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教材: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合唱产生兴趣,享受合唱带来的愉悦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欣赏、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合唱;初步感受升sol在歌曲中的韵味;能够用自然的声音进行合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合唱产生兴趣,享受合唱带来的愉悦。
难点:初步了解合唱;初步感受升sol在歌曲中的韵味;能够用自然的声音进行合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问好
同学们好,我是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和美小学的文老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文老师的音乐云课堂。
律动导入
(1)请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如果你学会了,可以和老师一起动一动。
(2)学生参与律动后,教师开始演唱二声部旋律。
(3)演唱结束后点题:刚才的律动中老师与你们合作唱了一段旋律,这段优美的旋律其实就来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歌声与微笑》。
设计意图:在课堂伊始,用律动做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将二声部旋律放在导入部分,也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合唱。
(二)学唱
1.学唱一声部
(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设计意图:完整聆听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2)设置挑战,初次视唱旋律。
(3)引导学生发现难点:大跨度的音以及升号音。并提出用构音程的方法解决。
(4)再次视唱旋律。
(5)加入歌词演唱。
设计意图: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歌曲还是较为熟悉,因此一声部的学唱较为简单,其中设计的难点部分也是为了二声部的学唱做好铺垫。
2.学唱二声部
(1)师生合作,学生完整演唱一声部的同时教师加入二声部的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合作的方式,自然的过渡到二声部的学习。
引出二声部旋律,请学生观察旋律由哪几个音组成?并分别练习。
设计意图:由于初次接触二声部旋律会很陌生,刚好旋律中有升号的音,所以在此处设计让学生先找音,再分别根据旋律中音的难点进行训练,能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音准,为之后视唱旋律做好准备。
请同学们视唱二声部旋律。
请同学们用la再次模唱。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歌唱状态。
加入歌词,完整演唱二声部。
3.合唱
(1)先分声部,男生演唱二声部,女生演唱一声部,并通过手号进行相应的音准训练。
(2)指出合唱中要注意的事项
(3)正式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手号、以及指导注意事项,为学生后续的合唱进行扎实的铺垫。
(三)表现
请同学们加入律动,完整的演绎。
设计意图:新课教授的最后让学生对所学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再次巩固。
(四)拓展
1.介绍歌曲的背景以及荣誉
设计意图:通过这部分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重要性,因而更能促进学生对歌曲的喜爱。
2.欣赏藏腔版的《歌声与微笑》。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了解到歌曲的多样性。
(五)总结
总结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设计意图:升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