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1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检测)--八年级历史上(部编版)单元课时提优自测卷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卷21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检测)--八年级历史上(部编版)单元课时提优自测卷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9 10:3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次运动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据此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
A.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B.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对西方文明,经历了一个从最初对西方科学和民主的崇拜到对欧洲列强痛恨的理性批判的过程。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运动的发展
3.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历史的言论,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②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③今日之中国,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全,小变仍亡
④今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4.中国近代的“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与“民主、科学”三种思想的共同点包括
(
)
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②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③具有进步的爱国意义
④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⑤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下面历史事件中,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成为事件中心的是
(
)
①戊戌变法
②新文化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武昌起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如图漫画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京汉铁路大罢工
D.戊戌变法
7.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标志。依据是
(
)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
D.运动有商人参加
8.如图《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是《革命火种》。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该封面内容
(
)
A.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B.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
C.明确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D.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
9.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
)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10.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这三者而言,最重要的条件是
(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二、非选择题。(2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18年,《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创刊,陈独秀、李大钊担任主编。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任答一点即可,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3)综上所述,谈谈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
1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介绍,回答问题。(12分)
图1: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等地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各地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13位代表出席。代表们商讨了会议的任务和议题。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当天会议被迫中断。
图2:1921年7月31日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10时左右,代表们先后到达嘉兴车站,之后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画舫继续举行会议。南湖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等内容。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最后,会议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为了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1959年仿制了一条中共“一大”开会的游船(当年南湖的游船已经在抗战时期绝迹了)。这条中共“一大”纪念船被称之为“南湖红船”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6分)
信息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的文字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4分)
(3)图2中的红船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2分)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据材料“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可知,A、B、D可以从材料中得出。C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C
2.B
A发生在新文化运动前,排除A;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洲列强痛恨”及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让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看清了西方国家的面目,由推崇到理性看待西方文明,B符合题意。
3.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建立中华民国的相关内容,②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思想,③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言论,④是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的言论.故选B
4.A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民主、科学”三种思想,分别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有关,这三种思想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具有进步的爱国意义,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故①②③⑤符合题意。选A
5.C
结合材料“北京、上海”“事件中心”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后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19年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6月,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故C符合题意。
6.B
据漫画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初,英法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出代表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并且会议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由此五四运动爆发.故选B
7.A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表现出伟大的力量,因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A符合题意。
8.B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8年,与材料图片的时间不符,排除A。刊物封面的图案及材料信息“如同紧握的拳头”,体现了工农团结,B正确。1920年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排除C、D
9.C
由“1961年”“四十年前”可知,该会议发生在1921年,再由“南湖泛舟”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会议指的是中共“一大”。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立了党的名称,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共“二大”,故C不是中共“一大”决议内容。
10.B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是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因此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重要的条件是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故选B
11.[答案]示例
(1)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任答一点即可,2分)
(2)增加了对现实政治斗争的宣传;增加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答出一点,符合题意即可,2分)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的不懈探索。(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
(3)责任与担当;创新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题思路】
(1)由表格中“1915年”“《青年杂志》”可得出新文化运动;由“1919年”“《北京市民宣言》”可得出五四运动;由“1921年”“中国共产党”可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第一小问,由材料二“由批判封建旧传统…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刊登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3)为开放性设问,结合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相关知识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2.[答案]示例
(1)信息点一:1920年夏至1921年春,建党条件基本成熟。信息点二: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信息点三:1921年7月31日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等内容。(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6分)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2分)中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2分)
(3)B(2分)
【解题思路】
(1)由图片及文字介绍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1920年夏至1921年春,建党条件基本成熟;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1921年7月31日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等内容。
(2)由材料“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3)图2中的中共“一大”南湖红船是后人制造的仿制品,是研究这段历史的第二手资料.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