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感叹号、问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
会认“沿、答”等10个生字,认读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图片识字
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深圳市宝安区壆岗小学的邓佳敏老师!很高兴今天能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坐井观天》的第二课时。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请你挺直腰板,准备好课本和笔,跟着邓老师一起来学习吧!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的不少生字新词,不知道同学们还记得多少,现在请你大声读出屏幕上的词语。
坐井观天
井沿
井口
口渴
喝水
说大话
回答
弄错
无边无际
同学们读的真好!隔着屏幕,老师似乎都能听到你响亮的声音!刚刚你们都读到了“井沿、井口”这两个词,那“井”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井的构造吧。
现在请你试着把“井沿”“井口”“井底”分别填到对应位置。
填好了吗?老师要出示答案了哦!看,从上到下这里分别就是“井沿”“井口”“井底”,同学们你们填对了吗?
二、朗读课文,明确观点
1、结合课文和插图,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们发生了争论。现在请你朗读课文2到7自然段,想一想: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些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2、注意了!在朗读时我们可以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用“
”画出青蛙说的话,并请你边读边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能做到吗?现在请你准备好笔,按下暂停键开始认真朗读吧。
3、第一次对话:
同学们,你们都读的非常认真,找的也很仔细,老师为你们点赞!现在跟着老师来看看小鸟和青蛙之间的第一次对话。
(1)第2、3段就是他们的第一次对话了,请你读一读,说一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鸟从哪里来,来干什么。
生2:我从“一百多里”,知道了鸟儿飞了很远的距离。
(2)确实,我们的小青蛙整天生活在井底,只能看见很小的天空,而小鸟自由飞翔在蓝天,每天飞很远的路,看到的天地自然就大得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好这一次对话呢?
生:“你从哪儿来呀?”是疑问句,语调应该上扬。
(4)没错,“你从哪儿来?”是疑问句,要读出上扬的语气。而“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现在请你按下暂停键试着朗读一遍。
4、第二次对话:
(1)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鸟和青蛙之间的第二次对话,先请你读一读。老师把青蛙说的话换了个说法,请两个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感受这两句话哪一句更好?
①“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②“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一句更好呢?
生:我觉得第一句更好,第一句中用了感叹句和反问句语气表达更为强烈,表现出青蛙的自以为是。
师:感谢你的思考。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而小鸟认为天确是“无边无际”的。第二次的对话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我觉得第二次对话情感更强烈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反问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3)你的理解十分到位!朗读感叹句“别说大话了!”时要强调“别”字的劝谏意味,可以加上摆手的动作。读“天无边无际”时要拉长语调,突出天的大,“大得很哪!”要用感叹的语气读,表现小鸟的见多识广。而朗读反问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时,要强调“井口,那么远”等词语,语调上扬,读出那种不相信、自以为是的语气。
(4)老师说了那么多,不知道你们究竟能读的怎么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老师读青蛙的部分,你们读小鸟的部分,准备好了吗?
3、第三次对话:
(1)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第三次对话,这次对话,提示语都加了“笑了”,思考一下:青蛙为什么笑?小鸟笑什么?
生1:我认为两种笑是有着不同的心情的,青蛙的笑是自信的笑,小鸟的笑是真诚友善的笑。
(2)我们应该怎样读好第三次对话呢?
生2:我认为可以还加一些动作,这样就能区分青蛙和小鸟两种不同的心情了。
(3)是啊,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加提示语,配合神态、动作等方式来朗读。读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要读出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现在你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第三次对话。
4、通过对上面三次对话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天有多大这个问题,青蛙和小鸟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明明是同样一片天,为什么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会这么不一样呢?请你结合我们课文插图思考一下。
生1: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三、体会寓意,拓展阅读
1、没错,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看法也会不一样呢。同学们,这则寓言学完了,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生1: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
生2: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得才全面。
……
2、是啊,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读这则寓言故事,得到的启发也不尽相同。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3、而在今天,我们也用“坐井观天”来形容眼光狭小,见识短浅的人。邓老师有个小问题想考考你们,你们知道有哪些成语与“坐井观天”意思相近吗?
