,好像要让疲倦的稻田晒晒太阳。
稻田晒到了半干,父亲却没有摸黑儿套牛,而是等到天亮。我不只一次看到,父亲弓着身,一手扬着牛鞭,一手拽着缰绳,站在铁齿朝下的木耙上,驱赶那头老黄牛,将海浪般起伏的田垄耙碎。我发现,父亲甩起的鞭子,声音很响、很亮、也很脆,但响在田野、脆在半空,没有一次打在牛背上。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这句农谚,合辙押韵,像首诗,丰满而凝重,是父亲告诉我的。但我记到了现在,虽然我不种麦已有好多年,但父亲起埂、条垄、耧种的影子,有些像摄影家镜头里的《庄稼汉》。田埂笔直,麦垄方正。寒霜如期而至时,变成麦田的稻田,像绿透了的春天,幸福地平躺着,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麦苗用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个夏天来生长,父亲跟着麦苗的脚步,弓身除草,弓身施肥,弓身呵护每一棵麦苗的拔节打芭和抽穗。东南角的那棵柳树,粗大的树干,布满皱纹,像父亲的额头。
这棵柳树,是父亲种下的。没有柳树之前,麦田是盐碱地,是荒草滩,不长一棵麦。那年冬天的一个中午,母亲“忽悠”我:你是个小男子汉,愿不愿意帮大人做点事?我上了母亲的“当”。我挎着母亲递给我的篮子,按母亲指给我的方向给父亲送饭,却不知走了多远,才隐约望见,一头牛影儿,一个人形儿,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伸长了脖子,一个佝偻着身子,弓步推着铧犁,像朱仙镇的那组《耕牛图》木版画,许久才见他们动上一动,像睡着了一般。
午时的阳光,撩拨着沧桑的烟尘,漫漶苦涩的味道。太阳底下,父亲一边吃,一边用粗糙的跟老树皮没什么两样的手,擦一擦脸上的汗水。他的裤脚和胶鞋上沾满了黄土。牛的浑身,也是湿漉漉的,鼻孔和嘴巴,同父亲的一样,像是冒着烟;而柳条篮子里的瓦罐,装着母亲熬出的粥,早已温凉不沾,冒出的热气,不及父亲脸上的汗珠。而且,父亲的汗珠,不但有热度,更有力度,摔在地上,像他干涸的嘴唇,丝丝的声响,洇湿一片白花花的盐碱。那年,我不到八岁。
盐碱怕汗,父亲说的。他说汗流多了,盐碱自然就没了。这么多年,父亲的汗水像着了法力,淌到春天,麦苗绿得透明;淌到夏天,稻谷娉婷袅娜;而稻花弥散、稻香缭绕时,父亲的汗水淌进了麦田,压低了碱,洗去了盐,却没有削减父亲变了形的十指骨节的疼痛,洗白父亲黝黑的脸。
弯月不锈,锈了的是岁月。
麦子收获了一茬,父亲老去了一年。父亲老去了一年,麦子又收获了一茬。周而复始,父亲像麦子的时令,白露耕地,秋分播种,立冬要给麦子浇灌过冬水。过了年,一开春,父亲不是给麦子浇返青水,就是给麦子施拔节肥,总之,父亲忙不得闲,而他的腰,弯得更像一把弓。
又一年,布谷鸟拖着长长的颤音,俯视这片麦田,但“咕咕咕”地叫了半天,也没看到那把磨得如明月般的镰刀,更没看到“弓”一样的身影,只看到柳树的旁边,隆起了一堆孤寂的土包,慈眉善目的,似是向布谷鸟招手,又像为骄阳下炸响的麦粒送行。
这是一座坟茔,但不是我家的祖坟,却埋藏了父亲的憧憬。母亲说,这块麦子地,是你爹的生命,既然他累了,就让他在这歇歇吧。说这话时,蓄在母亲眼晴里的悲恸泪水,哀痛不堪地涌出,顺着她粗糙的脸颊,吧嗒吧嗒地掉到了麦田里,而麦穗黄澄澄、金灿灿的,压弯了麦秆,像父亲的腰。
那年的冬天,雪下得有点旺,合了父亲的心意。他常说,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就像他是雪中的一棵麦。但是,父亲不能再说话了。而且,永远也不会再说。然而,父亲给我描绘出一个美妙的世界,尽管那个美妙的世界里,都是些草芥的事物,却蕴藏着奇妙的生命密码,在我心中生长出了淳朴、善良和憨厚!
