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9 14: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四季雨的形象及特点,获得美的享受。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抒发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3.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的风格,借鉴和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四季雨的形象及特点,体会作者抒发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备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语
雨是根根晶亮的银线,装点了千山万壑。雨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了绿野大地。雨是文人墨客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同学们能说出一两句吗?(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来感受四季雨的美。(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PPT)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四季雨的形象及特点,获得美的享受。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抒发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3.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的风格,借鉴和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PPT)
指名学生介绍,后PPT展示,齐读一遍。
刘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生命的快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
2.梳理识记字词:(PPT)
花苞
bāo
娇媚
jiāo
mèi
棱镜léng
jìng
粗犷

guǎng
衣裳

shang
静谧
jìng

屋檐

yán
莅临lì
lín
吝啬
lìn

淅沥


咄咄逼人duō
duō

rén
3.积累词语(PPT)
娇媚:
撒娇讨人喜欢的样子。
粗犷:
豪放。
端庄:
指端正庄严
静谧:
安静。
谧,安宁、平静。
凄冷:凄清寒冷。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多作于书面。莅,到。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吝啬: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淅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干涩:
因发干而显得滞涩或不润。
绿茵茵:
青草茂密浓厚。
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三、整体感知——听雨篇(PPT)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读录音,感受作者的优美文采。
2.指名朗读,师生点评。
3.学生散读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
四、理清思路
1.全文共7段,思考回答:文章哪几段是写四季之雨的?(PPT)
明确:文章2、3、4、5段分别写春雨、夏雨、秋雨和冬雨的。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2.阅读文章主体部分,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之雨的不同特点。(PPT)
春雨的特点:美丽而娇媚;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3.那么,文章的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2—5段为第二部分,第6、7段为第三部分。思考、讨论后回答:简要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概述雨之美丽。
第二部分(2—5):具体描绘四季之雨的形象和特点。
第三部分(6—7):对四季之雨的赞美和渴望。
4.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总——分——总
本文围绕大自然的雨的四季中的不同形象、形态来写,中心明确,层次清晰,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基本上一段一个中心意思(结尾除外),中间四段是主体,写得最充分。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略)
附:板书设计
雨的四季
刘湛秋
第一部分(1):概述雨之美丽。
第二部分(2—5):具体描绘四季之雨的形象和特点。
第三部分(6—7):对四季之雨的赞美和渴望。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作者介绍
2.听写生字新词
二、合作交流——品雨篇
本文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也是新时期的散文名篇,在遣词、造句、设喻、布局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语言规范优美,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细致地观察了各个季节的雨的形态。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描写雨的特点的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式加以赏析,师生共同点评。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这句运用____________(感官、修辞方手法或写作手法、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表达了(表现了)_____的感情(特点)。”
参考答案示例: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树拟人化,形象化,写出了一场春雨给树木带来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听觉角度展示出小草萌发复苏的情态,“沙沙”给人一种动态感,展现了小草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秋雨比作刚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秋雨的沉静、稳重,表达了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了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5)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冬雨人格化,赋予冬雨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南国冬雨的温情,表达了作者对冬雨的爱恋与赞美。
(6)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总括四季,集中抒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
2.通过以上赏析,鉴赏文章的写作技巧
(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2)运用侧面描写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春雨后的景观(树的变化、小草的复苏、空气的清新让人感到整个世界的美丽,侧面烘托春雨美好特点——娇媚,美丽。)
夏雨给人的感受(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怒放、树叶鼓浆,杂草成长,荷叶迫不及待,侧面烘托夏雨的特点——热烈,粗犷。)
秋阳景象的衬托(金黄的太阳、成熟的庄稼,金灿灿的种子,红透的山果,有力烘托出秋雨特点——端庄、沉思。)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3)多感官多角度描写景物(视觉、听觉、嗅觉)
3.文学百宝箱——教你一招鉴赏散文小秘笈:
多朗读,获语感。找事件,寻景点。
抓线索,神不散。辨手法,明风格。
析修辞,赏语言。明立意,悟情感。
三、讨论探究——悟雨篇
1.齐读最后两段,思考:这两段与前文有怎样的关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PPT)
首尾呼应。
从结构上讲,第6段是对2—5段的总结,抒发了对四季雨的爱恋之情,第7段是全文的总结,都表达了对雨的爱恋之情,从结构上讲,两者所涵盖的内容是不同的。
结尾的“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再次强调了雨的“美”和自己对雨的喜爱,表达出对雨的渴望和爱恋之情。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PPT)
明确:“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用“雨”来修饰“四季”,让雨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3.作者没有直接描绘春雨,而是写了万物经春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明确:通过间接描写雨后万物情态更能够从侧面突出春雨的作用和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之感。也突出春雨的奉献精神,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对春雨精神最好的描述。
4.文章前5段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到第6段改称“你”?(PPT)
点拨:了解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
第一人称:(我、我们等)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
第二人称:(你、你们等)便于对话抒情,显得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他、它、她、他们、她们、它们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明确:使用第二人称,能够更直接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直接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四、拓展练习——写雨篇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四季之雨的形象和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下面让我们学习这种方法,也来写一种你熟悉的景物,一段也好,一句也好,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一幅你所想象的夏雨过后的图画。
示例:夏雨无常,时而阴云连连,温柔委婉,造就梅雨时节;时而疾风急进,粗犷强悍,夹杂着电闪雷鸣。
(视教学时间灵活安排)
五、小结(PPT)
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布置作业。(PPT)
1.课下推荐大家朗读刘湛秋翻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
2.预习《古代诗歌四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