生1:管中窥豹(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意思从管子里看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生2:鼠目寸光(出自《临川梦·隐奸》。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米远。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4、这两位同学真是博学多才!邓老师还想知道,在生活中啊,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像课文中青蛙一样的时候?学完这一课,你准备怎么做?
生:比如我学钢琴就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等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今后,我要多参加钢琴比赛,多观看钢琴演出,坚持练琴,持续学习。正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5、师:是啊,你的话让老师联想到了几句形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诗句,老师想送给你们:
课件出示:形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6、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并且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多看书,开阔自己的眼界,那你也将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7、最后,邓老师想给好学的你们推荐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绘本《青蛙变变变》,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哦!
师:这是一个借助传统的青蛙意象而创作的关于指环、魔力、咒语的当代童话故事。青蛙不悔从变成鱼儿、鸟儿和王子,又回到青蛙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险峻,回复到原本的生活状态,展示了生活的各种态度取向。
9、今天的课后作业是:请你认真完成知识与能力训练阅读会客室《盲人摸象》,写完后可以对一对答案。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了,感谢大家的聆听,再见!《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沿、答”等10个生字,认读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
2、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会认“沿、答”等10个生字,认读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故事?有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观”是什么意思???看。?
“坐井观天”的意思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认读、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
jǐnɡ
guān
yán
dá
hē
kě
huà
jì
na
井
观
沿
答
喝
渴
话
际
哪
读好:前鼻音“观、沿”,后鼻音“井”。
“哪”是多音字,课文中两种读音都出现了,当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出示相关句子:你从哪儿来呀?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2)出示词语,读一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大话
弄错
抬头
无边无际
(3)识记生字
①生活识字:“井沿”的“沿”,出示图片,指出井沿的位置,“沿”是边的意思,井沿就是井边。出示
碗沿,床沿,河沿
的图片
。
读文中句子: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小鸟为什么落在井沿上?读第3-4自然段。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②顺口溜识记:渴—喝的区分,“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口。”
③“加一加”识字:
“?+合”是“答”,组词:回答,答案、问答、答谢
多音字“答”,dā
(答应),dá(回答)
“讠+舌”是“话”,组词:大话、说话、听话、对话
师:小鸟是在说大话吗?请读5-7自然段。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到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④字源识字:→玉→廾,“弄”是会意字,上为“玉”,下为“廾”,会双手把玩玉璧的意思。本义为把玩,后引申为玩耍、玩赏、做等含义。
组词:弄巧成拙、弄假成真
造句:他本来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没想到却弄巧成拙了。
他们刚才还在闹着玩,没想到弄假成真,真的打起来了。
⑤
查字典理解字义,组词识记:
理解“际”的意思:交界或靠边的地方。如“一望无际、漫无边际”。
⑥结合生活实际,在语境中识记:
理解“错”的意思:不正确,不对。如“作业写错了”“有错就改正”。
⑦偏旁识字(形声字识字):“抬”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的字,组词:抬手、抬头,这样的字还有:提、担,抱、拉。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三、指导书写。
(1)同学们,本课的生字一共有8个字,“观、沿、渴、喝、话、际”是“左右结构”、“答”是“上下结构”、井是“独体字”。
这些左右结构字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左窄右宽。“沿、渴、话、际”这四个字还有一个共同特点:身高一样,就是左右平齐。
“观”“喝”:与其他的左右结构字不一样,左边偏旁都写在字左上角。观察要注意的笔画。
“答”:上下结构,上面窄,中间宽,下面更窄。竹字头要写成双胞胎;撇捺舒展,向左右伸展,撇要快,捺要顿。
“井”:独体字。首笔定位,第一横在横中线上边,第二横在横中线下边,第三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左边,先写成竖,在向左撇出去,撇要快,还要有锋。第四笔是竖,起笔高,收笔低。
(2)观看写字示范视频和笔顺演示,在《小学语文写字本》P21上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哦!
(3)《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它们在争论什么?请完成《语文知识能力训练》P42练习一,写完后请对一对答案,看看写对了吗?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文章主要讲了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可是青蛙却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