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背诵(bèi
bēi)
鲜艳(yān
yàn)
练习(liàn
niàn)
挨骂(āi ái)
摇晃(huànɡ
huǎnɡ)
降落(xiánɡ jiànɡ)
二、根据语境写词语。(12分)
zǎo
chen(
),同学们穿着xiān
yàn(
)的fú
zhuānɡ(
),来到学校,向jìnɡ
ài(
)的老师问好,向飘扬的ɡuó
qí(
)jìnɡ
lǐ(
)。校园里开放的rónɡ
qiú(
)花把学校dǎ
bɑn(
)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在jiào
shì(
)里做ɡōnɡ
kè(
),lǎnɡ
dú(
)课文的声音真好听,zhāo
yǐn(
)来许多小鸟。
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小学,多民族的小学。
(
)
2.《花的学校》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
)
3.《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小学读书的故事。
(
)
4.交流“我的暑假生活”时,要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
(
)
5.我们读书的时候,读到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要积累下来。
(
)
四、填空题。(34分)
1.仿照例词的结构方式写词语。(6分)
(1)例:摇头晃脑
、
、
.
例:急急忙忙
、
、
.
2.在下面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画“——”。(6分)
(1)先生讲得很(仔细
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2)(湿润
潮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
照样)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4)同学们向高高(飘扬
飘荡)的国旗敬礼。
(5)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
粗糙)的枝干上。
(6)课堂里霎时变得(哑口无言
鸦雀无声)。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那鲜艳的花朵,把学校变成了一座花园。(改成被字句)
.
(2)她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和一顶小红帽站在台上发言。(修改病句)
.
(3)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
、
、
,招引来许多
,连
、
也赶来看热闹。
(2)《花的学校》用了
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
。
“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句中的“他们”是
。这句话出自《花的学校》,选自散文集《
》,作者是印度诗人
。
(3)《不懂就要问》一课讲的是
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事。他说:“学问学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口语交际。(5分)
同学们在学校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呢?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
.
.
.
六、阅读理解。(16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的站墙角的。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花的学校在哪里?(
)(2分)
A.花的学校在天上
B.花的学校在地下
2.第3自然段中,“放假了”指的是
。(2分)
3.发挥想象,完成练习。(4分)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他们做的功课是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时,他们会
。
(二)课外阅读。(8分)
比金子还宝贵
七月底的一天,山洪暴发,铁路被(冲垮 打垮),万名旅客被困在新疆哈密市火车站。
哈密的老百姓知道后,(自觉 自发)地把自家的食物和饮料送给被困旅客。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被酷暑和饥饿折磨的旅客,收到人们送来的食物,原来充满焦虑的脸上都露出了(感激 激动)之情。
忽然,阵阵香味飘来,只见一位个体户正在露天为旅客炒菜呢!旁边的一块牌子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免费供应”四个大字。只见她动作敏捷,切菜、炒菜、端菜……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住地往下滴,她也顾不得擦一把。一位旅客(感动 感叹)地说:“我到过很多地方,像这样的个体户还是头一次见到!”
“哈密瓜,哈密瓜,免费供应,免费供应!”一位维吾尔族老爷爷,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在喊着。原来他把自己准备到集市上卖的瓜拉到了这里。他没要一分钱,把满满的一车瓜全部送给了被困的旅客。
送饭的、送糕点的、送瓜果的、送茶水的……哈密人对待旅客就像对自家人一样。一幕幕热情相助的场景,留在了被困旅客的脑海里,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为了救助被困旅客,哈密人做了哪些事情?(
)(多选)(2分)
A.哈密人把自家的食物和饮料送给被困旅客。
B.一位个体户露天为被困旅客炒菜。
C.维吾尔族老爷爷免费为被困旅客供应哈密瓜。
D.哈密人为被困旅客提供保暖的衣物。
3.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比金子还宝贵”,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什么比金子还宝贵呢?(2分)
.
4.如果你也是被困旅客之一,面对哈密老百姓的无私帮助,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2分)
.
.
