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趣歌》教学设计
【年级】
五年级
【课型】
歌唱综合课
【教学内容】
歌曲《十二生肖趣歌》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理念】
美育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是通过歌唱的审美体验和情感教育实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本节课,教师通过范唱、播放原唱、视频、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悉歌曲并感受歌曲中的美。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让音乐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与爱好,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演唱、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积累感性经验,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
《十二生肖趣歌》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雨声改编。歌曲为2|4拍,降B大调,旋律取材于北京儿歌《对鲜花》。前半部分几乎保留了原民歌的曲调,为了增强趣味性,只是在音域上进行了一些拓展,而高潮部分则对主题进行了发展变奏,但结尾处音调仍有再现。歌词采用对答的形式讲述了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及大家的属相。歌曲篇幅虽然较长但却十分幽默风趣、热闹,把孩子们在十二生肖的表演活动中的声音、笑貌、形态等刻画得活灵活现。
【学情分析】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对十二生肖非常熟悉,与生活十分贴近,这首歌曲诙谐有趣,非常受孩子们欢迎。五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歌唱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演唱、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积累感性经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对十二生肖进一步了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十二生肖,记住名称、排序及由来。
(2)学用“快板”的形式说十二生肖。
(3)能活泼风趣地演唱《十二生肖趣歌》,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并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
十二生肖为主题开展数、说、唱、动等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以及一字多音,认识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生问好
教师用快板敲出附点和休止符的节奏问好。
学生模仿教师。
快板学习
快板介绍
教师用快板演奏《说快板》
生模仿
初听歌曲,找到十二生肖的排序,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熟悉附点节奏和休止符;学会《说快板》;初步了解十二生肖排序。)
二、学唱歌曲《十二生肖趣歌》
1.解决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2.师生分组演唱,解决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难点。(先用LU哼唱旋律,再带入歌词)
3.用对比聆听法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4.解说衬词
5.介绍对答演唱方式,并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情绪和动作表情演唱衬词以及对答部分。
6.完整表现歌曲。(问的部分加入乐器伴奏,答的部分进行即兴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学会歌曲,解决教学重难点,并表现音乐。)
三、扩展
1.《十二生肖动画故事》
2.
十二生肖文化介绍(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在生动有趣的情节下,让学生感受生肖动作的可爱形象,并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四、总结
1.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梳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线上课程,教学时间为20分钟。《十二生肖趣歌》是一首中速、欢快的歌曲,歌曲篇幅较长,需要教授和解决的重难点比较多。因此,课堂开始就直接用快板来导入,在介绍了解快板的同时让学生熟悉附点和休止符节奏。教唱环节通过带唱、对比聆听、分组合作、即兴表演等方式来学习。最后拓展了《十二生肖动画故事》和十二生肖的文化介绍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