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9 14:32:18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题卷)
学校:_______________
考场/座位号: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40分)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二、填空题。(16分)
21.(9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2.(4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3.(3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判断题。(6分)
24.
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38分)
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试题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_分
一、选择题。(40分)
1.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指的是
A.
棉纺织品
B.
机器
C.
鸦片
D.
枪炮
2.鸦片战争前,在广州附近和在从广东通往内地的粤湘大道上,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到19世纪中叶,这些劳动者大批失业。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赔款2100万银元
B.协定关税
C.割香港岛
D.五口通商
3.历史学家范文澜曾在书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从1841年10月起,英军在等待援军来华的半年时间里,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情况,作了进一步的侦察和分析,加上以往的情报,英军决定派军舰侵入南京江面,以切断清政府漕粮要道,迫使清政府求和签约。由此可见,英国取胜的原因是
A.援军来华
B.国力强大
C.武器先进
D.准备充足
5.“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不仅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而且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侵略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往往同时又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同时常常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了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要
A.准确理解西方侵略的原因
B.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扩张
C.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7.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勒上尉在给雨果的信中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是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8.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材料中的“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黄埔条约》
9.“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中国北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巨变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首开迫使清政府割让领土的恶例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0.外国船只(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此现象最早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虎门条约》签订后
D.《天津条约》签订后
11.如图所示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
400平方千米,岛上拥有超过6
000条河流以及1
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强行割占此岛屿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沙俄
D.英国
12.下面是各阶段中英贸易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年份
中国对英贸易额
年份
英国对中贸易额
茶叶/千磅
生丝/包
棉纱/万磅
棉布/万匹
1846年
46746
20270
1845年
260
310
1856年
63278
58551
1855年
290
200
A.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
C.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占优势
1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4.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为序幕、历史背景、金田起义、建都天京等共9个部分,介绍了太平天国历史的全过程。其中率众发动金田起义的农民运动领袖是
A.
关天培
B.
曾国藩
C.
洪秀全
D.
洪仁玕
15.“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首《题太平天国战史》对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进行了评价。太平天国运动首先爆发在广西哪一个县
A.
蒙山县
B.
桂平县
C.
昭平县
D.
临桂县
16.“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17.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场农民战争。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创立“拜上帝教”
B.
金田起义
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定都天京
18.
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
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
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19.
南京,古称金陵,六朝古都,中国的历史从这里转弯。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还目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关于这场农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前期颁布的纲领是《资政新篇》
B.
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天京事变
C.
运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标志是永安建制
D.
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0.
1859年,洪仁玕提出了振兴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在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等。这反映了
A.
农民阶级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B.
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C.
地主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要求
D.
洪仁玕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政治主张
二、填空题。(16分)
21.(9分)(1)
年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
社会逐渐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是
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

领土
平方公里。总之
是侵吞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2.(4分)抗击侵略是近代中国的一抹亮色。
(1)受道光帝委派在虎门销毁鸦片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2)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英勇杀敌的管带是________。
(3)19世纪70年代指挥清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________(地名)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3.(3分)________(人名)于________年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1月11日,他又在________(地名)发动武装起义。
三、判断题。(6分)
24.《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了鸦片贸易的不合法化。
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5.《南京条约》的签订于184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天津事变。
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38分)
27.(12分)中英两国远隔重洋,在19世纪中期,两个东西大国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禁烟运动)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发表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英国“狠狠教训”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禁烟运动吗?简要说明理由。(3分)
材料二
英国作为一个海军强国的兴起有赖于外贸,这大概使它与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因为中国不愿意按照欧洲模式组织贸易,而英国有力量迫使它接受自己的条款。但这场冲突的特殊背景是与毒品鸦片的贸易绑在一起的。
——《剑桥插图中国史》
(2)材料二中英国与中国的“这场冲突”指什么?(1分)分析“这场冲突”的特殊背景,并指出英国最终迫使中国接受“欧洲模式组织贸易”的方式。(2分)
材料三 1842年9月,清朝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光皇帝,认为《南京条约》的签订,“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具体伤了哪些“国脉”,并指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2分)
材料四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4)根据材料四,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和根本原因。(2分)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2分)
28.(13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再次对中华民族的无耻掠夺,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晃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1分)
(2)材料一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材料二中“果园的主人”、“果子”分别指谁?(3分)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1分)为什么?(2分)
(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2分)
(5)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2分)
材料三 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独立主权又一次受到严重损害:英占九龙司地方一区;赔偿英法巨额军费;沙俄割去40万平方公里土地;增开口岸、内地游历通商等,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公使驻京,加强侵略者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6)史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分)
29.(13分)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金田起义的原因。(2分)
材料二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了革命纲领,宣布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民众不得自行支配。
(2)材料二中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是什么?(1分)你有何看法?(2分)
材料三
太平天国虽以平等为号召,但实际上等级森严。洪秀全大肆分封洪姓族人,其他将领纷纷攀比,也要求封王。太平天国后期甚至不惜大规模甩卖王爵封号,总共封了2700多位“王”。由于封王建制无法解决内部纷争,最终引发领导集团内讧。
材料四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作……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
——《资政新篇》
(3)材料二中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和《资政新篇》这两个文献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1分)为什么?(2分)
(4)结合材料二、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5)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太平天国运动。(2分)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D
A
B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B
A
B
D
D
B
二、填空题。(16分)
21.
(1)1839;林则徐
(2)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史;东北;西北;150多万;沙俄。
22.(1)林则徐。
(2)邓世昌。
(3)新疆;左宗棠。
23.
洪秀全;1843;金田村。
三、判断题。(6分)
24.
×;“不合法化”;“合法化”。
25.
×;“1841年”;“1842年”。
26.
√。
四、材料分析题。(38分)
27.(1)观点:不是。理由: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迫使中国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即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禁烟运动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
(2)事件:鸦片战争。背景:林则徐禁烟。方式: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3)“国脉”: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到严重破坏。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重要原因:中国武器装备落后,英国“船坚炮利”。根本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落后。
(5)落后就要挨打;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等。(言之有理即可)
28.(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强盗:英国和法国。主人:中国。果子:列强在华获取的特权和利益。
(3)观点:不会。原因:美国表面上是调停,实则是帮凶,目的是谋求在华更大利益,坐收渔翁之利。
(4)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他们并不是“文明社会”,更不是“文明人”,只是殖民压迫的行动者。
(6)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29.(1)自然灾害不断,民不聊生。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千百年来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群众投入反清斗争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无法实施。
(3)《资政新篇》;原因: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领导者进取心减退,生活腐化,脱离广大将士;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内部发生权力斗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等原因。
(5)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