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

文档属性

名称 巍巍中山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25 20: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浩气长存
巍巍气势
中山陵自1926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之日开工,1929年建成。中山陵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1925年3月2日,孙中山先生于北京逝世。
先生临终前曾留言说:“吾死之后,可葬于
南京紫金山麓,因为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
,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六朝古都-----南京
留下了无数可歌的
史实和动人的传说。
1、天王府
2、郑和墓
3、雨花台,天文台
4、秦淮河,乌衣巷
5、燕子矶,狮子林
6、总统府,玄武湖
……
浩荡的大江之滨,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伟大的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的钟
山南麓。
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的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000米,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 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个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
1929年,孙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
运来安葬
南区:包括入口的石牌坊
和缓长的墓道,像钟的绳索
北区包括陵门等,表现
为钟的主体
中山陵博爱坊,这是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中间
横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牌坊风格
别致,融会了中外建筑的特色,是一中西合璧的杰作。
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
面阔三间的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住所。
循陵门后石阶即至碑亭,这是一座
平面方形的亭式建筑。亭内在龟趺上
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
“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陵门
陵门:
正面的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
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
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金光大字。
自碑亭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
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
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
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
的大平台,中央矗立着陵园的主
体建筑----祭殿。
祭殿
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
祭堂 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
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堂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 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祥,栩栩如生。
祭堂后面是墓室,墓室中
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
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
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
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
泥密封。
我们的目标:
能说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能抓住事物特征按合理的说明顺序解说事物。
能结合事物特征抒发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巍 巍 中 山 陵
特征
对象
解 题
你认识他吗?
你了解他吗?
孙 中 山
吕 彦 直
孙中山,号“逸仙”,创立了“兴中会”,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曾领导和参与了武昌起义,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山东东平县人,曾在清华大学攻读建筑学,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1925年5月,吕彦直设计中山陵图案,其全部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荣获首奖。
中山陵图案
中山陵全景
阅读感知
1、本文抓住中山陵什么特征来写的?这种特征与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在作者的指引下,参观完中山陵,你产生了哪些感觉?为什么?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你能说出中山陵下列几个建筑的名称吗?
你从哪些方面感悟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的?
想一想!
陵门
碑亭
石牌坊
祭堂
墓室
2
3 5 4
1

请根据课文内容,按照课文说明顺序填写示意图:
比一比!
空间由外而内
由整体到局部
3)
2)
4)
5)
6)
7)
1)
3)
8)
10)
9)

老师所填的中山陵的各个景点是否
准确,如不准确,请你说出不足之处。
墓室
祭堂
石阶
陵门
小屋
小屋
平台
石牌坊
墓道
石阶
碑亭
碑亭
祭堂
说一说!
1
2
4
5
3
3
6
7
8
9
10
巍 巍
陵园的处所
陵园的建筑
陵园的葬者
巍峨的钟山
位于著名古都
占地面积大
各组成部分的高、深、多
精心的设计与选择
建筑的用材及外观的宏伟
博爱的精神
思想、人格的伟大
1、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第2段用一大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
[答]:
2、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对形成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有何作用?
[答]:
研读探究
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
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浓翠蔽日,莽苍深邃,
象征了孙中山先生的博大的胸怀和不朽的业绩,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之前,就已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3、文章第7至11段文字既分写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答]: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中山陵的。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了解。
4、本文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的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外,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
段落序号
建筑名称
位 置
革命思想
伟大形象
7
10
11
石牌坊
陵门
檐下横匾正中
拱门楣上
中山先生手书
“博爱”“天下为公”
祭 堂
护壁中央偏北处
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山先生雕像
墓 室
中部圆形凹处
中山先生卧像
1、选文介绍了中山陵的哪些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平台的独特位置(突出特点)体现在哪里?
(用原文句子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台、石阶、祭殿(祭堂)、墓室
“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又宜远眺”
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读文看图做导游……
每小组选中山陵中你们感受最深的景点,选出一位组员帮助他(她)以导游身份,用说明性的文字向全班介绍。
请你来做一回小导游!
陵门
碑亭
石牌坊
祭堂
墓室
不想说再见……
瞻仰了中山陵,请你说一段话,或者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表达你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孙中山先生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运用实践
请你给我们学校设计一个大门,画出平面图,配以250字以上的解说词。要求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
课后学习:(选其一)
介绍属于你的天地:
选你的书房、家庭、班级、学校。
写一篇短文,与同学交流。
搜集资料:
与同学合作出一份手抄报清明节
专刊,介绍和缅怀孙中山先生。
浩气长存
巍巍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