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8 18: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卷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分数:90分
一、基础积累(共38分: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默写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ɡě)  寥廓(liáo)
峥嵘(rónɡ)
挥斥方遒(qiú)
B.颓圮(tí)
篱墙(lí)
彷徨(pánɡ)
芣苢(fú
yǐ)
C.河畔(bàn)
漫溯(sù)
青荇(xìnɡ)
星辉斑斓(lán)
D.火钵(bō)
飘泊(bó)
纤绳(qiān)
忸怩不安(niǔ
n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沧茫 萧瑟 油纸伞 意气风发
B.惆怅 芬芳 万户候 枯燥无味
C.挑衅 抱歉 明信片 貌和神离
D.荆棘 伫立 挖墙脚 凄婉迷茫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________的客观物象。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2)吟诵唐诗宋词,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提高我们的文学________,使我们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审美愉悦。
(3)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________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
(4)杜甫的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________,因而被称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
A.情意 修养 媒介 剧变
B.情感 休养 媒体 巨变
C.情意 修养 媒体 剧变
D.情感 休养 媒介 巨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到底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C.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再别康桥》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
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
5.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芣苢》选自《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B.《百合花》的文体是小说。小说三要素为:人物、事件、情节。
C.《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七言为主,不受诗律限制,笔随心至,在奇特的梦境中寄寓着深沉的慨叹。
D.闻一多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设问的手法。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7.默写填空(一空一分,共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国士无双
钟南山是一位科学家,他追求真实,说真话,干真事,勇担当。他或许没有想过改变谁的命运,却对医学事业全心奉献,影响了无数的继承者。
(一)医学世家
1936年10月20日,南京中央医院内,儿科主任医师钟世藩的长子呱呱坠地。由于医院地处钟山之南,钟氏夫妇遂为其取名为“南山”。
在钟南山的印象里,母亲温柔随和、宽容大度且极具同情心;父亲则严肃寡言、为人正派,讲话极度注重依据。每当到了夜晚,家里的三层小楼总会格外热闹。因为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们经常会趁此抱着孩子来找父亲看病。医者仁心,对于上门的病患,钟世藩从不推辞拒绝。“我感觉当医生还是挺受人尊重的,而且真的帮人解决问题。那个感受让我觉得爸爸很开心,家庭也很开心,这是一个原始的感受。”
家学熏陶也罢,个人志向也罢,这一时期,钟南山心中已然深深埋下了学医的种子。
(二)坚持从医
1955年,钟南山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在校期间,他的体育才能被挖掘出来,接连创造了110米栏和400米栏两项校园纪录。
1960年,钟南山自北京医学院毕业。北京市委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体育集训队,从事职业体育运动。考虑到自己体质不行,达不到世界水平,钟南山最终选择了退出体坛,留校担任北京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组助教。
尽管没能继续体育职业生涯,钟南山却一直坚持运动。年届七旬时,他还曾是医院篮球队的主力,与青年小伙们共同驰骋篮球赛场。时至今日,钟南山仍然保持着每周定期锻炼三到四次的良好习惯。
(三)非典战士
2003年初,他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全面指导广东省的非典救治工作。而他成为焦点人物,则是在一次采访之后。
一日,在被问及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时,钟南山如实相告:“根本就没控制,顶多是将病人隔离起来,遏制了疫情的传播。第一,不知道病原是什么;第二,这个病还没有治疗的方法,依然处于传染过程中,怎么能说得到了控制?”这样的回答与有关部门称“疫情得到控制”不符,引起了极大轰动。
钟南山认为,最重要的是向公众公布实情,这样才能得到公众的信任与配合,而公众的配合则是抑制疫情扩散的关键。这时,他为自己真正做到了父亲要求的“讲老实话,做老实人”而感到充满力量。他信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理念,因为他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在疫情危机时,医生群体也被悲观、恐惧的情绪影响,许多医院的医生不敢接触病人。另外,重症病人如果留在普通医院,可能会引发更多感染病例。于是,钟南山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这样坚定的声音和无畏的奉献精神,令所有人感动。
这一年,他67岁,本应退休在家安享天年。
(四)再赴前线
2020年新年伊始,武汉市发现不明原因肺炎。随着感染人数不断攀升,疫情最终爆发。此时,已经84岁的钟南山告诉人们“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第一时间和其他专家一起从广州奔赴武汉。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钟南山了解了疫情基本情况后,就立刻从武汉飞往北京参加国家卫健委会议。之后,他又赶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直到下午5点,他才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后,再次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凌晨2点多钟才睡下。
凌晨6点钟,钟南山又开始看文件,准备材料,匆匆吃完早餐,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又马上开始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
于是我们就听到了他关于“勤洗手、戴口罩”的建议,“病毒人传人”的精准判断,提醒公众加强预防。
在疫情严峻之时,他眼含泪水地给人们鼓励说:“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五)薪火相传
在广州医科大学授课时,钟南山对90后学生说自己是80后,微笑着用温和的语言告诉大家何为治病救人。而今,台下的年轻学子听着他的讲话,就像他当年听着父亲的谆谆教诲,医者精神在他们坚定眼神之间得到传承永续。
(摘编自《钟南山传》)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钟南山的家庭对他的良好影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最终的职业选择。
B.钟南山最终选择退出体坛,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体质不好,达不到世界水平。
C.钟南山要求把最重的病人送到他那里去,这让他在2003年成为了焦点人物。
D.钟南山在为人、从医乃至从教中的表现,使他无愧于“无双国士”的称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家庭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钟南山的人生经历以及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B.“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能像钟南山一样加强定期锻炼,我们也就能像钟南山一样体格健壮、倍显年轻。
C.父亲的影响和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使钟南山成为了一个“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人。
D.钟南山不仅医学水平高,在传染病学上的造诣尤其突出,还重视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导,让医者精神传承永续。
10.联系全文,谈谈我们可以从钟南山院士那里得到哪些启迪?(6分)
11.写作。(40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曹孟德的追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毛泽东的追求;深入农村,研究乡土,是费孝通的追求;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袁隆平的追求,同学少年,青春正少的你,也有很多追求吧?
请以“这才是我的追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注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