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预习任务
1.了解海明威和“迷惘的一代”“冰山原则”等背景知识;
2.梳理概括故事情节,通过赏析内心独白,感受主人公桑迪亚哥的精神,体会“人的灵魂的尊严”;
3.鉴赏并能运用本文塑造人物的手法和技巧;
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拼搏与反抗是人类命运永恒的主题
《老人与海》
海明威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所创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
《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乞力马扎罗的雪》等。
1899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医生的家庭,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母亲喜爱文学。
人生经历
19岁那年,海明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到意大利战场。7月初海明威在战场上为拯救一个意大利士兵而被炮击伤,一个膝盖被打碎,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7块。他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但有些弹片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
在这次战役中被授予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
二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驾驶着它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
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二战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61年7月2日,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海明威在爱达荷州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人生经历
海明威不畏惧死亡,自幼喜欢冒险。他是无畏的猎手和渔夫,经常出没于野兽成群的丛林和莽原;他还是拳击的爱好者、出色的角斗士、狂热的酒徒、身材魁梧的汉子……
约翰·肯尼迪:“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是“文坛硬汉”,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人生评价
《老人与海》:
这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桑迪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并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
作品简介
19世纪中期开始,资本主义矛盾加剧,人对自身的信心受挫。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主人公多是一些平凡甚至平庸的普通人,他们有苦恼、有缺陷、有欲望。20世纪初,西方社会经历了空前的精神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更是让人们悲观绝望。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各种畸形人、变态人大量涌现。
在这种整体的文学态势里,发表于1952年的《老人与海》却表现出向英雄与环境抗争主题和传统人类信念回归的倾向,对人的勇气和力量表现出乐观态度,这是十分难得的。它是战后人类疗救战争创伤、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中恢复过来的一剂良药。
一位老人,在大海上捕鱼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时代背景
故事梗概:
主角是一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5.48米),体重一千五百磅(680公斤)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仍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三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栓在船边。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架。本文节选的就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请阅读全文,梳理概括五次搏斗场景。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数量或规模
使用武器
战况如何
自读深思,整体感知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灰鯖鲨
数量或规模
1
使用武器
渔叉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灰鯖鲨
加拉诺鲨
数量或规模
1
2
使用武器
渔叉
绑着刀子的船桨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灰鯖鲨
加拉诺鲨
铲鼻鲨
数量或规模
1
2
1
使用武器
渔叉
绑着刀子的船桨
绑着刀子的船桨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鲨,
刀子被折断。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灰鯖鲨
加拉诺鲨
铲鼻鲨
加拉诺鲨
数量或规模
1
2
1
2
使用武器
渔叉
绑着刀子的船桨
绑着刀子的船桨
短棍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鲨,
刀子被折断。
两条鲨受重伤,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一搏
二搏
三博
四搏
五搏
鲨鱼类型
加拉诺鲨
铲鼻鲨
加拉诺鲨
鲨鱼
数量或规模
1
2
1
2
一群
使用武器
渔叉
绑着刀子的船桨
绑着刀子的船桨
短棍
短棍、舵柄
战况如何
杀死灰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两条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鲨,
刀子被折断。
两条鲨受重伤,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老人被打败了,大鱼只剩下残骸。
灰鯖鲨
本文通过哪些方法来塑造老人的形象?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并概况这些语段展现了老人怎样的性格。
合作讨论
人物塑造方法
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
老人的心理活动
想一想:
本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内心独白:
勇敢
不屈服
……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也许能制服它。
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
真希望是一场梦,希望根本没有钓上这条鱼,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它们算是把我打垮了,老家伙,你从骨子里累了。
但愿不用搏斗,他想,真希望不用再搏斗了。这次他心里明白,搏斗也是徒劳。
疲惫
有摇摆
想放弃
……
内心独白:
不知道了不起的迪马吉奥会不会欣赏我一举击中鲨鱼的脑袋。
用偶像激励自我
……
原文:
男孩:我想办法让船主到远处打鱼。
老人:他可不愿意在太远的地方捕鱼。
男孩:别忘了,这可是九月份。
老人:正是大鱼上钩的时候,五月份人人都能当个好渔夫。
追求卓越
非同寻常
……
船还是好好的,它还算是完好无损。
乐观
……
特点: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作用:
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
老人是在大海中独自与大鱼、鲨鱼斗争,与海洋斗争,通过独白来展示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老人硬汉子性格形象,突出了重压下依旧优雅、精神上永不可被战胜的主题。
老人实现了愿望,捕到了鱼,但是,尽管他费尽力气,勇敢搏斗,但是最终的结局,得到的却是一副残骸。有人说,老人成功了。也有人说,老人失败了。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老人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因此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是一个“硬汉”形象。
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
经验丰富、聪明机智、坚强勇敢、
自信乐观、坚韧不拔、永不屈服、永不放弃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借助《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之口喊出一个硬汉的宣言:
这句话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更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硬汉形象
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勇敢正直、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能忍受苦难与折磨,表现出一种不怕失败、视死如归的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更是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从而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
补充拓展
《太阳照常升起》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在印第安人营地》主人公尼克
《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亨利
《丧钟为谁而鸣》主人公罗伯特·乔丹
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挫折、痛苦和绝境。
海明威其他作品中的硬汉形象
冰山原则(冰山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深入探究—语言之下的深层含义
(一)“它不是一个吃腐烂东西的动物,也不像有些鲨鱼似的,只是一个活的胃口。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
——如何理解老人对鲨鱼的赞美?“鲨鱼”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二)“他把毯子盖到肩上,又裹住脊背和两腿,就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
——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一)“它不是一个吃腐烂东西的动物,也不像有些鲨鱼似的,只是一个活的胃口。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
——如何理解老人对鲨鱼的赞美?“鲨鱼”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鲨鱼”——大海中的生物,和老人一样靠捕鱼为生;
又象征着大海(人生)中时刻存在着的厄运凶险
赞美“鲨鱼”
——表现了老人的仁慈;
也表现了老人的幽默、乐观
还表现了老人对大海、对生命的热爱
想得开
探究二.“他把毯子盖到肩上,又裹住脊背和两腿,就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
——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战斗到极致,筋疲力竭
战斗是常态,云淡风轻
战斗到失败,坦然豁达
放得下
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象征寓意
人——自然
象征:不幸、厄运、困境
弱----强
象征:敢于挑战、勇于屈服、永不言败
象征寓意
大马林鱼
人生的理想,对超越极限的追求
鲨鱼
成功路上的阻碍,各种各样的困难
老人
人类中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精神
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形象
拿得起
想得开
放得下
是一种勇气
是一种智慧
是一种胸怀
何谓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
是战斗后的舍弃,是磨难后的超脱。
1.唤起民族意识觉醒的鲁迅;
2.立志要“升国旗,奏国歌”的铁榔头郎平;
3.与钢琴相爱一生,《梁祝》钢琴部分作曲者、首演者巫漪丽;
4.中国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5.川航事件机长刘传健、梁鹏、徐瑞辰;
6.叫我们没事不要去武汉,自己去逆行奔赴武汉的钟南山……
寻找打不败的中国硬汉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诗词中打不败的硬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