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
1.下列关于萍浏醴起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由徐锡麟领导,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②袭取镇南关,弹乏而败
③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④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021山东临沂兰山区期中]邮票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既是历史的记载,又是现实的纪念。方寸之间浓缩大千世界。对如图邮票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历史上也称这次起义为“辛亥革命”
B.这次起义的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C.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黄兴
D.这次起义发生在广州
3.[2021江苏扬州高邮市期末]孙中山在总结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时说:“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下列对黄花岗起义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C.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D.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知识点2
武昌起义
4.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此则日记最可能记于
(
)
A.1895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49年
5.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主要力量来自
(
)
A.工人
B.农民
C.地主
D.新军
6.1911年10月11日,某城贴满了告示,上面写道:“今奉军政府命,告我国民知之:凡我义师到处,尔等无用猜疑……建立中华民国,同胞其毋差池…”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军政府”指的是湖北军政府
②“军政府”的都督是孙中山
③“某城”指的是湖北武汉
④“某城”指的是江苏南京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林伯渠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8.[2020四川泸州中考]学者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推动了思想解放
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2020河北邯郸丛台区一模]下表是部分辛亥英烈的信息表,据表格信息可知三位辛亥英烈的共同点
(
)
A.家境富裕
B.都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留学海外
D.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2.[2020河北承德双滦区期末]1911年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面对搜捕,革命党人群龙无首,无奈之下,几名士兵仓促举事,首义成功。材料表明
(
)
A.没有这次爆炸就没有武昌起义
B.武昌起义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C.孙中山亲自领导了武昌起义
D.武昌起义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3.[2020广东佛山顺德区期末]有学者认为:“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大起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相比较,辛亥革命的斗争场景并不是特别的壮观与惨烈,但它的历史地位与意义却不同寻常。”材料中的“不同寻常”指的是
(
)
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辛亥革命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4.[2020山东聊城中考]“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
)
A.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5.[2021山东烟台期末]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材料现象反映出
(
)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6.[2021山西月考]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涌现
D.自然经济解体
7.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追忆100多年前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是
(
)
A.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8.[2021河南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与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世界。
材料二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辛亥革命”是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
材料三
著名史学家张海鹏指出: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把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胜利,是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1)依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两位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反清斗争。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江苏宣布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武昌起义前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并概括这些起义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对革命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1.B
徐锡麟领导的是安庆起义,①错误;②指的是广西起义;③④所述与萍浏醴起义相符.故选B
2.A
观察邮票可知,该邮票反映的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由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4月,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故选A
3.C
由所学知识可知,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A、B、D都是黄花岗起义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
由“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可以判断,这则日记记载的是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故选C。
5.D
观察图片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D符合题意。
6.B
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1911年10月11日”“军政府”由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并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①③正确.故选B
7.A
由材料“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重大.故选A8材料信息“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等,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C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B
据表格内容可知,宋玉琳家境富裕程良家境贫寒,排除A;从表格中只能看出石德宽曾留学日本,看不出其他人的受教育情况,排除C;D项从表格内容中无法得出。据表格内容可知,三位辛亥英烈都加入了同盟会,说明他们都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故选B
2.B
由材料“不慎爆炸”“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面对搜捕几名士兵仓促举事,首义成功”可知,武昌起义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故选B
3.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往的农民战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都跳不出封建君主专制的范畴,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B
4.材料“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因此C正确。
5.B
材料“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影响非常有限.故选B
6.B
由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加剧及清政府腐败无能,造成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这使得这一时期的人们投身到挽救民族危亡中,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的独立解放联系在一起.故选B
7.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排除A;戊戌变法未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C;戊戌变法未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D。戊戌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故选B
8.
【答案示例】
(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遭遇侵略,救亡图存运动兴起;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迫切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都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言之成理即可)
(3)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题思路】
(1)依据材料一中的“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与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世界”及所学知识可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遭遇侵略,救亡图存运动兴起;维新变法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迫切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2)对比材料二中的“辛亥革命’是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和材料三中的“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可知,两位史学家都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9.
【答案示例】
(1)原因:群众基础薄弱;发动起义的条件不够成熟;领导不力。作用: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斗志,使更多人投身反清斗争。(2)问题:旧官僚投机革命。影响:旧官僚乘机控制政权,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隐患。
【解题思路】
(1)第一小问,根据“群众基础薄弱”“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等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更多的人投身反清斗争”概括。
(2)根据“巡抚……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可知,旧官僚混入革命阵营,这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