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文档属性

名称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25 18:10:23

文档简介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一.教学目标: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善于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一声“老师好”是那么有激情,老师很高兴能来到你们班上课,为此我特意为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画一起来分享。
(出示龟兔赛跑、乌鸦喝水、刻舟求剑、拔苗助长等图片)
老师:你认识这些图片吗?
学生回答。
老师:你们真棒!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听说过或学过的,通过这些寓言故事你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注意观察图片的人或动物及图片含意。)
学生回答,投影提示。
寓言特点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通过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全班朗读。
3课题展示
老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它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位奴隶----伊索为我们带来的,它就是来自于《伊索寓言》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出示课题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二)赏析寓言
1.初读课文
老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这则寓言,
出示问题
了解宙斯、赫拉、赫尔墨斯三者之间的关系。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明确。
师:主要内容是赫尔墨斯微服私访目的是想搞一次民意调查,想了解自己在人间获得多大的尊重,结果大失所望。
  2.质疑阅读
那么他为什么会大失所望呢?
预设生:因为雕像者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老师:什么叫饶头?
板书:饶头
生:从注解中得知。
老师:哦,原来是赠品啊!他可是商人的庇护神,按理商人要好好供奉他的呀,怎么沦落成赠品了呢?
(生:因为他没有做到庇护神的职责,让商人很生气。
师:哦,原来是他没有做到庇护神的职责,让商人们很失望。那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神呢,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呢?)
或(生2:因为他爱慕虚荣,不被人重视。
老师:那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1:我从“赫尔墨斯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可以看出他妄自尊大,自以为是。
老师:你找到的是人物的什么描写?文章还有心理描写吗?
生2:还有“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这一句。
老师:“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赫尔墨斯仅仅是想知道吗?
(在人间受到怎样的评价和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这两句其实有什么区别?)
生:“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
老师:所以从可以看出赫尔墨斯是怎样的神?
生: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老师:你能读出他的这种心理吗?你觉得那些词要强调能更好地读出赫尔墨斯那爱慕虚荣,自以为是的心理。(想知道 多大 又是更)试一试。
生朗读。
老师:读的真好。那除了心理描写,文章对赫尔墨斯还有其他描写吗?
生:还有语言描写。
老师:对,文中有几处对赫尔墨斯的语言描写呢?
生:三处。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 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
出示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平稳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 得意
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 胜券在握
老师:赫尔墨斯此次下凡的目的是看自己在人间受到有多大尊重,那么他为什么首先问宙斯和赫拉雕像的价格呢?
生:他想与他们进行比较。
老师:当他知道宙斯雕像只值一银元时,他当时有什么表现?哦,笑了。那他笑些什么呢?(父亲只值一银元,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生:他觉得自己比爸爸强。狂妄的性格。
老师:那么如果你是赫尔墨斯,你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他当时心理展现出来吗?你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和神态。
生试讲。
老师:所以他问赫拉雕像的价格是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得意,自满。
老师:你能读读吗?(关注学生的肢体语言。)
老师:真棒!那么他问自己的雕像时又将是怎样的语气?
生:胜券在握。
老师:你能读读吗?
生:你也不错。
老师:其实想把握一个人语言,读出他的语气,我们先要读懂他的心理。
出示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试探地)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哦,一个银元!呵呵,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得意地)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骄傲地)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老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把握赫尔墨斯的心理把这篇寓言读一读,记住哦,要带上补白。(注意生有没有读出重音及语气)
生朗读。
老师:读得真不错,请全班同学来读一下。
全班齐读。
老师:我们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和神态描写分析得出赫尔墨斯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不务实际的神。
板书:爱慕虚荣
妄自尊大
不务正业

(三)激发想象,引导续写
老师:这样的一个神,当听到自己雕像只作为饶头白送时,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猜想一下?
生1:悲哀失落。
生2:反省自新。
生3:报复泄怒。
生4:自欺欺人。

老师:根据你地猜想,你能现场演示一下吗?
