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9 08:0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
分子热运动
一、单选题
1.有关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2.固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固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3.为了预防新冠疫情在冬季反弹,各学校都安排了人员对校园定期喷洒消毒液,校园内会闻到一股药味,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间有作用力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用食盐腌制鸡蛋成咸鸡蛋
B.丁香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离很远就会闻到香味
C.把石块扔到水中溅起水花
D.墙角里长期堆放着煤,墙壁都变黑了
5.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有用,有时有害。下列扩散现象有害的是(  )
A.腌制鸭蛋时,蛋变咸了
B.人造木板的黏结剂中的甲醛散发到空气中
C.盛夏时节,四溢的花香引来蜜蜂
D.衣柜里放樟脑球驱虫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房间里弥漫着酒精味
B.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留下粉笔的痕迹
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
D.在热水中滴入墨水,热水很快变色
7.下列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8.以下几条摘录的是某同学在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玉兰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如图甲、乙、丙是物质的三种状态,关于物质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从甲变成丙属于熔化
B.物质从乙变成甲要吸收热量
C.秋天,露珠的形成过程与物质从甲变成乙的过程相同
D.冬天,霜的形成过程与物质从丙变成甲的形成过程相同
10.夏天的早晨,小明发现荷叶上有一层细小地水珠,用竹竿一拨弄,汇聚成大水珠,细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
A.引力、斥力都减小
B.引力、斥力都增大
C.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D.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11.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空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运动。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乙、丙两图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二、填空题
12.2020年最接地气的“地摊文化”展示了中国生机,很多商家通过地推岗位为市民提供了特色美食,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美食在锅里煮熟的时候香味会更明显,原因是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
13.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制的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1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文化传统,煮粽子时,粽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一种扩散现象;在剥粽叶时,感到粽叶和米之间很粘,这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是由于______。
15.现将3cm3的水和3cm3的酒精注入一个量杯中,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为5cm3,这说明______,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的玻璃管。若向量杯里滴人一滴红墨水,我们会发现整个量杯里的液体都变成红色了,这说明______。
16.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本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
三、实验题
17.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后,汪欢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猜想二: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汪欢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并各滴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汪欢等同学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所运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
18.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乙)。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它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6.B
7.D
8.C
9.D
10.B
11.B
12.扩散
剧烈
13.引力
斥力
14.引力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15.分子间有间隙
细(小)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16.扩散

17.热水杯中水颜色变化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控制变量法
18.(1)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