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物态及其变化课堂检测 2021-2022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物态及其变化课堂检测 2021-2022学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9 09: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章物态及其变化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今年暑假泉州地区酷热难当,白天室外温度大约是
A.5℃
B.20℃
C.35℃
D.60℃
2.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擦洗
D.用清水冲洗
3.用锅炒菜时,无论火多大,只要锅中有水,菜就不容易炒焦,其原因是
A.水吸收了全部热量
B.水把热挡住了,菜没吸热
C.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这时温度低于菜变焦的温度
D.菜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
4.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A.铁、食盐、松香
B.萘、冰、石英
C.金、海波、石蜡
D.冰、石英、玻璃
5.盐都天气预报,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如下图所示是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盐都地区某天天气预报情况.下列有关这一天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天气温都是-4℃??????????
B.全天气温都是4℃
C.这天最低气温是-8℃?????????
D.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温差是8℃
6.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7.下列有关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水时壶嘴上方附近冒出“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烧水用的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C.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热容也不变
D.从冰箱中取出的罐头上有一层“白粉”,这是凝华现象
8.如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银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
C.在﹣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D.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10.如图所示,常温下的烧杯装有冰块,杯口盖有玻璃片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上的水珠是冰块熔化形成
B.a
上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形成在a
的下表面
D.小水珠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
11.物质从_______变成________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
和________.物质从_______变成________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_______(填“热”、“冷”),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3.甲流肆虐全球,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如图是在预防甲流中我们常常使用的汞体温计.它是利用液体
____________
的性质来工作的,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________
℃.
1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水雾出现在眼罩________(“内侧”或“外侧”)。
15.如图所示是吸烟人常用的一次性打火机,其内部的“丁烷”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这种打火机不小心摔在地上容易发生爆炸,里面的液体会迅速发生______而消失。捡起摔坏的残骸会感觉比较凉,这是因为刚刚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6.在生活中的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吹气”和“哈气”往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夏天对着热水“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使水温度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能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17.云南鹤庆新华村被誉为中国银品之都。某银匠在制作银器时,记录了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银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它在熔化的过程中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8.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________后(填物态变化名称),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19.小美同学对某固体加热,图反映了该固体先熔化成液体再到沸腾的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它的熔化时间为______min,它的沸点为______℃。
20.(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测温液体的______原理制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B)分别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三亚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三亚此时温度为______℃,北京此时温度为______℃;
(2)北方的冬天,最低气温可低至-50℃,根据下表的数据可知,此时应选用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当地的气温,原因是______。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三、解答题
2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89℃时,某同学开始计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
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min。
(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实验时水面上方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2.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___________℃。
(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
___________。
(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___________(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
23.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56oC时,它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答案
1.C
2.C
3.C
4.B
5.D
6.D
7.D
8.C
9.A
10.B
11.液态
气态
蒸发
沸腾
气态
液态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12.冷
汽化(蒸发)
13.热胀冷缩
37.8
14.液化
内侧
15.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
16.水蒸发吸热
液化放热
17.晶体
961
吸热
18.凝固
19.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6
98
20.热胀冷缩
19
-7
酒精
酒精的凝固点低于当地的气温,不会凝固
21.5
99
水沸腾后温度不变

22.-4
缓慢均匀熔化
晶体
固液共存态
烧杯
23.海波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