(引导加入适当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辅助表达。)
出示生1:悲哀失落。
生2:反省自新。
生3:报复泄怒。
生4:自欺欺人。

老师:老师选加了一些他的心理,(出示)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猜测的可能性情节发展进行续写,时间控制在5分钟。
老师:刚才老师在了解你们的写作情况时,发现好多同学写的很精彩,现在我请一部分同学读读他的佳作。
学生朗读。
老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老师:你写的真好。
(四)联系生活,拓展引申
老师:同学们续写寓言的能力真不错!我们说寓言就是用讽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读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后,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
出示:读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后,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
生1:做人不要妄自尊大,唯我独尊。
生2:做人不要爱慕虚荣,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生3:骄傲自大的人往往被人瞧不起。
生4:笑嘲弄别人的人自己往往被人所嘲弄,所以尊重别人其实也就是尊重自己。
生5: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客观对待自己的某种需求。

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往往是多方面的,这则寓言最后的一句说:这个故事适用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是本寓言的寓意。
出示
这个故事适用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告诉我们做人过于狂妄自大,爱慕虚荣往往是遭人轻视的。饶头就是对赫尔墨斯这种人的极大讽刺。
板书:讽刺
让我们齐读这则寓言的寓意吧!
(四)总结全文
老师:二千多年过去,生活中类似赫尔墨斯这样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依然屡见不鲜,也许是你,也许是我,也许是他……赫尔墨斯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伊索寓言》中得故事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它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值得我们回去好好品读。
边讲边出示。
(五)作业
老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品读《伊索寓言》,完成表格,交给你的语文老师。
(六)板书设计
爱慕虚荣
妄自尊大 ←讽刺 饶头
不务正业《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选自于《伊索寓言》,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与雕像者进行对话,通过赫耳墨斯的一笑二想三问,得出寓言的寓意。文章故事篇幅短小,情节性强,语言生动,所刻画的主要形象鲜明突出。能够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地思考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寓言起到了一个示范性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不久,充满了童真, 又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喜欢听小故事,而且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肯定,同时,在第二单元他们对寓言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有所了解。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中我把目标1作为教学重点,目标2作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于漪老师说过: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坎上。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在学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迹,效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在本堂课中我使用的教学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图片激趣法(2)朗读法(3)合作交流法(4)点拨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着重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龟兔赛跑,乌鸦喝水、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分别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你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寓言的特点,让新旧知识之间水到渠成的链接)
学生讲好之后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用幻灯片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待学生了解好寓言的相关知识后,展示今天的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二)赏析寓言
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这则寓言,出示问题
①了解宙斯、赫拉、赫尔墨斯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明确:赫尔墨斯微服私访目的是想搞一次民意调查,想了解自己在人间获得多大的尊重,结果大失所望。
2、质疑阅读
赫尔墨斯为什么会大失所望呢?此环节由这一个主问题贯穿,来达到探究人物心理的目的。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因为雕像者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明确“饶头”其实就是赠品,老师点拨,赫尔墨斯是商人的庇护神,怎么会沦落成赠品呢?引导学生深层次探讨赫尔墨斯是一个怎样的神。学生通过抓赫尔墨斯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探究他的心理。
此处着重通过赫尔墨斯的三句话来做文章。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句话,读出语气语调,更重要的是读出隐藏在话语背后的心理。比如,第一问“值多少钱”语气是比较平稳的,当他得知众神的首领宙斯也才一个银元时,内心已不再平静了。他不禁笑了起来,这个“笑”字意味深长,值得玩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他此时的心理活动。而当它知道赫拉的雕像也不过是贵一点而已时,早已心花怒放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已胜券在握。学生通过语言、动作探究出赫尔墨斯的心理,然后再读,老师再进行朗读指导,通过补白的方法,增加一些修饰性的词语,设置一些内心的独白,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不无实际的赫尔墨斯便呈现在读者眼前。
(文本是阅读的根基,阅读教学必须基于文本展开对话,而对话的关键就在于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新课程背景下,应激发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个性化解读。对赫尔墨斯的形象探讨正是基于此理论依据)
