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分析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辟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背诵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2.通过朗读、品读课文,培养学生概括、梳理论证思路及主要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和背诵培根关于读书的一些格言和警句。
3.理解文章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启发学生读书思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分析两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揣摩精辟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背诵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吧。 我们不妨来共同学习《谈读书》。
二、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疏通字词(幻灯片展示)。
藻(zǎo)饰 狡黠(xiá) 诘(jié)难(nàn) 滞(zhì)碍 吹毛求疵(cī)
豁然贯通 不求甚解 阐证 怡情 矫情 味同嚼蜡
2.朗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
把握文章论证思路:教师引导学生作总体把握,全文从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到读书的方法,最后论及读书的作用。
再读文章,请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些论述?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
学生有可能勾画的语句有:
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④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⑤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
小结:这些关键句:
①是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的;
②是论述读书的作用的;
③④⑤是论述读书的方法的。……
3.品读课文,加深文章理解。
三、研读感悟
研读课文,给课文列一个提纲。
学生四人一组研讨,交流提纲笔记,重点分析说理论证的方法。
小结:
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归纳论证:“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对比论证: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四、拓展练习(可延伸为课外积累作业)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论读书、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来,以多者为胜方。
(1)名言警句: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故事
第二课时
一、题解
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呢?
不求:不追求。 甚解:比较深刻的理解。“不求甚解”是陶渊明的一句名言,作者以此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本义。
二、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福建闽侯人。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年3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一直写到同年9月2日。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十年动乱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三、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文章了解文章论证思路。
1.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学生研讨后教师点拨明确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研讨后教师点拨明确:作者首先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然后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再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地读。
四、研读感悟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引证法: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例证法:以诸葛亮、普列汉诺夫为例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理解精神实质。
对比论证法: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再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
五、课堂练习(幻灯片展示)
1.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学习运用驳论。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2.比较阅读,拓展合作(幻灯片展示)。
学生自由选择角度,比较本课两文的异同之处:(1)论证方式、论证方法以及语言风格不同;(2)思想内容较为相似,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
2. 模仿《谈读书》,写一篇谈交友的文章。
【资料宝藏】
1.《不求甚解》备课资料
1. 文体概述: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感想或偶然一得。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的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
2. 作者简介: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191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1930年十八岁时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秋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总分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1961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如作者在第一集前的“两点说明”中所讲的:“办此专栏,将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适当地满足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工农兵群众的要求。”在为合集写的“自序”中他又说:“我们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活动在祖先血汗洒遍的燕山地区,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该放松努力,要学习得更好,做得更好,以期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后人!”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同志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全国许多报刊、杂志效仿这一做法,开设了类似的杂文专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苑增添了生气。
