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
1.[2021河南周口西华县三模]黄埔军校某期毕业生1200余人中,除部分留校任职外,大多数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中,也有部分被派往北方军阀统治区从事地下活动。这反映了黄埔军校
(
)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B.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人才
C.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2.鲁迅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
A.辛亥革命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3.[2021广东东莞联考]确定历史主题并整理知识是常见的历史复习方法。以下资料是在哪一个主题下整理在一起的
(
)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③黄埔军校
④北伐战争
A.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4.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这段话旨在强调
(
)
A.农民已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
B.农村中蕴藏巨大的革命力量
C.联合各个革命阶级的重要性
D.要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对象
5.[2021河南信阳模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学习苏俄,试图复制十月革命的道路。他们当初以为打下几十个大城市,振臂一呼,革命就会成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这样的道路,最终走入死胡同。”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共产党
(
)
A.与国民党展开第一次合作
B.领导了南昌起义
C.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领导红军长征
6.[2021西安陕西师大附中五模]某校同学进行了“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参观考察活动。下面是同学们考察的四个景点,按照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精神
②北京五四精神
③江西井冈山井冈山精神
④甘肃会宁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7.[2021合肥包河区模拟]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在遵义,理由是遵义具备红色旅游特色,是革命老区。你认为下列能支撑这一理由的表述是
(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8.[2021太原二模]运用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两幅地图反映的历史信息中,可提取到中国革命的特点是
(
)
图1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局部)
图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A.开始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红军长征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C.中国革命的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D.从效仿苏俄中心城市暴动到探索走自己的革命道路
9.[2021福建三明宁化县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下列关于长征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彻底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1935年10月红军陕北吴起镇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二、非选择题。(2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指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材料二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指出: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材料三
19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写道: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转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转变带来的积极影响。(10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什么发展?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逐渐走向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最先注意到有必要实行区别于俄国革命模式的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方式以保存实力的,并不是俄国人,却是最早提出“上山”思想的毛泽东。
-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提出的“上山”思想的具体内容。(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共建设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式。(6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由“大多数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中”“部分被派往北方军阀统治区从事地下活动”可知,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
2.C
根据“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及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中北伐军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故选C
3.A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当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因此,给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确立的主题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选项A符合题意。
4.B
“几万万农民…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体现了农民革命力量的巨大。故B项正确。A、C、D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5.c
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中共最初学习该道路,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但因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这些斗争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中共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攻,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选C。
6.B
①反映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②反映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③反映的是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反映的是1936年红军会宁会师.故选B
7.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符合题意。星火燎原是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天辟地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建军队与南昌起义相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C
由图1中关键文字信息“革命根据地”“鄂西”“湘鄂赣”“瑞金”等可知,19291932年革命根据地多分布在长江流域;由图2中关键文字信息“吴起镇”“甘肃”“宁夏”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中国革命的重心由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A;B在地图中没有体现,排除;地图中没有体现中心城市暴动,排除D.故选C
9.D
由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说法正确。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会宁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排除A、B、C.故选D。
10.[答案]示例
(1)转变:从保持独立到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2分)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工人阶级还不够强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答出两点即可,4分)积极影响:实现了国共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军事骨干;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答出两点即可,4分)
(2)发展: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2分)关键因素:能够依据国情不断地调整政策,实事求是。(言之成理即可,2分)
【解题思路】
(1)第一小问,根据“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即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概括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可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第二小问,综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能够依据国情不断调整政策,据此回答即可。
11.[答案]示例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
(2)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召开会议筹建政权;撰写文章。(答出三点即可,6分)
(3)工农武装割据的探索与发展。(2分)
【解题思路】
(1)根据材料中的“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及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由“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可得出开展武装斗争;由“打土豪,分田地”可得出实行土地革命;由“古田会议召开”可得出召开会议;由“中共带领人民积极筹建人民政权”可得出筹建政权;由“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得出撰写文章。
(3)据(1)(2)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