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风采
第3课
校园风景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学习方法:自主
探究
合作
学习目标:
运用透视原理与取景构图知识,以手绘的方法表现校园景色;
感受校园的人文景观,学会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校园中的人文情感;
培养创新精神,尝试采用多样化美术媒材创造性地表达对校园美的认知。
重难点:
重点: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
难点:比较准确地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表现方法,并运用在作品的创作中。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两极分化明显,绘画爱好者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构图意识、立体意识,会考虑视角、画面美感等问题,摆脱了儿童画直观感性地画法,趋于以成人的理性的方式构建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他们在不断寻求绘画如何表达多维的、理性思维的方式。同时,也有很多同学经历过无拘无束地自我表达后陷入不敢画、不能画的困境。如何在自然、感性表达与客观、理性表达之间为孩子们架起桥梁,帮助他们掌握理性观察、表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获得更广阔地表达自由,是本课的意义所在。
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作品欣赏—概念生成—实践尝试—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风景图片、写生步骤图、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挂图、ppt教学课件。
教学示范画具。
学具:画笔、画纸、校园风景照片、经典风景速写。
营造氛围,布置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让学生对风景写生产生初步了解。
课堂导入
情景创设:风景这边独好
1、学生学校风景摄影作品快闪展览
2、校园风景视频资料
3问题:校园最美打卡地评选
出示主题--校园风景写生
欣赏校园风景
讨论你对校园的初印象和感受,评选校园最美打卡地,并说出你的理由。
采用视频形式多角度欣赏校园风景;采用课前校园风景摄影比赛的方式促使学生发现校园之美。激发学生表现兴趣。
课堂发展
作品赏析
名家速写欣赏
风景变成速写的过程
归纳概念
风景速写
归纳概念
速写,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以风景为描绘对象的速写叫做风景速写。
风景速写的方法
①神奇的透视法---如何产生空间感?
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平行透视: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描绘方形物体时,垂直于画面而互相平行的边线都消失于画面中心的灭点。
成角透视: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物体的若干平行边线不与画面垂直时,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这些平行的边线都消失于画面中心主点以外视平线上的任何一点,这种消失点成为余点。
②实例分析与绘画应用
出示校园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分析透视法则;
出示速写作品,组织学生开展作品空间表达手段的解析。
1,欣赏名家风景速写、感受速写魅力。
2,归纳速写概念,通过对比,体验速写这一艺术门类的灵动、概括的艺术特点与独特的丰富的线性语言。
3,详细解析三透视法的不同形式,尝试从透视角度评价分析画家作品;
4、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练习与尝试。
欣赏大师作品帮助学生产生风景速写初印象,课堂展示又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营造氛围,提升审美品位。
归纳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透视是什么、透视的作用、原理和形式;开拓学生的美术知识;
重点分析透视法的特点,类型,使学生对透视产生深刻的印象,组织学生分析画家作品,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深化理解。
动手实践,尝试不同的透视规则,体验空间再造的乐趣,形成透视意识,培养立体观察和造型习惯。
实践尝试
1、风景写生的步骤:
(1)取景与构图---看到的风景都要画吗?
(2)节奏与韵律---如何让速写变美?
2、选择一幅校园风景相片,并进行分割重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6个同学完成一组作品。
学习校园写生的步骤方法,学会取景构图、对写生对象进行分析取舍的方法;控制画面层次与节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观察方法在绘画事件中的作用,提升理性分析与营造画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比较专业的绘画方法。
展示评价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2、引导学生开展作品点评
3、开展“最美校园”学生校园速写作品展览
展示与评价帮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课后延伸
就像我们不了解自己一样,我们对空间也一知半解、懵懵懂懂,所以,在彭罗斯三角里,一个不可能的空间出现了。在这里,我们明白了,用来描绘现实的透视法可以创造一个虚假的空间。多么有趣啊!浩瀚无垠的未知世界,需要同学们富有勇气和创意去探索,加油吧少年们,
欣赏图例,
开拓思维。
引导学生以透视为基点开阔思维,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