(三)激发想象,引导续写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老师接着追问:这样一个神当听到自己雕像只作为饶头白送时,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猜想一下?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尴尬不堪、悲哀失落、反省自新、报复泄怒、自欺欺人……老师选择其中的一些心理,请同学们进行续写,写好后选择其中一两位同学的成果与大家进行分享。
(这一环节其实是对本文难点的突破,学生通过续写的方式,其实是对本文的一个升华,更是对赫尔墨斯进行一个深刻的解剖)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我们说寓言就是通过假托的故事来寄予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一千个读者也必将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你能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
学生得出的体验的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肯定。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它来源于生活,又必将回归到生活中去,这正体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想统一的特点。)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老师:二千多年过去,生活中类似赫尔墨斯这样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依然屡见不鲜,也许是你,也许是我,也许是他……赫尔墨斯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伊索寓言》中得故事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它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值得我们回去好好品读。
今天的作业就是品读《伊索寓言》,完成表格,交给你的语文老师。
(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再次升华,而有指向性的阅读,则更能让学生目的明确,学有所获)
(六)板书
最后,我来说说板书设计:
爱慕虚荣
妄自尊大 ←讽刺 饶头
不务正业
板书遵循简洁直观的原则,同时也是整个教学流程的体现,我的板书正体现这一点。(共20张PPT)
1.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 以是动物。
2.通过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思考:
了解宙斯、赫拉、赫耳墨斯三者之间的关系;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多少钱?”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 多少钱?”
于是问道:“ 多少钱?”



这个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试探地)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哦,一个银元!呵呵,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得意地)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骄傲地)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生1:悲哀失落。
生2:反省自新。
生3:报复泄怒。
生4:自欺欺人。

根据我们刚才猜测的可能性情节发展进行续写,时间控制在5分钟。
读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后,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
这个故事适用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二千多年过去了,生活中类似赫耳墨斯这样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依然屡见不鲜,也许是你,也许是我,也许是他……赫尔墨斯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许《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它仍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值得我们回去好好品读。
谢谢!透彻、流畅、厚实
《伊索寓言》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感谢教研室为我们提供了团体赛课这个平台,下面我针对我校苏老师的课进行点评。《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可以说每个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受过她的熏陶。今天我们上的课《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是选自于《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听了苏老师的课,我内心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透彻、流畅、厚实。
透彻
所谓的透彻就是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烂熟于胸,既把握了全局,又捉住精髓。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依据。本节课教师把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作为教学重难点,目标明确、恰当,从而使师生双边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同时教材的内容不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地全部编排设计,教师明文体特点,抓住文本中对赫尔墨斯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特别是对“笑”字的理解,藏在细节中的魔鬼大白于天下,使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得要领。这样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二、流畅
所谓流畅是指教学过程和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情境导入、赏析寓言、激发想象,引导续写、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等环节,环环相接,丝丝入扣,步步向前推进。在推进教学过程的同时教师让我们看到了本节课的亮点:
首先,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在导入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创设情境,以学生熟知的龟兔赛跑,乌鸦喝水、拔苗助长、刻舟求剑故事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因而后面教师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法读出赫尔墨斯心理活动时,学生跃跃欲试,有地学生用语气表现,有的的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和对形象的认识,当然在分析赫尔墨斯问赫拉的价格和当他听到自己的雕像是白送时,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他会有怎样的肢体语,学生也乐于尝试,学生说:“他把头微微仰起,抬得高高的,”更有学生说:“当时赫尔墨斯杀气十足、摔门而去、自欺欺人等。”学生尝到了活动的乐趣,身心的舒展,情感的释放言,当然尽管学生的朗读、表演不是全部到位的,但学生的个体化创意得到展示,这其实也是新课标的所强调的,教学要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其次,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坚持“授之以鱼”
