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北伐战争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1.孙中山对李大钊说:你尽管一面做共产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国民党)帮助我”。上述情况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中共“一大”后
B.国民党一大后
C.中共“二大”后
D.中共三大后
2.[2021江西赣州月考]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材料中的“大会”是
(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
3.[2021山东青岛中考]“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
(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4.[2021江苏泰州中考]“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
A.北伐战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淮海战役
5.“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由此可知,在北伐战争中
(
)
A.参与阶层非常广泛
B.共产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C.国共合作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要作用
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识读图片: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形势图?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2)填充图片:图片中A、B、C代表的是三个军阀,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3)链接人物:图片左上角是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示意图,请写出取得此次战役胜利的军队及其将领。
知识点3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7.[2021广东佛山顺德区期末]毛泽东曾回忆道:“在1927年的革命刚刚由于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力量而得到胜利之际,他们(大资产阶级)就一脚踢开了这些人民大众,独占革命的果实,而和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结成了反革命联盟。”毛泽东回忆的事件是关于
(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张学良东北易帜
8.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一事件标志着
(
)
A.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B.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确立
C.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
D.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是指
(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C.苏联的支持和帮助
D.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2.[2021广东韶关期末]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在课程设置上,蒋介石提出,除了要学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中国国民党党史、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史等相关的政治性科目也必不可少。材料反映了黄埔军校
(
)
A.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
B.有着严格的校规校纪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D.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
3.下面两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
A.结束清政府的统治
B.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国共将实现合作
4.[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月考]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提出,要在广东以北的“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处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7月,国民党中央通过《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由此可知,当时
(
)
A.国共两党争夺军队领导权
B.国共两党抢夺大城市
C.国共双方都主张进行北伐
D.国民大革命一触即发
5.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国共关系史上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合作开始】
材料一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对外的责任,有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也来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的“彻底的革命”与以往的革命有什么不同?
【合作成果】
材料二
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孙中山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什么对策?
材料三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3)材料三中的歌词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指出它与材料二中“学校”之间的联系。
【合作破裂】
材料四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展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怎样理解“北伐战争胜利了”,而“国民革命失败了”。
(5)综合以上材料,总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5课
北伐战争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1.D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最早”。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故选D
2.B
由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故选B
3.D
由题干中关键信息“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校长蒋介石”“军事学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也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介石任校长。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故选D
4.A
“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湖南”“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故选A。
5.B
据“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故选B
6.[答案]示例
(1)北伐战争。湖南、湖北。
(2)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
(3)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
【解题思路】
(1)第一小问,根据图上的“北伐军进军路线”及箭头走向即可判断该形势图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小问,根据地图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根据图片中A、、C的地理位置,联系北伐的对象即可回答。
(3)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7.C
根据“1927年的革命得到胜利之际”“他们(大资产阶级)就一脚踢开了这些人民大众,独占革命的果实,而和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结成了反革命联盟”及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它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故选C
8.D
由所学知识可知,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故选D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B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内部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连年混战,人民困苦不堪。因此,“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此背景下,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故选B。A发生于国共合作实现后;苏联的支持和帮助是外部条件,排除C;清政府的统治于1912年已经结束,排除D
2.D
“学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体现了黄埔军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中国国民党党史、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史等相关的政治性科目也必不可少”体现了黄埔军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这反映出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并重的方针.故选D
3.B
由文字信息“黄埔军校”“北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故选B
4.C
根据“1926年”“中共中央特别会议提出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国民党中央通过《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宣言》”可知,材料反映了国共双方都主张进行北伐.故选C
5.[答案]示例
(1)“彻底的革命”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与以往的革命相比,孙中山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2)原因: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对策:建立黄埔军校。
(3)历史事件:北伐战争。联系: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4)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基本实现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目标,因此说它“胜利了”。而在国民革命中,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背叛革命,建立起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说它“失败了”。
(5)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一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二是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解题思路】
(1)根据“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可知,孙中山所说的“彻底的革命”与以往革命的不同是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便不能完全成功”即可概括。第二小问,由“要开这个学校”“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及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3)第一小问,由“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除军阀”等即可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黄埔军校建立的意义方面进行作答。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目标、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等角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5)综合四则材料及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分析作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