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趣味造型
不倒翁象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象棋棋子角色的造型与历史人物的代表。了解趣味象棋造型设计步骤和要点,掌握简单的工艺造型及设计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学习单的资料收集与课堂的观察、探究、讨论、小组合作相结合。
3.
情感、太度、价值观:感受趣味的工艺美术,培养积极参与、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象棋形象化结合雕塑手法的人物趣味造型设计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造型个性化特征的表达及不倒翁半球体与人物结合后的形体重心点处理。
解决难点办法: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单,运用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多种软件进行创作设计的步骤分解制作与录播,用手机录播创作微课,通过视频剪辑软件剪辑创作视频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直观、重难点更容易突破。
课前准备
老师:(1)中国象棋的发展与应用,象棋中代表人物图片搜集。(2)雕塑理解与应用的收集。(3)“不到翁”的制作PPT、Photoshop、剪映、等录播软件的应用。
学生:绘画工具的准备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中国象棋的了解,中国象棋代表人物的搜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素材的能力
课堂导入
老师:以问题选择为导向通过抢答的方式进行引入。(中国象棋为什么叫象棋?)
学生:根据理解做出问题答案的正确选择。
【设计意图】有趣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
1考考大家
老师:(检测课前学习单完成情况)中国象棋的起源是?中国象棋中的棋子都有什么代表意义?
(多选题)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做出问题答案的正确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选择题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中国象棋的理解情况,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象棋的理解。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可。
2.初步感知
老师:
分析不倒翁象棋的形成
象棋棋子(形象化)+雕塑+不倒翁=不倒翁象棋
(名词理解)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是一门具有高度思维性、趣味性和战斗性的艺术,是供给智慧者的一种游戏。其中的行兵布阵,难以预料:对弈时的角力对抗,也不可预测。所以执子下棋,兴趣盎然;以棋会友,其乐无穷。一句话。象棋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令人沉醉其间而爱不释手……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作方法的总称。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创造出的作品具有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不倒翁是旧时有一种叫不倒翁的儿童玩具,形似老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起来,俗呼"扳不倒"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播放不倒翁制作视频)
学生:观看PPT,结合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如何使象棋的造型变得更加有趣好玩。了解雕塑概念,理解不倒翁的形成原理。
【设计意图】学会应用收集到的资料,理解美术创作的又一形方式的应用,不倒翁的添加拉近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提高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想象力。
3.深入探究
老师:中国象棋趣味造型(不倒翁象棋)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创作工具准备(学生可自己携带矿泉水瓶饮料瓶,费纸箱等材料)
(1.选棋子定人物
)
将(刘邦)、士、卒、象、车、马、炮。(学习单里完成)老师以帅这个棋子作为例子进行讲解。
(2.搭架子定尺寸)
视频示范
注意提示:结合自己选择的图片形象进行架子造型的设计,形体可适当圆流些,不能倒掉,确保受力重心在物体的中心点上,架子的高度不能高于8里面。底部的宽不能超过不倒翁球体的直径,且架子中间为空心。)
(3.塑大形定动态)
视频示范
注意提示:尽量将泥压成片进行支架的包裹,将大的支架包裹完确定好形象的动态,且注意包裹好的大动态高度不能超过10厘米,底部宽度不能超过不倒翁球体的直径。
(4.深细节明特征)
视频示范
注意点:深入塑造时关注
(头部的五官造型)注意人物特征塑造,可作夸张处理提升形象的趣味性。
(人物服饰设计)可根据收集到的服装造型进行参考。
(人物形象的配饰设计)兵器,头饰等配饰可根据整体形象适当增减。
手法上注意:按、压、搓、捏、柔
。
老师对细节的深入不作过多的深入示范,更多的细节深入留给学生自己尝试探索。
(回顾总结)
学生:述说自己了解的其他棋类棋游戏棋子的造型特点,展开思维,大胆想象。
(1)通过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对照老师的讲解,比较自己的形象设定是否合理?
(2)认真观看,结合收集的资料思考自己组棋子形象的架构设计。
注意老师提示的关键点,把握好尺寸及重心点。
(3)注意老师提示的关键点,形象中空结合不倒翁的原理,注意包裹完的外形尺寸大小。
(4)学习简单的雕塑技法,结合设计自己组的象棋棋子的细节造型处理。分配好小组内的分工内容。
【设计意图】激发好奇心,启发独自思考的能力。(1)通过对比寻找不同,促进学生对象棋棋子代表人物的理解。(2)对于中国象棋的理解渗透在设计创作中。通过对架构的设计,理解雕塑创作的结构设计。(3)通过对大型动态的包裹,提升学生对物体形象的体积认识,增强学生三维空间的感知。(4)掌握简单的雕塑技法。对细节的处理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老师不作过多的示范,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4.作品欣赏
老师:展示完整的学生作品
学生:认真欣赏,留意作品的创作形式及创作特点。
【设计意图】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作业布置
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以中国象棋为基本元素,结合不倒翁的形象用圆雕的方式,(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棋类)一起完成一组具有趣味造型的中国象棋棋子创作。也可以再进行其他元素的添加使之变得更加好玩有趣。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资料配合小组进行棋子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的实践,促进学生对中国象棋的更深人理解,同时,通过作业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动手能力。
展示与评价
老师:展示学生的作品设计综合作业。
学生:学生自己解释自己的作品创意,说一说对传统文化“中国象棋”的理解,学生难以表达清楚的地方由教师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解释自己的作品,将对制作过程的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
课后延伸
老师:组织举行一场班级象棋比赛。
学生:学生用自己设计的趣味象棋参与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创作的作品得以进行展示,提升了作品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力与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