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株紫丁香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语文
2年级:二年级上册
3所用教材: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5课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尊敬老师的心愿;认识“株、踮”等8个生字,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内容分析:本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诗的想象是丰富、美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3、学情分析:本班学生41人,师生共同学习了一年多,彼此融洽。此时正是教师节过后,学生对老师感激很深,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尊师教育。学生识字不多,识字有难度,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识字。学生阅读能力也不高,课堂上要创造多种形式的读。
4、设计思路:用课件导入,渲染情感;在阅读中识字,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情境渲染,启动情感5分钟 放录像。某教师节庆祝活动:只见舞台上一位青年女教师唱起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台下许多教师都滴了眼泪,这时,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眼睛也湿润了。师(声音有点颤抖):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录像中看节目的教师为什么哭了吗? 学生观看录像,谈感想。 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情感的话语,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课件引入,揭示课题 5分钟 课件出示:紫丁香 师:这是一种花卉的名称,这种花大家见过吗?没见过,那你能根据它的花名猜想一下它的名称是怎样的吗?师:对,就是丁香花,不过丁香花有白丁香,也有紫丁香。师: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那样呢?大家看——(出示紫丁香图片)2、师板书:一( )紫丁香师:我们平时一般说一( )紫丁香。3、师补齐板书:一株紫丁香师:谁来读读这个字“株”? 师:那这株紫丁香又是种在哪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诗歌——《一株紫丁香》。课件朗读。 学生发表看法。 低年级的学生接受新事物比较直接。紫丁香,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没有见识过,怎么办 教者在此运用了“猜谜”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当“水到渠成”之时,播放紫丁香的图片,学生心中对紫丁香更加趋于喜爱,为下文“研讨”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自读诗歌,检查反馈 5分钟 师:现在老师就请5位小朋友来读,其余小朋友听好,用笔做必要的记录,看看他们是不是将诗读通读顺了。学习“踮”字。并用脚试试。师:这就是“踮起脚尖”。生2、3、4、5各读一节。师:想对他们说什么吗?老师让学生再读。师:比上次好多了。看来要想读熟练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做“踮”的动作。3、学生互相提建议。 教师让学生先听读,初步感知了朗读的美妙,激发出阅读的兴趣之后,趁势提出阅读的要求,这就是真正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赏读课文,交流情感 25分钟 (一)学习第1节 5分钟师:你知道这株紫丁香是种在哪的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第一节。师:你为什么读得那么轻?师: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有你这样的学生是一种幸福。还有谁也来读一读?师: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你们几个乖巧的小伙伴,手里拿着紫丁香。师:踮着——师:一步一步轻轻悄悄地——师:生怕——师:你轻轻地扒开泥土,挖个——师:他轻轻地把紫丁香插在师:然后你们把泥土轻轻地盖上,压平,这就是在——(师板书:栽)(一起读第一节)。(二)学习2—5节 20分钟师:孩子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每人朗读一节,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想让花儿为老师做什么?你怎么想的?再把你的想法感受融进朗读中。全班交流:师:你们知道孩子们的心愿了吗?他们想让紫丁香给老师做些什么?师:“疲劳”还可以说是——师:你们认为老师一天辛苦吗?老师一天要做些什么? 师:(饱含深情地述说着)“沙沙,沙沙,多美妙的声音,假如那就是孩子们的歌,会是哪些歌呢 ” 师:(面带微笑)你们的歌真是太美了,听着这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老师的头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老师也不觉得疲倦了。 师: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一声感谢,说一句什么样的感谢话? 师:夜深人静,只有紫丁香陪伴在教师窗前。可是那满树盛开的小花是多么美丽,真像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花儿对着老师,仿佛孩子们围着老师微笑着说话呢!同学们猜一猜,“小笑脸们”会说些什么呀 师:张开我们的笑脸,用我们的朗读把感谢送给敬爱的老师吧! 师: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你也想说说吗 师:是呀,孩子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老师说,可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还在辛勤工作的老师呀,您该休息了,这时,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又香又甜的梦 师:对呀,老师梦到你们长大后个个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能让老师也做一个这样又香又甜的梦吗 请小朋友们齐读课文。 1、学生根据老师问话回答。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生自读,小组交流。4、师生交流。5、说话练习:老师,我想对您说6、学生自由发言。7、学生齐读课文。 低年级学生因为自身的知识与认知能力所限,所以不能从理性上感受课文的内容。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创设出一定的情境再进行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的意思,在阅读中获得了思想启迪。]此环节的设计根据低段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热衷于一件事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提高了阅读效果。]教师一会儿“感激地述说”,一会儿“饱含深情地述说”,一会儿“面带微笑”……以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四、教学反思
1、阅读最终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师生彼此走入了对方的心灵,孩子们对老师的工作更理解了,对老师也更尊重了。在培养情感的同时,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知识,发展了思维能力,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达到了情智的互长。
2、教师在情感培养、朗读训练等方面很有特色。
3、个别学生预习不够,感情没有充分激发,发言少,朗读少。因此关注学生课后学习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