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文档属性

名称 鱼我所欲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25 18: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目的要求
一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
性,历史的局限性和现实意义,
懂得拥护正义,坚持真理比生
命更重要。
二 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三 了解孟轲与《孟子》。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读准字音
恶 箪 蹴
乡 羹 妾
wù dān cù
xiàng gēng qiè
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
2、“得”通“德”,感激。
3、“与”通“欤”,“呢、吗”
4、“乡”通“向”,从前。
5、“辩”通“辨”,辨别。
提出主张——舍生取义
正面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
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第一部分
“义”重于生命,应舍生取义。
不食嗟来之食------人虽饥饿,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宁死不食。
不辨礼义接受万钟------指出为物欲所蔽是丧失了羞耻之心,对自己没有好处。
第二部分
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
义存于心
举 例 论 证
见利忘义
(正)
(反)
对 比 论 证
嗟来之食
1、行道之人
2、乞人
万钟之禄
1、宫室之美
2、妻妾之奉
3、所识穷乏 者得我
  按要求完成下列的语段分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本文选自《 》。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 )
   ②贤者能勿丧耳( )
3.将此段文字划分为三层(在文中标出)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5.此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有( )。
  6.“贤者能勿丧耳”,在《谈骨气》中孟子有几句话是论证“贤者”不失其“本心”的,这几句话是( )。
  7.请列举出历史上“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至少两位)
  8.根据文中的内容,回答出“所恶有甚于生者”指的是
鱼我所欲也
担心
辟通避,躲避
丢失
舍生而取义者也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舍义而取生,即不义
文天祥: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遭元军袭击,兵败被俘。文天祥面对元统治者的软硬兼施、恩威并用,毫不动摇,誓死不降。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28年 ,夏明翰由于叛徒的出卖 ,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押送到刑场时,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悲壮地牺牲了,时年仅28岁。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