《燕山夜话》包括一百五十多篇文章。林彪、江青等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进而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阴谋,对《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最先举起了屠刀。文痞姚文元《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横加罪名,《燕山夜话》变成了“反党黑文,“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制造了一起震动全国的特大冤案。邓拓因此而含冤自尽,成为“四人帮”1966年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
邓拓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
1. 结构提纲:
┌喜欢读书 全在会意
┌ 要诀 ┤
│ └会意不易 不求甚解
│ ┌一示虚心 劝戒自负
│ 本意 ┤
│ └二明方法 了解大意
│ ┌列宁批评 普氏曲解(反面事例)
│ 例证 ┤ (对比论证)
│ └孔明读书 观其大略(正面事例)
│ ┌读书且平平读 ┐
│ 道理 ┤ ├ 不必太滞 (引用论证)
│ └未晓处且放过 ┘
│ ┌经验证明 书须多读
└ 结论 ┤
└反复阅读 开卷有益
2.“好读书,不求甚解”相关史料
“不求甚解”这则成语的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现在则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这个成语来源于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又名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的家乡浔阳一带水旱灾害连年不断。陶渊明靠着微薄的田产,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过着非常艰难的日子。
尽管如此,陶渊明不羡慕荣华富贵,喜爱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他一面耕田,一面读书写诗,不仅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十分自在。 大概二十八岁那年,陶渊明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样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他去喝。而他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好读书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我们且于这篇仅一百七三个字的短文活生生地刻化出了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古代文人隐士的风貌不提,单是陶先生的读书就很有一番意蕴,也会使我们悄然反思自己的读书之旅。
《说文解字》云:“读,诵书也”,“读”字的本义是背诵朗读的意思,后来“读”又引申为“阅读和理解”。书大体上具有文本与意义两个方面,陶渊明的“读”和“解”实际是说了知意而后达理这样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读和解读的过程。过去读书人读书就是四书五经,比如那《书经》讲儒家道统圣王心法,《春秋经》讲天人之道孔子王心。中国文化经典除经书外,还包括诸大贤大儒的言说著述发挥经典义蕴,对塑造国人的世界观与理想人格起过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一直为后人所推崇,可也有人据《宋史·滕宗谅传》及司马光的《涑水纪闻》,指责范仲淹于滕子京任知州时以公款馈赠游士故人,案发后“力救之,止降一官”,腾改徙岳州建岳阳楼“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称“滕子京其人并不怎么样,而范仲淹也不是如他所标榜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己还是忧人,这段公案还是让历史学家去说吧。
从《论语·子张第十九》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开始,孔子就精心构架了一个精神上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要学子和士人照着这个模板来读书出仕。到了清人朱用纯的《朱子家训》那里又说:“读书志在圣贤,徒非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也煞是好听。儒家是主张出仕的,是要齐、治、平的,所以《孟子 滕文公上》就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说这是“天下之通义也。”亚圣孟子不是用晦涩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堆砌而是以名言隽句的形式建构起来的这个社会分工理论,是很睿智和超前的。至于劳心者,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内涵,比如指统治者还有社会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劳力者当然指体力劳动者比如农民工还有我等草民。千百年来人们希望通过读书获得权力,读书成为少数精英人物能够统治大部分不能读书的普通百姓而成为治人者的良方。为了读书入仕,读“圣贤书”成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无法选择的选择,所以那时的读书是政治色彩浓厚功利思想明显的读并痛着的十年寒窗苦差。
美国总统林肯就职之时,有记者问林肯的母亲是否为当总统的儿子骄傲,这位母亲回答说她同样为另一个儿子骄傲,他正在农场里刨土豆。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曾对美国小学生的理想做过调查,想当总统的想当动物饲养员的想当家庭妇女连生四五个孩子的什么都有。浙江电视台也曾对我国中学生做过类似的调查,其回答不是想当官就是想当老板,无一人愿意当工人或农民。看起来孔老先生的教导还依然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而且殃及那些甚至并不知《论语》为何物的还有以为《聊斋》就是QQ聊天室的子孙了,那么这功利性的读书焉能不累焉能不苦,所以古人读书有时就得带上锥子和绳子以备悬梁刺股不时之需。
无论是读书治学,还是读书怡情,真正的文化人追求的是读书的乐趣和心灵的坦然,而不再负有“功名”之累。老舍读书就颇具个人色彩,他说:《三字经》“这类书,据我看,顶好在判了无期徒刑以后去念,反正活着也没多大味儿。”一位朋友推荐《相对论原理》给他看,老舍只与《相对论原理》“相对”了两个钟头便再也不理会了。读书在过去的还不知道QQ、BBS和博客的文人的笔下就很美丽很高雅,静静的夜里窗外是一轮如水的清月,小屋中红烛轻摇,杯里溢着茶的淡而幽的沁人心脾的香气,一个人靠在椅上翻着白天买来泛着墨香的书,尽管没有红袖添香那也是何等之闲适、惬意和心灵之充实呀!要是现而今这儿也脱那也PK,就是五柳先生转世恐怕也会心有别注了。只是在现实中忙的下岗的能像这般高雅地读书的大约并不多,我读书这几十年许多时候是在会场、会议室里别人打磕睡唠喀时,周围的烟熏着台上的如念经般的鸹噪中,其实真地不爽,不得已而读之吧。
“好读书,不求甚解”到底是不是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我老是觉得五柳先生这话的背后好像还藏着掖着什么东西,有没有隐匿山林的牢骚也说不准。“解”是在读书的过程或读后自然发生的现象,“解”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深化呢?是否应该在自己人生经验或审美经验的丰富和深入的过程中发生呢?就拿读《红楼梦》为例,红学家俞平伯说《红楼梦》是写“色空”,李希凡说是写反封建,毛泽东说是写阶级矛盾,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和审美情趣投射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上,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我想这些理解对于他们都不是“甚解”的结果,而是在同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审美情趣的结合中自然发生的。就是说当你没达到一定的理解能力时是无法“甚解”的,如果硬要“甚解”去钻牛角尖,就有可能曲解作品的本意。还有读书之解也常须参看别人的看法,也有人读书喜文章浑然一体,最烦那种使人扫兴或讨厌的注解。或说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者,就是不去看注解而只读本文的意思。我却也不全赞同,注解也是良莠不齐的,还是因人因注而异的好。
