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后小练
1.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
A.KCl
B.HCl
C.FeCl3
D.CuSO4
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3.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分别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
)
①Na2SO4
②H2SO4
③K2CO3
④H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
A.C2H5OH和NaCl溶液(闻气味)
B.NaOH溶液和稀H2SO4(酚酞试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D.KMnO4和KClO3(观察颜色)
5.某无色溶液具有下列性质: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请你推断该溶液可能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氯化钙溶液
D.盐酸
6.下列物质与水蒸气的混合物,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A.SO2
B.HCl
C.O2
D.CO2
7.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8.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
)
A.氧化铜
B.盐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9.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Ba2+、SO42-、K+
B.NH4+、Na+、OH-
C.Na+、Cl-、NO3-
D.Cu2+、Cl-、OH-
10.小刚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这两种溶液记为A、B。
(1)他取适量A、B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泡,则A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他另取适量A、B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CuSO4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种溶液,该试剂是_____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硫酸钠溶液
C.酚酞试液
D.硝酸钠溶液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总结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______。
(2)性质④的反应为NaOH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试写出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Na2CO3
B.CO2
C.CuCl2
12.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1)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小丽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为此又做了实验: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小衢提出质疑,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_________。
(3)小科从变瘪的软塑料瓶中取出少量试液置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填一种盐)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了CO2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B
6.C
7.D
8.C
9.C
10.(1)
稀硫酸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
产生蓝色沉淀
(3)C
11.(1)红色
(2)2NaOH+CO2===Na2CO3+H2O
(3)C
12.(1)试管底部有气泡冒出
(2)二氧化碳溶于水
(3)氯化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常见的碱
第一课时
浙教版
九年级上
复习导入
什么是碱?
NaOH
Ca(OH)2
Ba(OH)2
KOH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思考: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氢氧根离子
决定
体现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Na+
+
OH–
=
K+
+
OH–
=Ca2++2OH–
=Ba2++2OH–
碱的用途有哪些?
NH3?H2O
=NH4+
+OH-
新知讲解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试液
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pH
试纸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7
>7
1.在
2
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观察试管里的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用
pH
试纸试验,氢氧化钠溶液能使pH试纸呈什么颜色?
2.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重复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是否相同。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PH大于7.
结论: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活动:
新知讲解
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不一定是碱溶液,只能说明是碱性溶液,如纯碱Na2CO3不是碱而是盐,它的水溶液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新知讲解
3.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
为什么要在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
碱性逐渐减弱为中性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
白色的晶体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H2SO4
=
Na2SO4+2H2O
2.碱+酸=盐+水
活动:
新知讲解
3.某些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4.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活动:
Ca(OH)2+CO2=CaCO3↓+H2O
现象:
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其溶液的浓度小,不能用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制成浓溶液,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CO2+2NaOH=Na2C03+H2O
化学方程式:
大量二氧化碳存在时,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吗?
新知讲解
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如何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危害是能污染大气。(酸雨)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
SO2+2NaOH=Na2SO3+H2O
亚硫酸钠
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这是为什么?
SiO2+2NaOH=Na2SiO3+H2O
CO2+2NaOH=Na2CO3+H2O
新知讲解
活动:
5.在2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氯化铜(CuCl2)溶液和氯化铁(FeCl3)溶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
6.在上述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毫升氢氧化钠(NaOH)溶液,试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
盛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盛氯化铜溶液的试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化学方程式:
CuCl2
+
2NaOH
=
Cu(OH)2↓
+
2NaCl
蓝色
无色
蓝色絮状沉淀
无色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
黄色
红褐色絮状沉淀
4.碱+某些盐=新碱+新盐
化学方程式:
现象:
新知讲解
如何除去Na2SO4中的CuSO4杂质?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再蒸发
蓝色沉淀
如何除去NaCl中的FeCl3杂质?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再蒸发
FeCl3+3NaOH=Fe(OH)3↓+3NaCl
红褐色沉淀
练习: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硫酸镁.硫酸锌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镁和白色的氢氧化锌沉淀。
MgSO4
+
2NaOH==Mg(OH)2↓+
Na2SO4
ZnSO4
+2NaOH==Zn(OH)2↓+
Na2SO4
课堂总结
碱的共性
1.(可溶性)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u(OH)2能使指示剂变色吗?
2.碱+酸=盐+水。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溶性)碱=盐+水
NaOH+CO
能反应吗?
4.(可溶性)盐和(可溶性)碱=新碱+新盐
Ca(OH)2+CuCO3能反应吗?
注意:
(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个条件,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
(2)第(4)条参加反的盐和碱必须都是可溶性的,且生成沉淀。
课堂练习
1、在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1~2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盐酸,直到反应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A.红色→无色→红色
B.红色→无色→无色
C.无色→红色→无色
D.无色→蓝色→无色
B
2、下列关于碱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碱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非金属氧化物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非金属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D.碱溶液只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B
课堂练习
3、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生成(
)
A.红褐色沉淀
B.蓝色沉淀
C.绿色沉淀
D.白色沉淀
B
4、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能否进行的是( )
A.
石灰石与盐酸
B.
Ba(OH)2+H2SO4
C.
Fe2O3+HCl
D.
NaOH+HCl
D
5、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
A.三氧化硫
B.二氧化硫
C.氧化镁
D.硫酸
C
课堂练习
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2)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反应。
3)硫酸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4)三氧化硫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O2
+
2KOH
=
K2CO3
+
H2O
2NaOH
+
Cu(NO3)2
=
Cu(OH)2↓
+
2NaNO3
Fe2(SO4)3
+
6NaOH
=
2Fe(OH)3
↓+
3Na2SO4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8、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所在:
1)SO2
+
2NaOH
=
Na2SO4
+
H2O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2)CuO
+
2NaOH
=
Cu(OH)2↓+
Na2O
NaOH是碱,一般只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而不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这个反应不能进行
3)3NaOH
+
FeCl3
=
Fe(OH)2↓
+
3NaCl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4)Fe+
2NaOH
=
2Na
+
Fe(OH)2↓
NaOH是碱,不能跟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反应,所以这个反应不能进行。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