课改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这首先表现在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朗读指导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把握人物,进入角色,充分朗读;在揣摩人物心理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展示神情、肢体语言;学生的读说练在时间上绝不少于20分钟。其次对本课学习的启发和教育,教师让学生说自己真实地体验,不拘泥守旧,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将学生看做是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学生的不应是鱼,而是捕鱼的方法,在朗读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学会注意重音、学会揣摩心理,以补白的方式指导朗读,所以本课堂学生的朗读很到位,学生一次读不好,教师继续引导,再读,直至读好为止、同时在续写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当赫尔墨斯听到自己是白送的时候是会有怎样的表现,猜想的神态、动作等时,让学生充分的谈想法,然后出示:自欺欺人、悲哀失落、反省自新、报复泄怒等,为学生的写作找到突破口。这就改变了原来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
厚实
厚实指教师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课程来源于生活,教师又让其回归于生活。一个读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你能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一石千层浪,对人类灵魂的拷问。有的学生说:“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能看扁自己。”有的学生说:“不要管别人,只要把自己做好。”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把短文读长了,把书读厚了。
谈了这么多,当然我们的课堂有很多的不足,如在赏析寓言时,学生概括内容很到位,教师却依然徘徊在自己的教学流程中,这就考验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同时在最后时间的把握上也说明了这一点,时间多出两分钟。说实在我们很少参与这样的教研活动,因为学校、因为学生、更因为自己,在磨课的过程中很是纠结,上什么、怎么上,当时我们还想把课提升到对在对当权者进行当头棒喝,因为怕驾驭不了所以就删去了。在这里更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多多指教。如何有效地运用文本进行学法指导
------初中《赫尔墨斯与雕像者》的教学课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人们常常忽略它,然而它的价值并不亚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希腊神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荷马史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悲剧。寓言主体以拟人化的动物,普通人以及神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生动的小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的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篇寓言的讽刺意味极浓。赫尔墨斯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于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雕像者说出了跟他的希望完全相反,使他极为难堪的话。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课文通过对赫尔墨斯的个人形象的分析及他的遭遇得出寓意,这篇文章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所以就针对寓言情节得出寓意来教学其实半个课时绰绰有余,如何能通过简单的寓言挖掘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本文是寓言,而寓言是作者根据现实的需要想象出来的,而寓意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有不同的理解,那么通过一个例子引出更多的寓意,一则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二则通过改写或续写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确立了,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读出寓意作为本课的重点,二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则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达成目标,我们一起围绕“如何有效地运用文本进行学法指导”这个主题,以《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为内容,进行了课例研究。现拟用“如何有效地运用文本进行学法指导”为题,把设计、实录、研讨、反思等一系列过程予以呈现,旨在与同行们交流与探讨。
第一次教学设计实录
(一)情境导入
老师:(出示狐狸吃葡萄,龟兔赛跑,狐狸与乌鸦等图片)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几张可爱的图画,你知道它们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吗,那么你还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1:狐狸吃葡萄,龟兔赛跑,狐狸与乌鸦。
生2:刻舟求剑,
生3:叶公好龙。

2.知识回顾
老师:你能讲讲寓言有哪些特点吗?
生1:简短的故事能讲一个道理。
生2: 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有时也有人。
学生回答,投影提示。
寓言是以讽喻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通过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老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一生朗读。
3课题展示
老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它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奴隶伊索为我们带来的,它就是来自于《伊索寓言》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出示课题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二)赏析寓言
1.初读课文
老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则寓言,思考: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宙斯、赫拉、赫尔墨斯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思考,明确。
生1:本文讲了赫尔墨斯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所以下凡去民意调查,结果让自己大失所望。
老师:你讲的真好,充分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那第二个问题呢?
生2:他们是一家人,宙斯是众神之王,赫拉是天后,赫尔墨斯是他们的小儿子。
2.质疑阅读
老师:如果你是一名顾客,你愿意买赫尔墨斯的雕像吗,为什么?