读书之“解”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感性的方式,一种是理性的方式。感性的方式是初始的,是用自己的朴素的欲望和情感来解读,它所接受的是一个复杂的玄妙的文本,也许在解读过程中还不能得出一个明确和正确的结论。比如名著如同圣伯夫形容苏格拉底和蒙田的那样是“拥抱所有国家和所有时代”的,因为名著触及了人类共同感兴趣的诸多话题,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读懂的内容上,对于不懂或还不知道不懂的地方先“不求甚解”一路读下去便是。我们读名著大抵是为了获得享受,在享受中自然而然地得到熏陶和教益,而刻意求解的读法往往把享受的情境破坏了。理性的方式则是意志、心智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运用了理智的归纳方式,强化了“书”的深层意义和丰富内涵。前一种是不求甚解的方式,后一种就是求甚解的方式。若是读理论书读科技书,不求甚解就是自己糊弄自己了。
3.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一、培根生平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的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没有得到任何职位。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死后,人们为怀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亨利·沃登爵士为他题写了墓志铭:
圣奥尔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头衔应
称之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二、培根的哲学思想
培根的哲学思想是与其社会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科学。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第一种是“种族的假相”,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是“洞穴的假相”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的假相”,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是“剧场的假相”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但是培根的“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象,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
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接触。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
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受时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观还具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三、培根的论著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他在书中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605年,培根用英语完成了两卷集《论学术的进展》。这是以知识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部著作,是培根声称要以知识为其领域,全面改革知识的宏大理想和计划的一部份。培根在书中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的作用,提示了知识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补救的办法。在这本书中,培根提出一个有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的提纲,对后来十八世纪的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写百科全书,起了重大作用。1609年,在培根任副检察长时,他又出版了第三本著作《论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存在着人类最古的智慧,可以通过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研究而发现失去的最古的智慧。
培根原打算撰写一部六卷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伟大的复兴》,这是他要复兴科学,要对人类知识加以重新改造的巨著,但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发行了前两部份,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是该书的第二部份。《新工具》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提出了培根在近代所开创的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这本书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是相对立的。
培根在结束其政治生涯后,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亨利七世本纪》一书,这部著作得到后世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是“近代史学的里程碑”。
大约在1623年,培根写成了《新大西岛》一书,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乌托邦式的作品,由罗莱在他去逝的第二年首次发表。作者在书中描绘了自己新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蓝图,设计了一个称为“本色列”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是培根毕业所倡导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现。此外,培根在逝世后还留下了许多遗著,后来,由许多专家学者先后整理出版,包括《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论人类的知识》等等。
四、培根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为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4.名家谈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
王富仁
什么是“好书”?“好书”是读过就懂的,“读”与“解”同时完成的 。
在语文教学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读书趣味 。
“解”有两种方式:一是感受方式,一是理性归纳方式。第一种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后一种是求甚解,“好读书,不求甚解”才是正常的读书方式 。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说的,但在我们通常的理解中,它却常常作为一个不好的读书习惯。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陶渊明这句话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里,首先存在的是“书”与“人”的关系,其次则是“人”对“书”的两种接受方式。从“书”与“人”的关系而言,因为我们是从事教育事业的,是把“书”做为学生的教材看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对“书”的学习在品德和知识上有所提高的,所以我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就把“书”等同于“师”了。我们这种理解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但必须看到,我们这种对“人”与“书”的关系的看法,是受到了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的严重影响的,是同“人”与“书”的固有关系有很大参差的。
“书”是什么?“书”实际上是“一席话”。谁的“一席话”?
