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黄河船夫曲》选自花城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是一首陕西民歌,四四拍,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旋律高亢爽朗、节奏坚定,采用连续重复的手法,表现了船夫们与黄河波涛搏斗时豪迈的气概。最后一句音调具有总结性,旋律推向高潮后逐步回落。歌曲运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黄河船夫面对惊涛骇浪、激流险滩时,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感受陕西民歌的风格特点,能感知《黄河船夫曲》与《浏阳河》《回娘家》《小小鲤鱼粉红腮》《新货郎》在风格上的不同,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聆听、学唱、分析、表演的学习过程中,感受陕西民歌豪放、高亢、质朴的风格特点,并在对比聆听中,再次引导学生回顾湖南、东北、河北、陕西四个地区的民歌特点。
3、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引导学生学唱方言、歌曲音调,感受陕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湖南、江苏、东北、河北、陕西四个地区的民歌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引导学生学唱方言、歌曲音调,感受陕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湖南、江苏、东北、河北、陕西五个地区的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
歌曲风格的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教学视频,请学生观看时思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刚才同学们观看的视频是关于黄河和黄河流域的景色,听到的歌曲是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感受到了歌曲的高亢豪迈以及黄河气势磅礴的力量。
陕西民歌简介
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都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陕西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陕陕西民歌风格粗旷洒脱、率直
真诚、热情大方等强烈的地方特色。它的艺术魅力就存在于词和曲两个方面,是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和谐统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了解陕西的民歌特点。
欣赏《黄河船夫曲》
(一)聆听歌曲
1、初次聆听,思考以下问题:(播放音乐)
①听出歌曲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两段歌词,一问一答)
②歌曲的语言和情绪有什么特点?(这首歌曲演唱的情绪非常激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采用了地方方言演唱,使得歌曲显得非常朴实、有韵味。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坡和气势磅礴的黄河赋予了陕西人民开朗豪爽、淳朴憨厚的性格,在广阔的黄土高原上山坡
之间看似很近,可是走近却要花上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方便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造就了他们高亢嘹亮的歌声。)
2、再听,找出歌曲中具有陕西方言代表性的词语和衬词,并进行练习。(播放音乐)
如“我晓得”“船只”“艄公”“哎”“哟嗬”
聆听旋律,感受歌曲的音程和节奏特点
教师边唱边带学生画旋律线,请学生说说旋律和节奏的特点(跳动较大,节奏比较舒展)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再次范唱旋律,请学生听听旋律除了跳动较大,还有什么特点?
(重复)
教师:是的,“”这两个小节重复了五次,表现了船夫们与黄河波涛搏斗时豪迈的气概。
学唱“”这两个小节,想象船夫们边唱边划船的情景,要求把船夫们豪迈的气概唱出来。
节拍规律
教师:这首歌曲是四四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结合划船动作,把第一个划船动作做得更有力,跟音乐边唱边划船,唱出歌曲的韵味。
学习装饰音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歌谱,每一句最后一小节都有一个前倚音和下滑音记号,说说这两个装饰音有什么作用?(前倚音和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滑音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发挥演唱者的情绪。)
我们来学习一下它们的唱法,请模仿老师。
歌曲唱法
教师:歌曲的唱法有美声、民族、通俗,还有原生态。同学们觉得《黄河船夫曲》应该用什么唱法?(原生态)因为歌曲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所以,歌曲的唱法是随意的、直白的唱出自己的感情,宣泄自己的情绪。那现在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用原生态的唱法跟音乐演唱。
6、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表演和小结
分角色表演
教师:这首歌曲有两段歌词,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现在,老师和同学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老师问,同学们答,要求唱出歌曲的韵味哦。(播放音乐)
小结
教师:通过学唱和分析,同学们说说这首《黄河船夫曲》感受?这首歌曲的风格是什么?
《黄河船夫曲》描写了在黄河岸边的船工们摆渡谋生的劳动情景,因为劳动强度不大,节奏性也不强,所以这类船夫曲也较为自由、舒展。此歌语言质朴、平实,但立意高远,气势磅礴,环环相扣,层层设问,给人以天地悠悠,感慨万千的震撼,因此,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豪放、粗犷、高亢、质朴。可以说,《黄河船夫曲》是中华民歌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三、拓展
(一)、介绍陕西的其他民歌
教师:陕西民歌根据地域特征和艺术特点分为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和关中民歌。陕北民歌种类繁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榆林小曲、陕北套曲等
20多个曲种,我们今天学习的《黄河船夫曲》是劳动号子。陕西民歌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传最广。
(二)、音乐记忆卡
教师:在“多彩的乡音”这个单元里,同学们还学习了《浏阳河》《回娘家》《小小鲤鱼粉红腮》《新货郎》这几首民歌,让我们边听边跟唱,回忆一下,并说出它们的风格特点,用连线连接正确答案。(播放音乐,每首歌曲播放一段)
歌曲名称
所属地区
风格特点
《浏阳河》
湖南
欢快、流畅、纯朴、明朗
《回娘家》
河北
朴实、清新
《小小鲤鱼粉红腮》
江苏
婉转轻盈、含蓄细腻
《新货郎》
东北
诙谐、风趣
《黄河船夫曲》
陕西
豪放、粗犷、高亢、质朴
四、课后延伸
1、寄语
教师: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音乐文化博大精深,而民族音乐是其核心部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更放异彩。
2、课后自主作业
教师: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呢?同学们有空,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来找到答案。
如:黄河的历史与文化、黄河的故事、黄河的起源、黄河的流域面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