生1: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所以我不买。
生2: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如此狂妄的人我不买。
生3:我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可看出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所以我不买。
老师:同学们讲得真好。文中写赫尔墨斯的几次问话都有提示语,讨论一下,三次发问的提示语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1:第一次发问的提示语是\'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第二次发问的提示语是\'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第三次发问的提示语是\'后来,赫尔墨斯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
第一次发问的提示语比较平静,写出赫尔墨斯试探的心理;
生2:第二次发问的提示语着意写了赫尔墨斯的表情,表现他在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后,对自己雕像的价格满有把握的心理,写出了他骄傲的特点。
生3:第三次发问的提示语写出赫尔墨斯自以为他的雕像价格要比宙斯和赫拉都高的狂妄心理,写出了他的虚荣心。
老师:提示语的变化不但使文章的语言活泼,而且也使人物的形象更生动,性格更鲜明。大家讨论这则寓言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生1:做人不要妄自尊大,唯我独尊。
生2:做人不要爱慕虚荣,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生3:骄傲自大的人往往被人瞧不起。
生4:笑嘲弄别人的人自己往往被人所嘲弄,所以尊重别人其实也就是尊重自己。
生5: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客观对待自己的某种需求。
老师: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往往是多方面的,这则寓言最后的一句说:这个故事适用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是本寓言的寓意。告诉我们做人不能狂妄自大。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情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寓意。
3小组合作探究
老师:那么,现在你知道寓意是从何而来?如果我把情节稍变一下,寓意有没有变化?出示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圆。”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尔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生:这故事适合那些有自知自明的人。
(三)想象续编
老师:赫尔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之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呢?
出示
请同学们续写情节,并思考情节续写后寓意的变化。
续写提示:A愤怒报复 B悲哀失落 C反省自新 D尴尬不堪 E自欺欺人
老师:刚才老师在了解你们的写作情况时,发现好多同学写的很精彩,现在我请一部分同学读读他的佳作。
学生朗读。
老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老师:你写的真好。
(四)总结全文
老师:同样的情节,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寓意,情节的稍加变化又可以得出新的寓意,寓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多姿多彩,希望今天这堂课是开启《伊索寓言》的钥匙,让我们走进它那妙不可言的广阔世界。
同事研讨:在研讨过程中,同事们都认为我抓住了不同角度作为难点进行教学,把短文进行引申到多方面的启示,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课文中能以要不要买赫尔墨斯的雕像作为石子,投进学生中,放开让学生讨论思考,很大胆但有很冒险,大胆是可以体现老师对文本的吃透,体现老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体现老师课堂的教学机智;冒险的学生的回答是千奇百怪的,如当时就有学生提出:既然是绕头,白要白不要。还有学生提出:买来放在家里也好或我没钱此类的话,上课为了这些而引入主题,不同的班级学情不一样,有的班级这个问题提出是对教学的一个阻碍。在分析赫尔墨斯人物形象没有分析到位,只是蜻蜓浮水,以至于到最后续写时没有精彩处。
自我反思:这堂课我抓住了要从个人的不同体验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寓言,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已课文为起点,但是在分析赫尔墨斯的形象时,发现学生并没有我想象中一眼就可以看出的能力,这是我忽视初一孩子的稚嫩的缺陷,因为分析是讲到那就分析那,以至于文章被分割成多段,学生就听得雨里雾里,到最后的续写就显得牵强了,这堂课就没有出彩处,反而肤浅了。所以这堂课整体来说还是有蛮大的修改空间的。
在上述教研组研讨评析、各位同事的建议的基础上,本人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有了第二次的教学设计。具体的上课实录如下:
【实录与研讨】
第二次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出示狐狸吃葡萄,龟兔赛跑,狐狸与乌鸦等图片,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几张可爱的图画,你知道它们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吗,那么你还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你能讲讲寓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1: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生2:乌鸦喝水
生3:龟兔赛跑
生4:还学过刻舟求剑,拔苗助长,叶公好龙
生5:掩耳盗铃,南辕北辙,郑人买履
师:同学们真棒啊,知道这么多的寓言故事,那你知道这些寓言故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
生1: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生2:写了一个故事
师补充:这些故事是长还是短呢?