七、习作展示。
我们每天与同学朝夕相处,彼此都很熟悉。请你选择一个同学写一写,看看大家是否能猜到他是谁。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背诵(bèi√
bēi)
鲜艳(yān
yàn√)
练习(liàn√
niàn)
挨骂(āi ái√)
摇晃(huànɡ√huǎnɡ)降落(xiánɡ jiànɡ√)
二、根据语境写词语。(12分)
zǎo
chen(早晨),同学们穿着xiān
yàn(鲜艳)的fú
zhuānɡ(服装),来到学校,向jìnɡ
ài(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飘扬的ɡuó
qí(国旗)jìnɡ
lǐ(敬礼)。校园里开放的rónɡ
qiú(绒球)花把学校dǎ
bɑn(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在jiào
shì(教室)里做ɡōnɡ
kè(功课),lǎnɡ
dú(朗读)课文的声音真好听,zhāo
yǐn(招引)来许多小鸟。
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小学,多民族的小学。
(√)
2.《花的学校》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
3.《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小学读书的故事。
(×)
4.交流“我的暑假生活”时,要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
(√)
5.我们读书的时候,读到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要积累下来。
(√)
四、填空题。(34分)
1.仿照例词的结构方式写词语。(6分)
(1)例:摇头晃脑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例:急急忙忙
开开心心
、红红火火
、认认真真
2.在下面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画“——”。(6分)
(1)先生讲得很(仔细
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2)(湿润
潮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
照样)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4)同学们向高高(飘扬
飘荡)的国旗敬礼。
(5)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
粗糙)的枝干上。
(6)课堂里霎时变得(哑口无言
鸦雀无声)。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那鲜艳的花朵,把学校变成了一座花园。(改成被字句)
学校被那鲜艳的花朵变成了一座花园。
(2)她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和一顶小红帽站在台上发言。(修改病句)
她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戴着一顶小红帽站在台上发言。
(3)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那么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2)《花的学校》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花的活泼可爱。
“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句中的“他们”是花儿。这句话出自《花的学校》,选自散文集《新月集》,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
《不懂就要问》一课讲的是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事。他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口语交际。(5分)
同学们在学校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呢?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操场上“丢沙包”的同学玩得最有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一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双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了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六、阅读理解。(16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的站墙角的。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花的学校在哪里?(
B
)(2分)
A.花的学校在天上
B.花的学校在地下
2.第3自然段中,“放假了”指的是花儿们开放了。(2分)
3.发挥想象,完成练习。(4分)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他们做的功课是学习如何让自己开得更漂亮;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时,他们会一起来到草地上比比谁更坚强、更漂亮。
(二)课外阅读。(8分)
比金子还宝贵
七月底的一天,山洪暴发,铁路被(冲垮 打垮),万名旅客被困在新疆哈密市火车站。
哈密的老百姓知道后,(自觉 自发)地把自家的食物和饮料送给被困旅客。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被酷暑和饥饿折磨的旅客,收到人们送来的食物,原来充满焦虑的脸上都露出了(感激 激动)之情。
忽然,阵阵香味飘来,只见一位个体户正在露天为旅客炒菜呢!旁边的一块牌子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免费供应”四个大字。只见她动作敏捷,切菜、炒菜、端菜……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住地往下滴,她也顾不得擦一把。一位旅客(感动 感叹)地说:“我到过很多地方,像这样的个体户还是头一次见到!”
“哈密瓜,哈密瓜,免费供应,免费供应!”一位维吾尔族老爷爷,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在喊着。原来他把自己准备到集市上卖的瓜拉到了这里。他没要一分钱,把满满的一车瓜全部送给了被困的旅客。
送饭的、送糕点的、送瓜果的、送茶水的……哈密人对待旅客就像对自家人一样。一幕幕热情相助的场景,留在了被困旅客的脑海里,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打垮 自觉 激动 感叹
2.为了救助被困旅客,哈密人做了哪些事情?(
ABC
)(多选)(2分)
A.哈密人把自家的食物和饮料送给被困旅客。
B.一位个体户露天为被困旅客炒菜。
C.维吾尔族老爷爷免费为被困旅客供应哈密瓜。
D.哈密人为被困旅客提供保暖的衣物。
3.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比金子还宝贵”,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什么比金子还宝贵呢?(2分)
人们热情帮助他人的爱心。
4.如果你也是被困旅客之一,面对哈密老百姓的无私帮助,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2分)
示例:谢谢你们的热心帮助,我会永远记住你们,并将这份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七、习作展示。
我们每天与同学朝夕相处,彼此都很熟悉。请你选择一个同学写一写,看看大家是否能猜到他是谁。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