今年的清明节,我又来到这块麦田。麦苗依旧绿色,柳丝依旧金黄,依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父亲的墓碑前,一束牙白的菊花,安静地绽放着,映衬着墓碑黑色的光,显得菊花的辫更加淡雅,鹅黄的花蕊更加精彩。微风拂过,花叶微微点头,仿佛,通了灵性。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题中“睡”内涵丰富,指父亲在麦田里昼夜劳作,对这片土地眷恋深沉,也指父亲最后埋葬在这块土地里。
B.“东南角的那棵柳树,粗大的枝干,布满皱纹,像父亲的额头”,这句对柳树的描写,既是对父亲形象的刻画,也是为引出下文关于麦田由来的交代。
C.作者给在盐碱地开荒的父亲送午饭,“不知走了多远”,可能因当时年幼记忆模糊,但主要是借此突出父亲开荒之难与劳作之辛。
D.“像朱仙镇的那组《耕牛图》木版画,许久才见他们动上一动,像睡着了一般”,该处描写是为了表现烈日下劳动者的疲惫。
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让疲倦的稻田晒晒太阳”,“疲倦”修饰稻田,比拟修辞,土地供养了一季作物,肥力疲倦;可是“疲倦”的劳作者却没有止息。
B.“撩拨着沧桑的烟尘,漫漶苦涩的味道”,阳光本无味道,也无从撩拨,但浸透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契合父亲在烈日下盐碱地上劳作的景象。
C.“弯月不锈,锈了的是岁月”,“锈”“月”二字,巧妙地将空间与时间相勾连,在文中表达了昔日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
D.文章语言如画,画中有诗,娓娓道来,清新而不失典雅,朴质而饱含情愫;鲜活生动地勾勒出了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的父亲的形象。
9.“这句农谚,合辙押韵,像首诗,丰满而凝重”,请结合文章,分析“丰满凝重”的具体含义。(4分)
10.作者缅怀已逝去的父亲,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麦田”,作者借“麦田”塑造了父亲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琪,字台秀。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梁祖受禅,征入,拜翰林学士。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掎摭其咎。会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累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选自《旧五代史·李琪传》,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
B.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
C.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
D.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
B.
“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
C.
“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
D.
“萧墙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李琪博学多才,才思敏捷。晋公王铎怀疑少年李琪的文章假手他人,因而派人测试,李琪援笔立成,出语不凡。
B.
李琪为文独树一帜,不同于时俗。他写作时不拐弯抹角,善于开宗明义,他的文赋深为文坛名宿李谿所推崇。
C.
李琪恪尽职守,正直敢言。他做了谏官后,积极上书,评论时政中的不当之处,却没能直言安重诲的罪责,因此白责请辞。
D.
李琪为同僚所忌恨。他为同任宰相的萧顷所敌视,后因萧顷的诬告,李琪受到皇上的斥责并被罢相。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1)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2)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春日感怀
朱淑真
寂寂多愁客,伤春二月中。
惜花嫌夜雨,多病怯东风。
不奈莺声碎,那堪蝶梦空。
海棠方睡足,帘影日融融。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开门见山,以叠词开头,刻画出一个伤春悲愁的闺中女子形象,“伤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颔联描写诗人怜惜夜雨吹落繁花,由花及人,“怯”字写出了生命的脆弱,暗含朝不保夕的沉痛之感。
C.
颈联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辨梦境和现实的恍惚迷离之感,“空”字写出诗人怅惘和孤独。
D.
这首诗写景生动,情景交织,借寻常物象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的真实感受,呈现出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
16.