生:短小
师出示投影,知识回顾
学生回答,投影提示。
寓言是以讽喻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通过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学生朗读。
3课题展示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它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奴隶伊索为我们带来的,它就是来自于《伊索寓言》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出示课题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用图片进行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既然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那么我们在选择图片的时候可以用一些人物故事的,也可以用一些动物的,这样给学生印象更直观、深刻些
(二)赏析寓言
1.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则寓言,幻灯片出示思考题目: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宙斯、赫拉、赫尔墨斯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思考,明确。
生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店,他先问宙斯的雕像值多少钱 ,再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最后问自己的值多少钱,结果发现自己只是被当做饶头白送。
师:概括故事内容,你能偶更简洁点呢?什么人干什么事情,结果如何交代出来就可以了。
生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结果大失所望。
师:真聪明,一点就通!那么宙斯、赫拉、赫尔墨斯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宙斯是希腊神话里神的首领,赫拉是宙斯的妻子,赫尔墨斯是他们的儿子
师:对,很聪明,我们从课后注解1知道了宙斯就相当于我国神话里的天帝,赫拉是天后,赫尔墨斯就是他们的儿子。
在引导学生回答上注重方法指导,做的不错。先概括故事内容再去了解人物关系,不太符合逻辑,两个小问题可以调换次序来问更有利于学生准确获取信息。
  2.质疑阅读
如果你是一名顾客,你愿意买赫耳墨斯的雕像吗,为什么?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后作出自己的决定.
生在下面热烈讨论中,师在旁询问,并关注生讨论动态。
生1:我不买赫尔墨斯,因为他是作为饶头白送的,我干嘛要买呢?
师:哦,白送的呀!
生2:我买赫尔墨斯的雕像,因为他便宜。
生3:我也买,因为买两个可以送一个。
生4:我不买,买来没什么用
……
师愕然,有些不知所措
很显然,学生的答案超出了老师的预设,有点不着边际,而老师又未能抓住主问题来追问,这里的你愿意买赫尔墨斯的雕像吗实际上问的是你愿意掏钱单独买吗?学生在回答时其实已经偷换了话题,而老师又没有及时反映过来,因此造成了课堂有点混乱的局面
师接着问:赫尔墨斯为什么要来到凡间呢?
生: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得到多大的尊重
师:他“想知道”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什么?
生:一片寂静
师: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是怎样的评价”呢?有变化吗?
生:他以为他可以得到很大的尊重
师:想知道其实是赫尔墨斯的心理描写,文章还有地方写到赫尔墨斯的心理吗?
生:赫尔墨斯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师:文中除了心理描写外,还有什么描写?
生:语言描写
师:哪几句?
生:值多少钱? 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这个值多少钱?
师:他为什么先问宙斯,再问赫拉,最后才问自己的呢?
生:因为宙斯是他的父亲,赫拉是他妈妈
师:仅仅是因为这个吗?
生:宙斯是神的领袖
师:那先问他们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想和他比一下
师:他敢和最高的神比,这可以看出赫尔墨斯什么样的性格?
生:狂妄自大
师:当他听到宙斯的雕像才一个银元时,他笑了,这个笑有隐藏着什么心理?
生1:得意
生2:嘲笑
师:这个笑很有意思的,我们好好体会下,笑的背后赫尔墨斯的心理
生:无语
师:当赫尔墨斯得知赫拉的雕像也才是贵一点而已时,他又有怎样的心理?
生:特别高兴
师:为什么那么高兴呀?
生:他觉得他一定比宙斯和赫拉的价钱高啊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是商人的庇护神啊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赫尔墨斯什么特点?
生1:爱慕虚荣
生2:自以为是
师:让我们有感情的读课文,读出语气语调
此处是本文的重点,但是老师的解读流于表面,分析的并不到位,比如,文中的这个笑字十分值得推敲玩味,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笑背后的心理呢?应该让学生多读读,多交流,用自己的话来补白,使文章更加丰满起来。学生对赫尔墨斯的认识尚不够深刻的情况下,是根本读不出他的心理的,也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制造了阻碍。
师: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则寓言带给你的人生怎样的启示?
生:这个故事适用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师:这是本寓言的寓意。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情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寓意。你们有哪些启示?
生1: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就不要自以为是
生2:做人不能爱慕虚荣
生3:要 尊重别人
……
学生局限于课文的寓意,走不出来,得到的启示缺乏个性。究其原因在于上一环节对人物的感知不够深入。
师:寓意来自文章的情节,如果我把情节稍变一下,寓意有没有变化?
出示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圆。”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尔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
师:寓意发生变化了吗?
生1:变了,这样改说明赫尔墨斯还有点自知之明。
生2:说明他谦虚。
师:我们能否学习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方式说出来?
