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九上
化学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化学用语天天练
新知学习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
新课导入
解析
化学用语天天练
1.
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化学用语
天天听写
化学用语天天练
[答案]
解析
化学用语天天练
文字描述
精准表达
2.
请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下列问题的答案。
(1)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任意答出两个操作要点)?
[答案]
试管外壁要干燥;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任答两点,合理即可)
解析
化学用语天天练
[答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的末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装置连接好以后,在使用之前一般要进行什么操作?怎样进行该操作?
解析
新课导入
解析
知识点一 空气成分的发现
新知学习
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其中 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氮气
氧气
氧气
解析
新知学习
探究点一 空气的成分
[情景展示1]
阅读“空气成分”的卡通图。
1.
填写下列数据: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你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知学习
[问题探究]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知学习
[归纳提升]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知识点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新知学习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的燃烧,把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 消耗掉,使装置内的 减小。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气压
氧气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解析
新知学习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 。?
4.实验结论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氮气 溶于水,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难
白烟
解析
新知学习
?5.操作要点
(1)红磷需足量,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 ;?
(2)点燃红磷后 将其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3)待装置 后再打开弹簧夹。
立即
小
冷却
解析
新知学习
探究点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情景展示1]
解析
新知学习
[问题探究]此实验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知学习
[归纳提升]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物质(不能生成气体),导致密闭容器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密闭容器中,并利用所进入的水的体积来推知氧气的体积。因为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掉氧气,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所以可以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知学习
[情景展示2]
观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详见云资源)。
解析
新知学习
[问题探究]怎样准确描述该实验的现象?由此我们能得到哪些结论?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知学习
[归纳提升]
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
实验结论:(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解析
新知学习
[继续探究]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中测得的结果大于或小于
,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解析
新知学习
[归纳提升]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知学习
核心应用
例1
[2019·徐州改编]
某同学用如图2-1-2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中
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
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胶塞
核心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解析
新知学习
C.
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因瓶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造成橡胶塞从瓶口脱落
D.
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蜡烛,能够更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
A
解析
新知学习
[解析]若红磷不足,则氧气无法完全消耗,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燃烧匙应迅速伸入瓶中,防止瓶内气体受热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红磷燃烧时,应关闭止水夹,防止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小。
解析
新知学习
方法点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设计思路:
实验原理
①只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②不能生成气体
①气密性好(否则结果偏小)
②
药品足量(否则结果偏小)
①迅速塞紧胶塞(否则结果偏大)
②
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结果偏小)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红磷燃烧的现象
②
打开止水夹后的现象(得出结论的证据)
①关于氧气含量的
②关于氮气性质的
解析
知识点三 空气的成分
新知学习
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78%、氧气 、稀有气体
(包括 、 、 、氪、氙、氡等)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1%
氮气
氦
氖
氩
0.94%
0.03%
解析
知识点四 混合物和纯净物
新知学习
纯净物:只由 种物质组成,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由 种或 种以上物质混合
而成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一
两
两
空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物质
解析
新知学习
探究点三 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情景展示]
不同的“水”:海水、河水、雨水、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冰水和市售纯净水。
解析
新知学习
[问题探究]上述所列物质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怎样来确定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知学习
[归纳提升]纯净物和混合物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具体区分时不要被表面的一些字眼所迷惑,如洁净的空气、纯净的食盐水等均属于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知学习
核心应用
核心二 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C
例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汽水
B.
清新的空气
C.
冰水共存物
D.
牛奶
[解析]冰是水的固态,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
解析
新知学习
方法点拨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方法:
混合物
两种或多种物质
一种物质
纯净物
①空气
②洁净的空气
③自然界中的各种“水”
④各种饮料、调料
①氮气(N2)
②氧气(O2)
③二氧化碳(CO2)
④冰水共存物(H2O)
有没有固定的化学符号和性质
没有
有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的成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原理: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冷却后松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谢
谢
观
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