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诗经?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3)《<论语>十则》中,提出了学习的三层境界,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4)白居易《琵琶行》中用自然环境烘托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的句子是:“
,
。”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媒介形态的演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指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了大量新业态、新职业”,网络直播、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拉动灵活就业人数快速增加。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没有知名度的普通人,靠优质内容创作赢得了关注度。数字经济新趋势,(
)。
无论是保护新业态发展还是保护消费者
,对出现的问题,不能
,而应在规范的同时加强监管。相较于线下门店,网红直播销售的即时性,无疑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对明确违法的行为做到“重拳出击”、
。从平台监管角度看,一方面要保护广告客户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帮助其准确知晓相关账号的流量价值,对商业纠纷要建立常态化的处理机制;另一方面,对“买粉”“刷单”“假评论”“卖假货”等行为,也要加大打击力度。比起监管部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戳穿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参与到互联网发展更深度共治中来。只有用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作为保障,让人们愿消费、敢消费,才能让消费更好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发生
权益
听之任之
以毒攻毒
B.催生
权利
信马由缰
以儆效尤
C.催生
权益
听之任之
以儆效尤
D.发生
权利
信马由缰
以毒攻毒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格局,让人们看到了社会化营销的新商机。
B.传统商业营销格局得到了改变,人们看到了社会化营销的新商机。
C.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格局,让人们看到了营销的社会化新商机。
D.传统商业营销格局得到了改变,人们看到了营销的社会化新商机。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比起监管部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刺破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参与到互联网发展更深度共治中来。
B.比起监管部门,凭借平台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戳穿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更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发展共治中来。
C.比起监管部门,凭借平台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戳穿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参与到互联网发展更深度共治中来。
D.比起监管部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刺破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更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发展共治中来。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每空2分,共6分)
人类历史上,许多躁热的过程、顽强的奋斗最终人会组接成一群整体性的无奈和悲凉,教育事业本想靠着自身特殊的温度带领人们设法摆脱这个怪圈,①____,对于一个真正的教育家来说,自己受苦受难不算什么,他们在接受这个职业的同时就②___;最使他们感到难过的也许是他们为之献身和苦苦企盼的“千年教化之功”,③___。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4月29日至10月7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为期162天。本次北京世园会有“百园之园”之称,园区总面积达960公顷,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园会。以物联网和5G为“神经”,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大脑”,北京世园会将园林艺术变成了人、科技、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觉盛宴,是有史以来科技最先进的世园会。北京世园会吸引了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是有史以来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的世园会。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答案)
1.
D
2.
A
3.
C
4.
C
5.
D
6.
①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进入实质阶段。长征五号B将发射核心舱、实验舱等,像“搭积木”一样建起空间站。②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实力。长征五号B拥有如我国最长最大的整流罩,一级半构型,液氢、液氧等低温推进剂之类黑科技。③对于中国未来的太空计划至关重要。发射长征五号B为火星任务和月球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7、D、
8、C
9、“丰满凝重”是作者对农谚的感受,也是对与农谚相关的父亲形象的感受。第一层含义:是指农谚语言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及时种麦的时令特点,是劳动人民在劳作实践中智慧的体现,作者印象与体会深刻,记到了现在;第二层含义:这条农谚是父亲告诉作者的,凝注了父亲的劳动智慧,浓缩了父亲一生劳作的身影:种麦时节父亲“起埂、条垄、耧种”;“麦苗用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年夏天来生长,父亲跟着麦苗的脚步,弓身除草,弓身施肥,弓身呵护每一棵麦苗的拔节打苞和抽穗。”。以父亲为代表的农夫一生丰满而凝重。
10、①辛勤劳苦的父亲形象。父亲挥洒汗水把盐碱地、荒草滩耕耘成了肥沃麦田,父亲在这块麦田一年两作,昼夜不息,早出晚归,忙不得闲。②眷恋土地的父亲形象。在麦田劳作一生,麦田是父亲的追求与希望;父亲死后没有埋进祖坟,而是选择埋在麦田边,麦田是父亲的归宿。父亲,是生死不离、深爱脚下这片麦田的父亲。③智慧淳朴的父亲形象。父亲耕种麦田,深谙农事节气,依令而作;父亲用自己在麦田的劳动无声教导孩子:生命就如麦田,用心耕耘才有希望,才有收获。④作者借麦田塑造父亲形象,麦田是父亲的象征,父亲是几千年来,一代代在“麦田”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的缩影。
?11.
