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劝学》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9 07:3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劝学》导学案
一、介绍作者
二、写作背景:
三、解题、疏通全文
1、这里的“劝“应该是何义?
2.文言知识
找出下面的通假字
1、輮以为轮(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君子生非异也(

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今义:
2、輮以为轮
古义:
今义: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古义:
今义: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动词使动用法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形容词作名词
5、其曲中规(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7、积善成德(

形容词作动词
8、故木受绳则直(

形容词使动用法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数词作形容词
10、用心一也(

四、研读文本
研读第一段
1、研读文本第一段(学习的意义)
文章开篇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2、本段中的几个比喻句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
明确:
3、本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
研读第二段
1、讨论:本段分几个层次?每层讲了什么意思?
明确:
2、本段是从哪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
研读第三段
1、让学生根据本段内容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2、思考:本段论述的角度是什么?
明确:
五、归纳写作特点
1、分析结构特点
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2、分析比喻论证
研讨: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以第三段为例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明确:
六、拓展提高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节选《荀子》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C.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2.结合课文谈谈孔子《论语》中的“君子”观: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结合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如果你是荀子,你会怎样说?
明确:
3.君子对待学习有“不可以已”的态度,学习的方法是不能停止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博学、参省、假物、积累、坚持、专一。这样做了以后,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你的知识储备中有没有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和事,不断激励着你前行。试着与大家分享。
1.孔子《论语》中的“君子”观: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结合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如果你是荀子,你会怎样说?
参考答案:荀子曰:学方能为君子。
2.君子对待学习有“不可以已”的态度,学习的方法是不能停止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博学、参省、假物、积累、坚持、专一。这样做了以后,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你的知识储备中有没有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和事,不断激励着你前行。试着与大家分享。
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匡衡凿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劝学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学家子思“五之法”);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孟驰北:生命的张力与炙热;
梁启超: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诗。一生勤奋,著述宏富。政治活动占据大量时间之外,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之多,各种著述1400多万字,148卷的《饮冰室合集》;
小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抹背影,悠悠水长,他们的求学精神、道德修养让我们敬仰,我们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学问、修养。
参考答案
一、介绍作者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荀子的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曾两度到齐国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也就是学宫的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过秦昭王,后来又去楚国,任兰陵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仪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述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问题的根本。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有很强的逻辑性,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谈学劝学的议论性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基础,旁征博引、多方设喻,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并且在比喻的运用中,做到了形象鲜活、手法多变、逻辑谨严、言近旨远,从而使文章充满了机智和灵动的色彩,产生了震撼古今的艺术效果。正所谓“一语珠玑万古新,言近旨远见真淳

二、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荀子从“性恶论”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和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而逐步形成的。只有懂得礼,人的恶的本性才能最终改变。
所以,荀子的《劝学》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三、解题、疏通全文
1、这里的“劝“应该是何义?
明确:是“勉励”而并非“劝说和规劝”之意。
2、疏通全文
首先请一位学生朗读文本。教师和同学们指正音及停顿。
接着师生们一起对照注释来进行疏通和翻译全文,关注重点字词。
教师要让学生做到字字落实,一定要严格翻译文本,达到确凿的答案。
3.文言知识
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烘烤木材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性,天赋)
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动句)
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今义:指坏人的党羽
2、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寄居
今义: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古义:专指“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
名词作状语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动词使动用法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形容词作名词
5、其曲中规(弯度)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处)
7、积善成德(善事)
形容词作动词
8、故木受绳则直(变直)
形容词使动用法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使……快,走得快)
数词作形容词
10、用心一也(专一)
四、研读文本
研读第一段
1、研读文本第一段(学习的意义)
文章开篇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宗明义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下面的内容就是紧紧围绕这一论点层层展开论述的。
2、本段中的几个比喻句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
明确:“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的加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这几个比喻隐含的喻义是:人只要坚持学习,是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作为论据,论述了学习对改造人的品行起着决定作用,推论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本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学习的意义。(板书)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
研读第二段
1、讨论:本段分几个层次?每层讲了什么意思?
明确:分为三个层次:(教师概括板书)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对比说明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第二层:包括中间两句话,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组成四组比喻来说明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层:是最后一句话,由上面的比喻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2、本段是从哪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这一段论述的是学习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
研读第三段
1、让学生根据本段内容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全段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至“无以成江海”,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论述学习要坚持不懈。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至最后,论述学习要专心致志。
2、思考:本段论述的角度是什么?
明确:本段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五、归纳写作特点
1、分析结构特点
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用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证。
2、分析比喻论证
研讨: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以第三段为例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明确:比喻论证。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文易于理解和接受,提高了论证的效果。课文第三段首先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的说法,从正面阐释要获得渊博的知识,要想使学习卓有成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然后用“不积跬步”和“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论证注意知识的积累的重要性,主张学习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接下来用“骐骥”和“驽马”两个比喻,对比说明学习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必须“不舍”,即有恒心。前一个比喻则说明主观条件虽然优越,但学习不刻苦,是不可能成功的;后一个比喻则说明主观条件即使不好,但能持之以恒,是终究可以成功的。作者为了吧这个道理讲透彻,紧接着用“朽木不折”和“金石可镂”两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说明,指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再容易的事也做不好;而气锐志坚,刻苦磨砺,再困难的事也能成功。作者为了强调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最后用蚯蚓和螃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地说明先天条件差,如果能用心专一,也可以成就事业;先天条件好,如果心浮气躁,则将一事无成。这是论证了学习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六、拓展提高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节选《荀子》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C.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2.孔子《论语》中的“君子”观: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结合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如果你是荀子,你会怎样说?
参考答案:荀子曰:学方能为君子。
3.君子对待学习有“不可以已”的态度,学习的方法是不能停止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博学、参省、假物、积累、坚持、专一。这样做了以后,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你的知识储备中有没有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和事,不断激励着你前行。试着与大家分享。
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匡衡凿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劝学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学家子思“五之法”);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孟驰北:生命的张力与炙热;
梁启超: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诗。一生勤奋,著述宏富。政治活动占据大量时间之外,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之多,各种著述1400多万字,148卷的《饮冰室合集》;
小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抹背影,悠悠水长,他们的求学精神、道德修养让我们敬仰,我们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学问、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