作者的“一席话”。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一席话”?因为作者有自己的思想或感触,有一种需要让别人理解和同情的愿望,也就是有表现的愿望,说话的愿望。这“一席话”是为了别人理解和同情的,而不是为了别人不能理解和同情的。它与日常的谈话有没有不同呢?当然有。但这种不同不在于让人不能理解、不能同情上,而在于它需要更多的人的理解和同情上。它不是仅仅告诉一个人的,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简单的现实愿望和要求的,所以作者要把它写出来,印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在这里,就产生了“书”的好坏的标准。什么是“好书”?“好书”就是读者仅仅通过它的这“一席话”就能让读者理解和同情的“书”,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都已经在他说的这“一席话”里,而不需要再添上其他的一些话。假若需要再添上其他一些话这部书才能更完整、更清楚,这部书就不是一部“好书”了。也就是说,凡是那些通过这“一席话”就能让读者同情并理解他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的,就是“好”的作品,而凡是通过这“一席话”还不能让读者理解并同情他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的,就是不那么好的作品了。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因为时代、地域的关系产生的语言差异的问题,但这只是一个词语的解释的问题,词语都懂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存在于这“一席话”之中了。离开这一席话,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也没有了别的语言载体。
所以,好的“书”,是“读”过就“懂”的。“读”同“解”(理解)是同时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就是“解”,“解”就是“读”,“解”是在读的过程或读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存在一个“甚解”的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才是一种正常的读书方式,接受方式。老是觉着在作者这“一席话”的背后还有什么作者故意藏掖着的东西,像猜谜一样非得要猜出作者没有说的意思来,并不是作者的原意,也不是“好”作品的标志。从对学生的影响而言,这往往给学生一个印象,好像越是好的文章,越是让人不懂或不容易懂的文章,到他作文的时候,他也要故意卖关子了,也要故作高深了。这恰恰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以及怎样写的重要原因。
在这里,是不是就没有了一个“解”的问题了呢?也不是!但“解”的问题不是从作者那里发生的,而是从读者这里发生的。从作者那里,他是依照不必“甚解”也能让读者感到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的角度而写了这“一席话”的,并且离开了他的这“一席话”就不是他的话了,不是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他并不需要还要有一个“第三者”对他的读者解释自己的作品。不解释,读者就不明白他写的是什么,他这个作品为什么不换一个写法?只有到了读者这里,才有了一个“解”的问题。这个“解”的问题首先产生在一个读者并非原来的作者所假想的读者对象的身上。譬如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著作,是写给具有现代物理学知识的读者看的,我们这些不懂现代物理学知识的人是不通过别人的讲解就看不懂的,甚至通过别人的解释我们也看不懂。对于这一类的书,我的主张是不要去看,承认自己不懂就可以了。至多去看一看讲解这些书的书,但那已经不是读这些不易懂的书,而是那些易懂的讲解这些书的书。读这类的书,我们无法产生轻松感、愉悦感,读来读去,读书的趣味就荡然无存了,就不“好读书”了。而对于我们的学生,就更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凡是学生在阅读中感觉不到乐趣而只感到困难的书籍或文章,我们绝对不要逼着他们去看、去读,特别是在语文教材中,不论多么好的文章,只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读不出趣味来,原则上就不应选到这个年级的教材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的任务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读书趣味。只要他们喜欢上了读书,你让他读的他去读,你没有让他读的,他也会主动找来去读,假若他一生都是一个“好读书”的人,他的语言知识和才能就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你要是硬按着他的头皮读了几本书,学了几篇课文,而让他感到的却是读书的乏味乃至痛苦,就破坏了他读书的兴趣,而破坏了他的读书趣味,就是扼杀了他语文知识和才能进一步发展的机制。看似让他懂了一些原来不懂的东西,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对于这些需要大量讲解学生才能懂的作品,不是一个如何“解”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应要求他们读的问题。