B
12.
A
13.
D
14、(1)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会在文坛称雄。”
(2)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排斥打压,朝廷便任命崔协为宰相。
15.
D
16.
①以乐景反衬哀情,“睡足”的海棠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帘外春日的日影暖融,然而这些诗人都无心欣赏,独留孤独伤感。②运用拟人手法,“方睡足”写出海棠的慵懒美丽,别出心裁,引人遐想。③叠词的照应(运用)。尾联以叠词“融融”结束全诗,语意舒缓,与首联开头“寂寂”相照应,以春日的暖融与诗人的孤寂形成对比,更突出其悲苦。④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诗歌以海棠睡足、春日和暖的景色描绘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委婉,耐人寻思。
17.(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18、C
第一空:“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产生;“催生”,助力,帮着生长。第一空,语境是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的带动下,产生了“大量新业态、新职业”,因此用“催生”。排除AD。第二空:“权益”,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应。根据语境可知应保护权利和利益两个方面,第二空应使用“权益”。排除B。第三空:“听之任之”,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信马由缰”,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对象是人。第三空,语境对象是“对出现的问题”,应使用“听之任之”。第四空:“以毒攻毒”,指利用某一种有坏处的事物来抵制另一种有坏处的事物;“以儆效尤”,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第四空,文中“重拳出击”的目的是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应使用“以儆效尤”。故选C。
19、A
从陈述对象的角度看,主语是“数字经济新趋势”,BD项偷换主语,将其换为“传统商业营销格局”,因此,排除BD两项。“社会化”表所属,“营销”是动词短语,按照多项定语语序,“社会化”在前,排除C项。故选A。
20、D
A项,语序不当,“更深度”是状语,应修饰“参与”。B项,成分残缺,应将“平台”放在“凭借前”,使其做主语。C项,语序不当,“更深度”是状语,应修饰“参与”;成分残缺,应将“平台”放在“凭借前”,使其做主语。D项,修改正确。故选D。
21、
(1).
结果它本身也陷于这个怪圈之中
(2).
接受了苦难
(3).
成效远不如人意
22、4月29日至10月7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规模最大。科技最先进。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每点1分)
23、写作(略)
参考译文:
李琪,字台秀。父亲李縠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十三岁时,所做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他,李琪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到贤士则国家昌盛,不是贤士就不要与之共事。项氏的败亡是必然的,有一个范增却没能任用。”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谿父子凭借文学才华而知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谿。李谿看过赋后很惊奇,忙不迭地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是后生可畏呀!”李琪因此更加知名,后来考上了进士。天复初年,李琪被授与武功县尉的职位,又任转运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担任谏官宪职,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梁太祖接受禅让登基,征召李琪进入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梁太祖谋划天下,李琪以学士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旨意很合皇帝心意,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天下。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奖赏好人,家中门下都很和谐。贞明、龙德年间,这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顷性格戒惕谨慎深沉缜密,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省回答皇帝的问话,多按他的意志行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恰逢李琪委任官吏,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状,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
唐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李琪历任太常卿、吏部尚书。同光三年秋天,各地发大水,京城国库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国的策略。李琪所陈奏章有数千言。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不久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等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排斥打压,朝廷便任命崔协为宰相。李琪这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了殿直马延。李琪虽然曾经上奏章弹劾过他,但言词旨意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奏章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从这以后,更受掌权的重臣的猜忌,凡是李琪上奏章说的事,无不听到风声就横加阻止。
长兴年中,李琪死于福善里家中,时年六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