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基础夯实
——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2.“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
3.“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期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11—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这个“新的群体”是指(
)
A.工人无产阶级
B.早期资产阶级
C.封建贵族
D.骑士阶层
4.“经过近千年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人们终于在希腊、罗马的文化中找到了充满活力的思想和人性的光芒,开始冲破教会的束缚。”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5.从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当时主要是“兴”,而不是“复兴”。其中的“兴”是指
(
)
A.对古典文化的全面继承
B.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C.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
D.文艺复兴向西欧的传播
6.人应当像基督教要求的那样“轻视自己”,还是像古代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充当“万物的尺度”?这是这个时期人们思考的根本问题,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体现该时期思想的作品是(
)
A.《物种起源》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神曲》
7.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
A.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蒙昧主义
8.莎士比亚的戏剧无论是思想的深刻性,还是艺术的完美性,都达到了欧洲戏剧史上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A.《最后的晚餐》
B.《蒙娜丽莎》
C.《神曲》
D.《罗密欧与朱丽叶》
9.下图是一位航海家的日记。据日记内容可知,这位航海家(
)
A.抵达了美洲大陆
B.到达了亚洲印度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到达了非洲好望角
10.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1.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2.凭借优越地理条件,葡萄牙最早开始新航路的开辟,以下哪位航海家得到当时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
①哥伦布
②达·伽马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此现象主要源于英国进行(
)
A.垦殖运动
B.农业生产
C.文艺复兴运动
D.殖民扩张
1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
)
A.奴隶贸易十分盛行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5.16世纪晚期,哪一事件之后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扩张海外殖民地(
)
A.英国从事贩卖黑奴的活动
B.荷兰入侵爪哇岛
C.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打败“无敌舰队”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因此,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程佩璇《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探析》
(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两部作品的作者。(6分)
(2)材料二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所示是航海家开辟的四条新航路。其中,哥伦布与麦哲伦船队开辟的新航路分别是哪一条?(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的理解。(6分)
17.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1451—1506)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绘制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
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
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区史或国别史的拼凑;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无能,而是由于那时的世界尚未连成一片。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1)材料一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他是哪国人?他是哪一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6分)
(2)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材料二反映了这个人去美洲的目的是什么?(6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作用。(7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英国奴隶贸易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562—1563年
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564—1565年
霍金斯在伊丽莎白女王的支持下进行第二次远航
1631年
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的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
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材料二
18世纪下半叶,一批人道主义者开始对奴隶的境遇表示关心,到1807年迫使议会通过法律,禁止了奴隶贸易。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奴隶贸易中扮演的角色。(6分)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6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租地农场的出现,反映了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出现了农业资本家;手工业的发展促成了雇佣和被雇佣关系的形成,出现了手工工场,是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因此11—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2.答案:C
3.答案:B
解析:随着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在希腊、罗马的文化中”“开始冲破教会的束缚”。文艺复兴继承和发扬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开始冲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正确答案选择A。
5.答案:C
解析:兴起于14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选C。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充当‘万物的尺度’”“他们选
择了后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
阶层的情感与理想。故选D。
7.答案:B
解析:《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品,他创作的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B。
8.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其中英国最为著名的是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探寻新航路的过程。根据材料中“1492年”“到达印度群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在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但哥伦布本人一直认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故正确答案为A项。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④是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进行远洋航行的,②③是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
13.答案:D
解析: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
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此题干现象主要源于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故D正确。
14.答案:D
解析: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D项不在题干的时间范围之内。故选D项。
15.答案:D
解析: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西班牙“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
“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16.答案:
(1)《神曲》——但丁。《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2)哥伦布——②。麦哲伦船队——④。
(3)关系:文艺复兴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理解: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影响,为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原本为寻找黄金,却无意“发现”了新大陆,所以“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
17.答案:
(1)人文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
(2)哥伦布。追求黄金。
(3)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8.答案:
(1)主要经营者。
(2)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等等。
(3)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
解析:(1)由材料一可知,英国在奴隶贸易中扮演的角色是主要经营者。(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西班牙与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的衰落等角度思考作答。(3)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探究的主题是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