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内能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内能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9 15: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内能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下列事实的微观本质相同的是(  )
①红墨水在水中扩散
②花香四溢
③物体的热胀冷缩
④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如图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丙,在其中分别倒入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B.乙不中的水内能最大
C.丙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D.乙和丙杯中水的内能相等
4.如图所示为目前流行的一种自热火锅。该自热火锅配有发热包,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加热上层食物。有关自热火锅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下层的发热包将热量传递给了食物
B.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
C.食物被加热的过程中,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打开盖子时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水汽化形成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来”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C.分子是很小的
D.分子间存在间隙
6.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其内能的变化及其改变方式是(  )
A.增大、热传递
B.增大、做功
C.减小、热传递
D.减小、做功
7.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后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可观察到易拉罐底部出现白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霜是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
B.搅拌使冰块熔化时是在放热
C.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
D.冬天道路结冰可通过撒盐来降低冰的熔点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熔化
8.辣椒萝卜是湖南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制作辣椒萝卜首先需将新鲜的萝卜切条,然后将萝卜条放在太阳下晾晒两三天使其变成萝卜干,再拌上剁辣椒和盐,腌制8至10天即可食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晒萝卜利用了太阳能来做功
B.腌制好的萝卜内外都又辣又咸,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萝卜干没有内能
D.萝卜条变干是因为水升华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水沸腾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教室内洒水感觉凉爽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10.如图所示,在试管里注入少量的水,用软木塞塞紧管口,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试管里的水沸腾了,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
B.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
C.酒精燃烧时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二、填空题
11.夏天来了,东台西溪植物园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______,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看到红色的荷花是因为红花______红光。
12.手指在衣服上来回快速摩擦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使手指的内能增大。做饭时经常会用到高压锅煮熟食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___________,食物更容易熟。
13.如图所示为一名消防队员正在进行模拟演习训练。当消防队员沿着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匀速下滑时,他的动能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下滑过程中,他感到手心发烫,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使其内能增加的,这个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4.典故“钻木取火”,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在此过程中,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厨房就是物理知识应用小天地,煎、炒、蒸、拌都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炒主要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食物的内能;蒸是利用高温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放热蒸熟食物。
16.如图所示,在烧瓶内装入少量水,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在瓶塞跳出的瞬间,瓶内出现白雾。原因是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成了塞子的_______。如果瓶内不装水,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的气体的温度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降低。
17.如图甲,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挂个重物都不会拉开,此实验说明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如图乙,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______。
18.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应是_______(选填“A”或“B”)瓶,抽掉玻璃板装,有空气的瓶子变红了,这是因为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把一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一圈并迅速来回拉绳子,一会儿,看到瓶塞被冲开,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绳子与金属管摩擦,因为:______。又通过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使乙醚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直到乙醚沸腾,产生大量的蒸汽把瓶塞冲开。
20.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小丽和小亮为了使自己的手更暖和些,分别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分别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方法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三、解答题
21.“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
(1)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的形成是水蒸气经过什么样的物态变化而来的?炖盅里的水沸腾吗?
(2)燃料燃烧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煲盖跳动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22.如图所示,小岚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做了个实验,她先关闭喷嘴处的阀门,接着手部用力快速压活塞打气,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壶内一部分气体,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的气体温度,发现温度不一致,请解释温度变化原因?
23.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人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
(3)实验过程中,_____(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_____.
(4)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那么,实验要控制物质的__不变.
答案
1.A
2.D
3.C
4.D
5.A
6.C
7.D
8.B
9.D
10.A
11.无规则运动

反射
12.做功

13.不变
做功
机械
14.做功
增大
15.热传递
液化
16.机械能

17.引力
空隙(或间隙)
18.B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9.略
20.热传递
做功
21.(1)液化;不沸腾;(2)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2.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低。
2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控制变量法
不能
如果搅动,水的颜色变化就主要是外力造成的,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