除此之外,“解”的问题就是一个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了。那么,“理解”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深化呢?是在读者自己人生经验或审美经验的丰富化和深入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俞平伯说《红楼梦》表现的是作者的“色空”观念,李希凡、蓝翎说《红楼梦》表现的是反封建的意识,毛泽东说《红楼梦》表现的是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都是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有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感触之后对《红楼梦》做出的自己的理解。俞平伯作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体验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哀,李希凡、蓝翎作为两个青年知识分子更重视青年男女的自由和解放,毛泽东则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感受到了社会的矛盾和社会的斗争。他们的不同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投射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上,就有了各不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对于他们,都不是“甚解”的结果,而是在同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结合中自然发生的。他们这些理解,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来说,已经带有“甚解”的性质,而对于中学生来说,那就更像悬在高空的一种理论,无法在心灵中同《红楼梦》这部作品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自然的阅读中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联想。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结论,不但不会有助于他们对《红楼梦》这部作品的理解,同时也会堵塞他们在自己不断成长的道路上重新思考《红楼梦》的可能性,对于他们加深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没有好处的,会阻断与所描写的人生现象发生经常性联想的途径,以及妨碍了他们深化对《红楼梦》理解的更大的可能性。理解一个好的文学作品,依靠的是读者本人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的不断丰富化,在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硬要理解作品更深刻的意义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往往伴随着对作品的曲解。这是两种不同的接受方式,一种是感受方式,一种是理性归纳的方式。感受的方式是用整个心灵的,是欲望、情感、意志、理性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它接受的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对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完全明确的结论。理性的接受方式运用的仅仅是人的理智的归纳方式,它强化了作品一个方面的意义,而淡化或舍弃了其余的更丰富的内涵。前一种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方式,后一种就是一定要求甚解的方式。我认为,对于我们一般的读者,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学生,还是前一种方式好些。总之,不要“求甚解”,但要“好读书”。
2001年元月1日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
中央教科所所长 朱小蔓
●所幸和可以自我告慰的是,我每天还保持着读书的习惯,那是早晨七点半到八点的半个小时以及晚上11点以后,也不过半个小时或许有时有一个小时。
●人为什么要读书,知识分子为什么渴求读学术精品,究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因为学术精品中具有强大的文化的力量。我们为什么需要学术中文化的力量,是因为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
