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附高东昌高中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合格)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答题)
一、选择题(总计3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
A.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推广先进技术
D.掠夺劳动力
福建布政使徐继畬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留心搜集外国事务和西人著述,撰成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孔子改制考》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大型浮雕,旨在肯定太平天国运动
A.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
B.追求合理的社会秩序
C.反抗帝国主义的精神
D.发展资本主义的实践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下列条款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
第一款 英国公使得驻北京……
第二款 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第三款 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
A.
《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019年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由港澳爱国人士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马首回到阔别一百多年的家园向世人昭示“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马首最可能流失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有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事件作了如下描述:“它不是清朝廷号令全国一致举办的活动”“旨在引进机器方面下功夫”“部分企业采用官督商办体制”。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有可能成为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白话文之可行。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万余人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此后,他参与发起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义和团运动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
B.社会阅历不同
C.时代观念不同
D.立场视角不同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当指
A.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十月革命
B.英法联军武力攻陷北京
C.“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某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清政府推行“预备仿行立宪”,我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是戊戌变法的再现
B.由资产阶级立宪派主持
C.没有实质性变化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小王同学想参加辛亥革命首义地举行的庆典活动,他可到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皇帝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那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中华民国成立
D.五四运动
右图刊物中提出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优胜劣汰”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民生”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罢免亲日官员”等口号,出自于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北伐战争
D、二次革命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出“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重要标志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前三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
江泽民曾亲笔题字“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指
A、南昌
B、广州
C、长沙
D、井冈山
“毛泽东是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纠正错误路线,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遵义会议
C、会宁会师
D、秋收起义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D.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依据时序与历史发展的逻辑,下列社会现象排列正确的是
A.私有制—剩余产品—早期国家—奴隶制
B.剩余产品—私有制—奴隶制—早期国家
C.剩余产品—奴隶制—私有制—早期国家
D.早期国家—奴隶制—剩余产品—私有制
造成早期古代文明呈现多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
C.宗教信仰
D.文化传承
某书中写道:“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四十次市民大会,讨论Polis的一切重要问题,通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其中的“Polis”是指
A.公民
B.政治
C.城邦
D.军事
右图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国家的疆域?
A.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
B.2世纪的罗马帝国
C.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D.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终结,中世纪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罗马帝国的分裂
B.日耳曼蛮族入侵
C.基督教的兴起
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分裂割据的局面,其中孕育着统一的力量。这股“统一的力量”主要是
A.
城市的兴起
B.
王权的扩张
C.
教会的分化
D.
庄园的解体
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其真正的含义是
A.城市的生活质量较高
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主
C.城市空气环境比较好
D.市民人身安全有保障
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文中省略的是
A.阿拉伯人
B.欧洲基督教徒
C.印度僧侣
D.奥斯曼土耳其人
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西方之间贸易的政权是
A.阿拉伯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
西班牙王国
培育出玉米、马铃薯等今天我们常见的农作物,并被称为“美洲的希腊”的古代文明是
A.玛雅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雅利安文明
D.印加文明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危机与新生(16分)
近代中国,侵略与救亡相伴,中国人经历了百年的探索,终于摆脱危机赢得新生。
1)完成下列提纲(在空格处填写重要历史事件,10分)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新生
(一)1839:天朝的危机
1)西方:英国率先完成
①
,开启全球殖民时代。
2)中国:
②
彰显御辱决心,却成英国侵略借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
③
。
(二)1919:革命的转折
1)西方:
④
(会议)拒绝中国收回山东的合理要求。
2)中国:
⑤
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若要进一步探究提纲(二)中“革命的转折”出现的原因,应选择下列哪三个视角?(选填字母,6分)
A.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E.新文化运动的宣传
民国初年(14分)
材料一:
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时报》(1912年)
材料二: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
——鲁迅《故乡》(1921年)
材料三: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新青年》(1916年)
材料四: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
N·佩弗《远东》
问题:
1)材料一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原因。(6分)
2)材料二、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4分)
3)请概括材料四的核心观点。(不得摘抄原文)(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初年的中国有何社会特征?(2分)
华师附高东昌高中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合格)答案
选择题(总计7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题号内)
1
A
2
A
3
C
4
A
5
B
6
B
7
B
8
A
9
A
10
B
11
A
12
D
13
D
14
D
15
C
16
C
17
C
18
C
19
A
20
A
21
C
22
A
23
C
24
B
25
A
26
B
27
A
28
C
29
B
30
D
31
B
32
B
33
A
34
C
35
A
非选择题(总计30分)
36.危机与新生(16分)
1)①工业革命
②虎门销烟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巴黎和会
⑤五四运动
2)B、C、E
37.
民国初年(14分)
1)政治方面,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取代了清王朝(2分)。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趋向平等、进步的变化(2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2分)
2)材料一认为“跪拜礼灭”,但材料二中体现跪拜礼依然存在。(2分)材料一认为“专制政体灭”,但材料三中体现不久袁世凯复辟帝制(2分)。
3)认为辛亥革命简单照搬美国政体,是不可能成功的。(2分)
4)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处于从帝制走向共和的转型期,进程曲折、艰难,呈现出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