生: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谦虚有自知之明的人。
(三)想象改编
情节稍加变化,就会有新的寓意,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那么现在同学们来试试改编此文,看看能得出什么寓意呢?
出示
思考你想表达什么寓意?根据你的寓意请对课文进行改编或续编。
学生在想象改编故事的时候,几乎完全脱离了人物形象,天马行空,而很多人的寓意也是牵强附会,这样的改编或续写不是对课文的拓展,是游离,显得意义不大,而且不合逻辑。这说明前面的分析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
同时研讨:
这一节课与第一节课相比改动的地方不是太多,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预设之外的东西,让老师有点措手不及。使教学陷入了一些尴尬的境地。而在对主问题的引导方面,分析的还是不够透彻,为后面的教学环节造成了阻碍,课堂呈现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的清楚。经过我们认真谨慎的讨论,决定作如下修改:
情境导入的图片由单纯的动物换成既有动物又有人物的图片,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在学生得出寓言的基本特点之后由学生通过猜读的方式引出本课的课题
主问题“如果你是顾客,你愿意买赫尔墨斯的雕像吗?”删掉,直接由本文的主要内容得出后,追问学生赫尔墨斯为什么会大失所望呢?学生通过探讨原因进入文本的分析。
在分析的时候抓赫尔墨斯的心理描写,进行补白,特别是对人物的语言进行朗读的指导,抓关键词语,语气语调,重音等方法,让学生能更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特别是对“笑”多加体会揣摩,学生可以配合神情动作来领会。教师最后把补白的话语填进去,学生可以配合神情动作再次朗读。力求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的更加深入,为后面的环节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分析赫尔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只作为饶头白送时的表现时,鼓励学生不光用语言,还可以配合神情动作,更加活灵活现。
【实录与研讨】
第三次教学设计片段实录
教学过程:
  2.质疑阅读
那么他为什么会大失所望呢?
预设生:因为雕像者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老师:什么叫饶头?
生:从注解中得知。
老师:哦,原来是赠品啊!他可是商人的庇护神,怎么沦落成赠品了呢?
(生:因为他没有做到庇护神的职责,让商人很生气。
师:哦,原来是他没有做到庇护神的职责,那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神呢,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呢?)
或(生2:因为他爱慕虚荣,不被人重视。
老师:那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1:我从“赫尔墨斯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可以看出他妄自尊大,自以为是。
老师:你找到的是人物的什么描写?文章还有心理描写吗?
生2:还有“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这一句。
老师:“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赫尔墨斯仅仅是想知道吗?
(在人间受到怎样的评价和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这两句其实有什么区别?)
生:“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
老师:所以从可以看出赫尔墨斯是怎样的神?
生: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老师:你能读出他的这种心理吗?你觉得那些词要强调出来呢?试一试。
生朗读。
经过第二次讨论后的调整,老师在这里更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抓关键词语的重读,在品读中揣摩出了赫尔墨斯的心理。更自然流畅。
……
老师:所以他问赫拉雕像的价格是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得意,自满。
老师:你能读读吗?
老师:真棒!那么他问自己的雕像时又将是怎样的语气?
生:胜券在握。
老师:你能读读吗?
生:你也不错。
老师:其实想把握一个人语言,读出他的语气,我们先要读懂他的心理。
出示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试探地)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哦,一个银元!呵呵,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得意地)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骄傲地)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老师:请全班同学来读一下。
全班齐读。
老师:我们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和神态描写分析得出赫尔墨斯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不务实际的神。
此处老师引导的很到位,而且通过幻灯片展示补白的内容,学生对于赫尔墨斯的认识更加深入,为后面的续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激发想象,引导续写
老师:这样的一个神,当听到自己雕像只作为饶头白送时,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猜想一下?
(生1:尴尬不堪。
老师:你能针对他的这种心态讲讲他会有怎样的神态或动作反应吗?