(编者按:必须交代的背景是,这是朱小蔓博士一篇让自己和听众都热泪盈眶的讲话。演讲的现场,中央教科所的青年读书会上,很多人都为突如其来的热泪感到了意外。这是追求的力量。“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南方周末》上的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让我们找到了温暖的理由。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听朱小蔓博士的这份感动。)
教育科学出版社一群年轻人要在他们倡议下组成的中央教科所青年读书会上亮相,开始第一次活动了。
这个倡议我从心里赞同,两个月前,我见到了他们的倡议书,因为SARS的缘故,这个活动一直推迟到现在才能举行。
读书对今天的青年人很重要,读书对中央教科所的文化建设也很重要。我是怀着一定要建设一个好的央所文化,一定要带出一支队伍,培养出一批像样年轻人(像我在南师大培养研究生的感觉那样)的信念和热望,期待着做好这件事的。我建议他们先读教科社出的书,先读自己编辑的书。我希望他们从编辑文字的机械和麻木(如果他们做编辑会变成那样的一个不幸的话)中跳跃和超脱出来,像读书人那样,依然敏感、热情、醉心于书的内容,文字的思想内涵和意趣,去领略其中文化的力量,感受与工作同在的读书的快乐。
读书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指情绪色调的积极意义上的,但它的表征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情感,有好奇、如饥似渴,有兴奋、一见如故的感觉,有心领神会的会心的愉悦、亲切可人的温馨,有理智在努力工作着的神情专注的意志(其实读书的时候,也常常需要意志,大脑,需要努力地、活跃地工作着),有释疑解惑有如走进愈渐宽广、敞亮的大道,当然有时也相当沉重,甚或是悲凉、无奈……林林总总,但这却都是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的积极的情感。我常常想,人若没有这五彩缤纷、波澜起伏的情感体验,生命是那样干枯、生活是那样暗淡,而有着这些情感充盈的生命和生活是那样让人感到满足、享受和向往。
所幸和可以自我告慰的是,我每天还保持着读书的习惯,那是早晨七点半到八点的半个小时以及晚上11点以后,也不过半个小时或许有时有一个小时。我从读书中获得的快慰,尤其是让我可以从心理上满足和平衡的是(这里为什么要用平衡,就是说这一年我会有心理及情感上的不平衡),这一年我在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由于工作的引发而读了不少的书,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的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书。对于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书,我后悔以前知道和读的太少了,现在才发现这里有这么多的好书。也许,这也是我奉调到中央教科所来工作感到不吃亏而有精神补偿的主要理由之一。每过一段时间,教科社的人都会给我送一些书,我真的是充满着感激,可总也读不完,好多书或者是大部分书我根本没有办法读完,哪怕是大略地读。我在大学里的办法是,让学生帮我读。我们的博士生教学早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了。我也在两三年前就不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了,我们每次都是在一起进行专题式研讨,围绕一些议题谈读书体会。八个、十个或者是十来个学生,其实他们是在帮我、促进并推动我读书。当然他们也是在为自己读书。读书是博士生课程中最主要的课程内容与方式之一。那么,到这里来之后,谁又能帮我和推动我读书呢?缺少了这些帮我和与我一起读书并分享的年轻人,我常常觉得找不到感觉。所以,我特别希望中央教科所有个青年读书会,我希望有人帮年纪大的、已经跟不上“读图时代”而属于“书虫时代”的那一代人读书,帮帮我们这些在岗位上负荷很重、来不及读更多的书的人。
到中央教科所工作以来,在我所读的几十本书中读得比较仔细的书主要有以下几本: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MaxvanManen)的《教学机智——教育智学的意蕴》和《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胡克英教育文集》,加拿大变革理论研究专家迈克·富兰(MichaelFullan)的《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变革》(这些天我们研究所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的几段话,就是我自己从这本书上选择的,因为我觉得那几段话非常能够表达我现在的心情和期望。我想让全所的人每天都看见这几段话,应该感谢教科所及出版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还有一本是ErnestL.Boyer的《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跟踪Boyer的思想,也一直很欣赏他的研究。他的那本《美国基础学校》的小册子,我记得曾先后买了五本,因为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我不断推荐给学生读。为什么对这几本书读得详细一些或者说是读进去了呢(读书常常会看似在读,其实未读进去,或者看似读进去了,但并没有积淀下什么而成为进一步阅读的“学习准备”和所谓的“认识的前理解”)?