生2:悲哀失落。
生3:反省自新。
生4:报复泄怒。
生5:自欺欺人。)

出示 生1:尴尬不堪
生2:悲哀失落。
生3:反省自新。
生4:报复泄怒。
生5:自欺欺人。
老师:老师选加了一些他的心理,(出示)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猜测的可能性进行续写,时间控制在5分钟。

由于上面的分析十分透彻,铺垫的很到位,学生的思路打得很开,而且改变了之前纯粹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学生通过表情动作的配合,生动形象。而且整个流程下来又水到渠成的感觉。
同事研讨:本节课在前面几节课的不理想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矛盾的纠结在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争取亮点。前两次对于赫尔墨斯形象分析的时候,教师找不到突破口,让赫尔墨斯这个让人讨厌形象呈现不出让人憎恶的感觉,经讨论一致认为,首先在在时间上保证让重点部分有充足的时间去赏析,这是硬性规定,那么有米还不行,必须要有学法的指导,必须突出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特别是笑的微妙之所在)、语言描写,都说语文贵在读,那么通过朗读或许能凸显人物形象,于是尝试着用朗读,发现指导语调、语气,更为重要的是重音,如心理描写的第一句突出(想知道、多大)这两词语,还真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还真看到了赫尔墨斯狂妄自大的丑陋嘴脸。欣喜之余,其他的依样画葫芦,然而文中的笑还有问话还是火候不够,于是又想到用补白的方式来进行,在文中四处地方补白:(试探地)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哦,一个银元!呵呵,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得意地)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于是(骄傲地)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改了后让学生充分的朗读,个别读,齐读,人物形象还真是跃然纸上。
【实录与研讨】
第四次教学设计片段实录
教学过程:
……
师:了解了三者的关系后,今天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他什么故事?
生1:赫尔墨斯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发现自己只是被人当做饶头,大失所望.
师: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2:赫尔墨斯本想和宙斯、赫拉作比较,最后发现自己不值钱
师:他到底是咯怎样的神呢?为什么不值钱?
……
生1的答案其实已经很完美了。教师可以直接由“饶头”切入,饶头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被当做赠品?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神呢?课堂的生成是不可预设的,因为面对的学生不一样,所以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要灵活应对生成。
……
师:当赫尔墨斯发现自己只是被当做饶头时,会有怎样的表现?
生1:生气报复
生2:他的脸唰的一下白了,然后变红,然后又变青了,他气急败坏,甩门而去。
生3:他自欺欺人
生4:他恼羞成怒
师:恼羞成怒的赫尔墨斯会有哪些行为表现呢?
生:他破口大骂店老板,砸了他的店,毁了雕像,扬长而去
师:太精彩了,想象十分符合赫尔墨斯的性格
……
前面的补白做的很好,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了启发,再加上对补白的朗读,学生的思路打的很开,对赫尔墨斯的表现进行想象合情合理。这说明老师的引导师成功的。
教学反思:第一次亲密接触磨课,历经四五天的磨课,感慨颇多,明白磨课下面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反复推敲,琢磨才能出一堂好课,细细数来,它的好处还真不少呢:
一、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老师在试教的过程中,常常发现相同的提问,不同的班级学生给出的回答会有不一样的深度和广度,由此意识到:能力通常不是单一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
新课标十分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磨课中,我们能够从试教者提供的多种教法中认真思考并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有了可比性、选择性的情况下,更能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
二、有利于教师细致解读文本
其实平常我们教师上课,因为学生、因为自己,和文本的对话是其实不是那么的深入,然而对文本的解读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是师生、生生对话的基础。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信息是多方面,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细致解读也就完成了教什么,这是打开课堂的钥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通过解读,设置恰当的目标,合理重难点,从而使师生双边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那么就不会出现巧媳难为无米之吹的尴尬局面。磨课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细致的解读文本。
三、、有利于团队整体性的提高
每次研讨,老师们都高度集中注意力,仔细倾听其他老师的每一条意见,深怕漏掉一条对自己有用的,非常谦虚的接受大家的不同见解,然后加以分析、修改、提高。而每个参与的老师也都抱着高度的责任感和难能可贵的参与意识,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层面,谈自己的个人意见,并提出了很独到的见解,抛弃了以前评课过程中只讲好话,少讲坏话的不良习惯,大家讲出自己的真心话,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共同提高。教学还能相长,更何况我们老师之间的真诚互助?
“一人上课,多人受益”,这是我们对磨课优势的概括。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地收获,我们正是在“磨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