这四本书读得效果比较好一些,总结一下有以下原因:
对《胡克英教育文集》的阅读是抱着对中央教科所前辈们的敬重之情,也是我到这里工作之后,希望弘扬中央教科所前辈们的文化(胡克英先生等专家是中央教科所的骄傲)。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先学文学专业,80年代中期转学哲学—伦理学专业,80年代末期才转入教育学专业。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央教科所及代表性专家未有谋面和深入了解他们的机会,故而有想要了解他们的好奇之心,当然,也是对吕(敬先)老、瞿(葆奎)老嘱我写一点感想的承诺和责任所使然。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则是一本现象哲学、现象学方法运用在教育中的典范。这本书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觉得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读,而且都读得懂。1995年以来,我在几轮博士生课程中都要讲现象学,但那时能用于教育的比较集中的思想和案例并不多。读了这本书,我对教育现象学有茅塞顿开之感。我想如果是早几年读,我的课就会比原来讲的好得多。捧读这本书是去年7月25日在怀柔参加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期间,白天开会,晚上座谈,10点以后捧上带去的这本书一气看到凌晨两点。8月份回南京,我在南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专业人员的会上及在实验学校的中小学教师会上,都忍不住地向他们推荐、举荐,并与他们分享读这本书的体会。那种欣赏与兴奋之情在当时情景中及在我此时此刻的回忆中都是难以忘怀的。
《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是由于近二十年的情感教育研究之情结、研究兴趣及这些年带领博士生开发教师研究,尤其是研究体验型教师、人文关怀型教师、创造型教师的需要。我从作者的这两本书中获得许多研究的灵感。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是大约在2001年上半年首次读到的。那时我被江苏省教育学院校长培训中心邀请为全省“名校长”讲一次课。邀请人没有为我限定题目,要我随便讲什么都可以,思考之后,我决定将这本书的基本思想融入我的报告,并把其中一些精彩论述请学术秘书小吴做了powerpoint(幻灯片提要),那里面最吸引我的是对于把握教育变革之复杂、之深刻、之巧妙的思维方式。迈克·富兰认为,校长及州一级官员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变革居于最关键的地位。我是带着一种认同和欣赏这一思想的态度走上“名校长”讲台的。我讲的第一段话是,因为你们是“名校长”,我希望你们的学校与你们一样有名,但不要为名所累,所以我才介绍迈克·富兰所说的这段话,即变革中最主要的力量是校长。校长如果不从思想上变革,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无法真正变革。我为那次演讲做了认真准备(我一般不做同一题目的演讲,即便同一题目,我也绝不会重复自己,我必须重新顾及新的听众群及本人当下的心境、兴奋点和最适于引入的材料重新编织报告架构)。但那次演讲比起先前的许多次演讲来,并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期望,也并没有像其他大多数演讲那样让我获得成功的满足。后来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名”校长们的期望值太高或者是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还停留在书斋学者的水平。也许是因为我对学术理解的缺陷和生硬,影响了校长们对这些重要思想的兴趣和认同。
最近几天,这本书一直是我桌边放置的最主要的一本书,我不断地想重读它、咀嚼它、体悟它。因为书中说的几乎都是我这几个月来日日夜夜、殚精竭虑、梦寐以求的中央教科所的变革蓝图。在这不平常的几个月里,央所的变革似乎就是我的生命,是我们(包括徐所长、田所长和其他许多人)全部情感起伏变幻的根系,是我自己到北京以后的生活意义,乃至迁徙北京得失成败、尊严价值的标志,是这一生活意义的开端和象征。我太需要精神力量了!这本书表述的思维方式、观念、原则,甚至技术和艺术性的奥妙,都是我智慧的源泉。我这时才更深切感觉到成年人(不在专门读书期、研修期的人)读书的强大动力和真正效力是在于工作的需要,是在以工作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同时也体现个人价值的真实需要之中。
学者李小兵为指导自己的儿子读书而编辑了《文化的力量——影响人类的一百本书》。李小兵说,在家庭里,他的任务是辅导儿子的教育启蒙,所以,他必须为儿子选择书。由于这个需要,他找研究生帮他选了一百本书。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现代的、经济的、数字化的、虚拟化了的世界中,我们中的一些人,的的确确体会到了一种‘赢得了天空,失去了大地’的感觉。哲人所说的人类最美好的,应当经历的审美的、道德的、超越的三种生活方式,我们已经很难再体味个中的韵味了。”读这段话时,我暗自庆幸,我迄今尚没有丢弃这几类感受,我时时还在被这类情感涌动着,不断在感动、鼓舞和支持着自己,也可能会以这类情感感动和鼓舞着我的一些同事们。也许正是由于自己迄今不能很好地操作电脑(其实,我也曾试图去练习,但我迄今还无法在那个世界里自由地讨得我的欢乐),以上这些读书的欢乐也许恰恰是对我的懊恼和遗憾的一个回报、补偿和恩赐吧。
归结起来,我个人今天的读书状况好在还有习惯,还有兴趣和好奇,它使我还没有像生理年龄那样同时在心理年龄和精神上老下去;第二,大多数有成功之效的读书与生活中的特定事件相关,它往往是与我的专业研究的经历和我对专业持续性探索的方向相关,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题相关。上述这些是读出书味读出其意的由头、牵引、动力、学习准备与基础。我想,作为一个还在岗位上工作的人,并且还是负着主要责任的人,我必须像Boyer告诉我的那样全心全意、生气勃勃、忠于职守地去工作。现在我在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几乎都是与这种工作结合在一起的。虽然我也很想自由自在地读书,像一些年轻人所希望的那样少一些定性的工作,多一点个人的自由与安宁,但我想,我们必须首先要工作,如果不工作谁又能为我们创造这一切?其实在今天这个学习型社会里,工作就是学习,应当把工作当作学习之源、学习之过程。我的时间更不如年轻人多,所以我也只能把我的读书与我的工作、生活的主题紧密联系起来。在我退休之前,用整块时间自由地读书对于我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企盼在退休后有更自由、更随意、更安宁的读书生活。
几天前,我拿到教科社2002年出版的Boyer的《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得到这本书的兴奋之情是难以言传的,为什么未见有人评论这本书呢?为什么教科社做了这么多好书,很少有人介绍呢,我觉得真是非常遗憾。为什么没有一种制度或机制让中央教科所这么多的研究人员写书评呢?可惜,我没有这么多精力。如果有精力,我一定写,但是我现在又做不到。Boyer的关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关于什么是学术的概念极大地刺激和吸引着我,也许今天坐在中央教科所的岗位上,我执著求解、希望解惑的东西——究竟什么是学术、什么是学术研究、什么是教育研究、什么是教育理论、什么是教育实践、什么是教师……这些大概都与Boyer当初和今天对我的吸引有关。
写到这里,我想再次回到一个命题,即人为什么要读书,知识分子为什么渴求读学术精品?究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因为学术精品中具有强大的文化的力量。什么是文化的力量,文化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其深层的内核部分是精神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呢?我认为是发自人性本身的、真诚地追求美好、追求团结在一起,追求人的比原有自然、自在的要更理想的环境的一种冲动(有学者简略地说文化即人化、人文化)。不久前知道一位做科学型研究的美国学者对人这一高级生命为什么与生俱来的有社会本性有新的发现与解释。人是希望过社会生活的,人以沟通信息而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无谓的纷争和相互的争斗,其实不是人的本性,它是坏的制度、习惯和秩序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需要学术中文化的力量,是因为(以下这些意思的大略精神,李小兵已说过,但我是真正感受到这个意思,并且加以我自己的一些扩展认识)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因为一个人太渺小,没有那么聪明;一个人的精力太有限,没有那样的精力充沛。这些东西从哪里去寻找呢?不外两个途径:一是从前人、从他人的经验中来;二是从人类的理性积淀——优秀的著述中来。我以为,真正的会读书在于使两者在不断连接、转化、往返互动和螺旋上升中永恒地保持着对读书的挚爱。所以,我认为读书的方法可以很多,因人而异;读无定法、挚爱为本。保持着每每读书时不断被激起的冲动、想象、思考和希冀,它们慢慢地、渐渐地便会在你的精神和人格上留下越来越深、难以磨灭的印记。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